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到三层境界(第三层境界)(1)

当心真正歇下来

是空空荡荡、清清净净

同时又了了明知的

达到三层境界(第三层境界)(2)

在中秋茶会时,我让大家学会不刻意地做任何事,再去体会这个不做任何事的心。当然心可能还会有念头,我们也不排斥。因为硬让自己什么都不想是有难度的,可能是更大的妄想。其实想也没关系,关键是能觉察到,也就是禅宗所说的“识得不为过”。

这种修行需要有一定基础,才能超越一切概念,把禅修、开悟、解脱统统放掉。事实上,所有这些都是帮助我们体悟清净心的方便。在清净心的层面,并没有这些东西。但佛陀为了引导众生,所以才针对我们的执著、烦恼、生死,施设这么多法门。

当我们学会什么都不做的时候,就能直接体会这个赤裸的、没有包装过的心。《楞严经》说:“狂心顿歇,歇即菩提。”当心真正歇下来,是空空荡荡、清清净净,同时又了了明知的。

这个心看似平常,但正是一切修行所要体悟的。然后要不断地熟悉它,让这样的状态贯穿一切时、一切处。这是需要努力的,因为我们的无明、烦恼、尘垢和串习太强了。

调心有三个层次,一是选择对象,培养专注和觉察;二是将这份觉知带到生活中,时时保持,不断强化;三是放下觉知,体认无念。

我们可以把三个层次结合起来,以前两步为基础,适当地修习第三种。觉得力量不足时,再回到前两步去训练。尘垢被剥到一定时候,又可以接着修第三种。最后就有能力彻底地放松,放空,放下,体会到虚空般的心。

这就是《坛经》所说的“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念,是超越念头的心;无相,是说心如虚空般无形无相,不以任何形相存在;无住,是说心朗照无住,不以万法为侣,所谓“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

摘自:《正念禅修的要领》

出处:www.jiqun.com

版权所有:济群法师

如需转载,请务必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