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丢三落四静不下心怎么办(与记忆力关系不大)(1)

“妈妈,我忘戴红领巾了。”“妈妈,我忘带作业本了。”很多家长都会因为孩子总是丢三落四而感到发愁。那么,为什么孩子经常丢三落四?要怎么做,才能帮孩子改掉丢三落四的坏毛病?这两个问题,困扰了无数的父母。01为什么孩子总是丢三落四
  • 不良习惯惹的祸

一般来说,除非是心智问题,孩子丢三落四与记忆力关系不大,大多是由于不良习惯造成的。

这其中的原因可能很多。

第一,可能是孩子不懂珍惜。每当孩子丢三落四后,倘若家长总是马上买回新的东西,这让孩子以为东西“来之太易”。

第二,可能是孩子缺乏责任心。当家长经常事事代劳,孩子便不会关心东西是否带齐了、东西是否落下了。

第三,可能是孩子故意忘记,想逃避、抵抗。例如,孩子不想完成作业,就把作业本落在学校,这样就不用做作业了。

  • 心理需求没有被满足

有一种情况,连家长都觉得好奇,那就是孩子总忘带某一样东西。孩子为什么会反复地忘记带某样东西呢?

“忘记带作业”是不是因为不会做作业,“忘记带” 可以避免老师的批评?“忘记戴红领巾”,是不是因为妈妈会送红领巾去学校,能感受到妈妈的温暖和关心?

家长不能只顾着批评、矫正孩子丢三落四的行为,而是要探究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要多花些心思观察,看看孩子是不是因为心理需求没被满足,才故意丢三落四的。

小孩丢三落四静不下心怎么办(与记忆力关系不大)(2)

要了解孩子善忘背后的真实原因,当孩子为逃避而找借口落东西时,要跟孩子一起面对问题,一起商量解决的方法。带着爱去探究孩子的行为,孩子的坏习惯可能在不知不觉间就消失了。

02如何应对孩子丢三落四
  • 不要给孩子贴标签:我的孩子总是丢三落四

不知道有多少孩子,被父母贴上了“丢三落四”的标签,但孩子的丢三落四,真的严重到需要父母如此焦虑地寻求解决办法吗?

有的孩子第一次忘戴红领巾,妈妈会说:“你怎么这么丢三落四的?”第二次忘带,就被说成:“你怎么总是丢三落四? 上次忘了,这次怎么还忘?”

孩子总共忘过两次,妈妈就认为孩子总是丢三落四。虽然妈妈想通过这样的批评,让孩子改掉忘带东西的毛病,但几次三番强调孩子 “丢三落四”,孩子就真的 “丢三落四” 了。

这在心理学上叫期望效应,简单地说,就是“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

期望效应可以运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教育孩子。孩子的生理、心理都处于发育塑造期,受期望效应的影响更大。

所以,考虑到期望效应对人的影响,父母应该更多地给孩子正面的暗示。比如,不刻意强调孩子“丢三落四”,而要多鼓励孩子,在孩子做得好的时候,及时夸奖孩子“认真细心, 考虑周全”。

  • 不要夸大影响:丢三落四可不行

“你总忘带东西,小东西还行,万一以后忘了重要的东西怎么办?”好多父母都会这样反复向孩子强调丢三落四的严重后果。

或者是,“这次忘带红领巾,下次忘带准考证,忘带准考证不能参加考试,考不好就不能上重点,不上重点没有好工作,会影响你的一生”。

小孩丢三落四静不下心怎么办(与记忆力关系不大)(3)

丢三落四真的会带来这么恶劣的影响吗?是孩子丢三落四的问题太大,还是父母们太过担心?

父母对孩子的丢三落四耿耿于怀,却不知自己神经质的表现很可能引起孩子的反感,甚至破坏亲子关系。

有的孩子被唠叨怕了,收东西的时候过于紧张,总要检查好几遍。甚至有些孩子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比如强迫行为、强迫思维等。

  • 行为矫正:掌握时机,及时惩罚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在对学习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后,提出了强化理论,特别强调强化在学习中的重要性。而强化理论也可以用在矫正孩子的行为上。

如果在孩子忘带东西的时候, 妈妈一边批评孩子, 一边为孩子送去孩子忘记带的东西,就失去了矫正孩子行为的最佳时机。

正确的做法是:让孩子自己承担丢三落四的后果,让忘带东西的后果本身“惩罚”孩子,这种“惩罚”能起到强化的作用。在它的影响下,孩子会逐渐改掉丢三落四的毛病,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现在,心理专家柏燕谊老师在进行【柏燕谊个人成长小组】的招募中~

在小组活动里,您可以和柏燕谊老师面对面互动,您可以陈述您关于婚姻、情感、家庭、职场、个人的困惑,您的困惑也会得到柏燕谊老师的现场解答。

柏燕谊老师将带领小组成员在足够安全和抱持的环境里,让我们舒适自由的与其他成员互动,重现各种现实中的关系与冲突,并在小组互动中解读关系背后的真相,从而最终实现真正的自我成长。

点击下方“了解更多”,即可了解课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