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庆云

1月14日晚间播出的喜剧综艺节目《欢乐喜剧人》,可谓是万众瞩目,观众期待看到精彩爆笑的节目。但从目前播出的几段表演来看,好像远没有达到观众的期待值。

欢乐喜剧人宋小宝三人小品 欢乐喜剧人比宋小宝更尴尬的(1)

先说作为挑战导师出现的宋小宝。辽宁民间艺术团的这批演员,往往以野路子的出其不意让大家爆发欢笑。当然,他们也面对“低俗”的诟病。所以,这次宋小宝的表演,给人放不开手脚的感觉——笑不笑没关系,尽量不要搞得很低俗就行了。所以,他表演的《超级英雄》等于说是独角戏,其他配角演员全然不做喜剧爆笑元素的设计。周星驰的戏路好,还得吴孟达配呢。宋小宝的《超级英雄》除了自己,没有别人,就撞不出火花来了。

本来,宋小宝抱着大宝子的照片上台的时候,给人一种宋小宝可能要和关婷娜这位大美女有对手戏的感觉。但稍后的表演中,却成了宋小宝遭遇蜘蛛侠,跟自己未婚妻关婷娜的戏转瞬即逝。等于说那张照片除了用来做色盲梗之外,别无用处。这在小品剧本的设计上,是无法及格的。

最可怕的便是,宋小宝演的这出近似闹剧,没有任何有价值的时代情感在里边。这种变身超级英雄的梦想梗,也没有铺垫出更多的现实价值来。包括找来王龙饰演蜘蛛侠,也只是为了一个俩人长得像这么单一的喜剧梗,实在浪费演员。像关婷娜、王龙等观众熟悉的东北二人转演员,《超级英雄》都没有很好的运用上,等于只刷脸,不刷戏。宋的这个作品不知是保存实力,还是江郎才尽。

欢乐喜剧人宋小宝三人小品 欢乐喜剧人比宋小宝更尴尬的(2)

比宋小宝更尴尬的,则是《笑傲江湖》的总冠军孙建弘的《百家笑谈——人生》。孙建弘这位演员,非常像冷面笑匠方清平。两位喜剧演员都擅长创作,能够自己独立完成演出脚本。不同点则在于,方清平代表着北京文化圈里边的冷面相声的表演风格,讽刺见长,不失幽默,总能在平淡的语言表演节奏中囊括较为深刻的主题。

而孙建弘则代表海派喜剧的风格,语言虽然是重要的喜剧表演形式,但同时看重肢体语言的配合程度,用个人肢体秀的方式来获得笑料包袱。当然,这些肢体秀和二人转演员的那种满台跑还有区别,前者更加克制一些。周立波和孙建弘相似,肢体和言语都求取一种扭曲感,北方观众容易把这种表演风格简单地看为阴阳怪气。

海派喜剧的特点,相对北方喜剧的火热而言,更追求一种内敛的笑料。因为这种内敛感,而造成好多吃惯了葱爆羊肉的食客吃不惯细骨熬汤。海派喜剧很难爽口大笑,更容易会心一笑。孙建弘的表演风格,在上海等地,应该很吃得开,吴侬软语间,大家嫣儿一笑。可是,给某些吃着大列巴的人看,就觉得索然无味了。北方喜剧口味太重,没得办法。因此,在这次的比赛中,《笑傲江湖》冠军的得票反而很低,也是因为《欢乐喜剧人》在北京录制的原因。

欢乐喜剧人宋小宝三人小品 欢乐喜剧人比宋小宝更尴尬的(3)

真正让人有意外惊喜的,是春晚老兵孙涛。他也是当晚得票最高的选手。孙涛带来的这个作品《爸爸》,实际上便是非常符合春晚要求的语言类节目,通过一次巧妙的矛盾冲突梗来实现对主旋律正能量的弘扬。这些年,春晚小品总让观众觉得清汤寡水,因为它想表达的思想内涵,大家都能一眼望出来,总觉得自己不是看喜剧,而是受教育。但孙涛这次,在坚持春晚小品风格的同时,知道如何对观众进行抓心了。

怎么抓心呢?就是找大家有痛点但又符合正能量的事情。现在孩子上学,好多都是拼爹拼妈,作为父母,大家只要有孩子,都知道不能给孩子丢人。这个痛点,被用到小品里边,就形成了亲爹孙涛给闺女过生日,闺女请来一群同学,大家如何表演,如何往有钱有资本的方向发展。当然,这样的春晚型小品,最终依旧是掰正了,表达亲情大于金钱的主题。但因为这份痛点确实是不少观众都有的,因此容易获得共鸣。

当然,《爸爸》这个作品离优秀的小品台本,还有一定距离。好的小品台本,讲求在一个大的故事线基础上实现三翻四折。闺女把同学请到家,孙涛及其姐夫夫妇如何装出大款的样子来,如何屡次遇到状况,又如何最终澄清真相,如何能多出一个波折就完美了。显然,《爸爸》这个作品在这个设计上,只安排了一个转折,过分潦草了。

欢乐喜剧人宋小宝三人小品 欢乐喜剧人比宋小宝更尴尬的(4)

贾冰也是《笑傲江湖》的总冠军,他这次在喜剧人的舞台上表演的是《钱在哪呢》,讲的是一个老板去找另一个老板讨薪,却最终把钱发给了农民工。贾冰小品的最大特点就是,他知道如何迎合春晚小品的类型特点,如何找准主旋律,然后在这个大前提下进行喜剧砸挂。而贾冰团队创作的小品,全然以贾冰个人的表演风格为前提,等于作品就是为了捧老贾而来,量身打造。

但贾冰给部分北方观众的感觉,依旧是南方喜剧的老问题(如果算的上问题的话)——不够敞亮,太小家子气。表演风格上不大气,无法升起爆笑来。当然,在演技上,贾冰是没有问题。喜剧表演风格上的问题,真的无法逾越。香港最著名的喜剧女演员吴君如,在这样的舞台上,也照样让观众觉得隔靴搔痒。

欢乐喜剧人宋小宝三人小品 欢乐喜剧人比宋小宝更尴尬的(5)

而开心麻花的贾金金和冯秦川啊,恰好跟贾冰相反,她们是剧本并非为其量身打造,换两位女演员照样可以演的很好,无法满足典型化的个人风格要求。开心麻花作品的问题,基本上都是剧本大于演员,一个挑不出什么毛病的剧本前提下,让演员们表演的四平八稳,演员的个人风格则无法突出。

贾金金和冯秦川,我们很难说她们两位演员有什么个人化的表演风格,但我们可以赞誉这个《大角色小演员》的剧本功底不错,几次非常巧妙的反转,造成对演员耍大牌的讽刺。开心麻花和辽宁民间艺术团应该属于喜剧行当里边的两种风格。艺术团那边,是演员们先经历二人转演出,演的好的,形成自己风格的,再被艺术团收编,以后的作品,都是人捧活儿。而开心麻花这边,直接用艺术院校毕业的师生们表演,风格较为统一,很难形成非常明显的表演特点,更多的是依靠剧本去捧角色。所以,我对麻花双骄个人表演方面没有太多期待,倒是麻花这边的本子,往往精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