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米脂砍人事件动机 米脂427(1)

2018年4月27日18时10分许,陕西省米脂县第三中学学生放学途中遭袭,造成19名学生受伤,其中9人死亡。榆林市区、米脂县、绥德县等地连夜发起为受伤学生开展献血活动。(东方ic/图)

4月28日,北大六院儿童病房主任曹庆久和临床心理科主任黄薛冰被紧急派往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

此前一日,4月27日18时10分许,米脂县第三中学学生在放学途中遭遇恶性袭击,导致19名学生受伤,其中9人死亡。

尽管犯罪嫌疑人现场已被控制,但在米脂县城,却留下了巨大的心理创伤。

米脂三中学生彤彤(化名)的心理崩溃发生在近一日之后,事件当天,彤彤因放学早躲过了这场袭击,他的两个同学却成了死伤者。彤彤的母亲在电话中对南方周末回忆,当天晚上,他还像往常一样安静地睡了一觉。第二天醒来,事件已在县城里炸开了锅,现场照片和视频疯传,各种流言四起。

到了下午,彤彤在狂轰滥炸的讨论声中崩溃了,哭闹不止甚至出现了臆想。他告诉母亲,“寒假时,就曾梦见全班同学给他们开追悼会”。

与彤彤情况类似,米脂三中另一学生董新宇(化名)在27日晚上也没有出现任何异常。但到了28日晚,董新宇亦出现了类似幻想,称自己有预感会出事,而且一口咬定“死的不止9个孩子,而是99个”。虽然董新宇没有目睹现场,也没有同学受伤和遇难,但他出现的心理情况却更为严重,不但语无伦次,甚至对自己所说深信不疑。

事件发生后,当地政府启动了心理救助,对外公布了7个心理求助电话,榆林青少年工作委员会会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何敏的电话被放在了第一个。彤彤和董新宇,都是何敏的救助对象。

在何敏看来,这两个孩子的情况非常典型,他接到的求助电话中,大多数孩子出现不同程度恐惧的情况和时间都与他们相似。而其恐慌由来主要是“带血传播”。

“两个小时,基本上整个县城的人都看到了。”事发后,大量现场的血腥视频和图片经由社交软件疯狂传播,街头巷尾爆炸式议论,对许多人的心理都造成了影响,其中未成年人情况更为严重。

这让何敏非常忧心,他们紧急制作了倡议书,呼吁不要在家庭中过多谈论此事。此后,何敏所在机构回访了两天来的求助学生,幸好,许多孩子的情绪已稳定下来。

何敏介绍,榆林市将心理救助对象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遇难者的家属、伤者以及伤者的家属。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应急办从北京紧急协调来的曹庆久和黄薛冰两名专家,负责第一类对象的救助。榆林学院也派出了5名心理咨询师配合行动。

截至目前为止,另不少人担心的PTSD(应激障碍)仍无法判定。“PTSD一般要事发两个月后才会显现,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何敏说。

第二类是目睹现场的学生、家长,以及遇难、受伤学生的同学。针对这些学生,榆林市公布了7个求助热线。何敏了解的情况是,28日求助热线几乎被打爆,值得注意的是,“家长比学生更焦虑”。针对一部分极端案例,心理救助团队提供上门救助,也有部分学生直接赶到了当地的心理咨询室。

第三类就是观看过视频和图片的人,以及其他受影响人群。何敏遇到最极端的一个案例远在百里之外的榆林市里,一名孕妇因看了血腥视频失眠了一整夜,同时感到头晕恶心于是求助。“事情带给当地人的震动太大了,而互联网传播得又太快,过程中又产生新的情绪问题。”何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