首次社会实践活动!南方报业小记者探秘“人防”工程

人防宣传教育是国防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深化人民防空战备职能的重要保证,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7月28日,南方报业小记者惠州联络站携手惠州市惠城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人民防空股为小记者们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人防工程科普活动,这也是南方报业小记者在惠州的首次实践活动。

人防安全故事(首次社会实践活动)(1)

小记者与工作人员在人防工程入口处的合影。

摩拳擦掌,小记者“补课”采访知识

当天上午,小记者们早早来到了惠州联络站,在参观开始之前,有一项特殊的活动任务等着他们完成。

本次活动特意邀请了惠城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人民防空股股长杜开武为孩子们讲解“人防工程”的相关知识。他从人防工程标志、信号、设施、用处等方面为小记者们进行了科普。他表示,在和平年代的当下,“人民防空”这个词似乎很少被孩子们所触及,然而,“居安思危”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一种精神,“虽说这些知识在未来不一定能派上用场,但科普的种子一旦撒下,对孩子未来知识体系的健全、人格修养的完善将大有裨益。”

人防安全故事(首次社会实践活动)(2)

杜开武为小记者们讲解人民防空的基本知识。

而小记者们的任务,就是通过杜开武的讲解以及自己后续的参观见闻,整理出问题,在后续活动中对杜开武进行现场的新闻采访,这对平均年龄不足9岁的小记者们将是一次较大的挑战。

因此,南方报业小记者的专业老师在现场进行了专业的采访技巧指导。

人防安全故事(首次社会实践活动)(3)

专业老师教授采访技巧。

“小朋友们,你们觉得老师这样去采访好不好啊?”专业老师在台上模仿着小朋友们歪七扭八的站姿,加上一些夸张的小动作,以反面的例子强化采访中礼仪仪态的重要性。

经历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后,老师也鼓励小记者们“实践出真知”,进行现场的采访模拟训练,短短四十分钟的课程,提高了小记者的表达水平与逻辑能力,增强了他们的自信,为小记者们完成现场采访的考验积蓄力量。

人防安全故事(首次社会实践活动)(4)

小记者们进行模拟采访。

大开眼界,探秘“身边”的人防工程

“新时代的人防工程,具备‘平时’和‘战时’的双层用途。”在小记者们还在因怎么进入了小区的“地下车库”产生疑问的时候,杜开武指着入口处的指示牌为大家解释道,“人防工程在平常时期,可以作为地下车库、地下商场等等用处,而到了战时,却是守护人民人身安全的一大有力屏障。”

人防安全故事(首次社会实践活动)(5)

杜开武为小记者们科普人防工程的平时用途

这次小记者们来到的是建成于2020年的中洲华昕府人防工程。据悉,此处人防工程区占地4859平方米,包含多处隔断门、专有排风室、滤毒室及进风机房,人防设施较为完备、先进。

在参观过程中,小记者们不时提出问题,并对杜开武的解答进行了详细记录,深入、详细地了解到了人防工程区不同区域的相关用途,且不止区域,就连排风室前的三盏指示灯也大有讲究,不同的指示灯用以应对战时的不同情况。排风应对正常的通风排气,滤毒则用以应对战时的有毒、有害气体。

人防安全故事(首次社会实践活动)(6)

杜开武为小记者们讲解指示灯的战时用途。

“以前都没有看到过这么多脚踏的‘自行车’!”在进风机房看到一排神似多人脚踏车的人力送风设备时,小记者曾晴告诉工作人员,人防工程中一些新颖的设施,让她在满足好奇心的同时多了一份安心感。不少小记者表示,要将所学到的知识告诉父母家人,也有小记者打算探查自己家小区的人防设施,并呼吁小区做好人防设施的保养。

学以致用,小记者实战体验出镜采访

为了进一步深化小记者们对于人防工程的理解,在本次活动的“压轴”节目中,小朋友们还化身出镜“记者”,对杜开武进行面对面专访。

虽然前期有专业老师的辅导,但面对镜头,部分小记者仍然有些紧张。好在“万事难在头”随着第一位小记者的“英勇冲锋”,余下的小记者也能陆续完成自己的采访问题。

人防安全故事(首次社会实践活动)(7)

小记者实地采访。

人防安全故事(首次社会实践活动)(8)

小记者实地采访。

“我国人防工程警报有哪几种?”

“人防工程主要由我国哪个部门负责修筑的?”

“紧急情况下怎么快速找到人防工程?”

……

面对小记者们的问题,杜开武凭借过硬的专业能力耐心地进行了解答。

中洲华昕府所在的江北街道江城社区负责人黄文晖表示:“据我们了解,这是2022年这一年来第一次面对中小学生进行的人防工程科普活动,这种创新的宣传形式,很值得我们学习。”

人防安全故事(首次社会实践活动)(9)

小记者工作人员对话中洲华昕府物业经理。

中洲华昕府的物业经理代之才希望:“未来能多面向年轻群体举行这样的科普活动,这将有利于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人防建设的良好氛围,推进人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撰文】叶芷暄

【作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