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0月20日报道 一群平均年龄不到十岁的孩子表演《红楼梦》,在你的印象中是不是像小时候班里排课本剧一样,好笑又好玩,或是像少儿京剧一样,可能除票友外没什么人看?

下面这部电视剧很可能让你大吃一惊——

红楼梦小戏骨演员有多惊艳(小戏骨版红楼梦轰动网络)(1)

贾宝玉初见林黛玉

10月1日,小戏骨版《红楼梦之刘姥姥进大观园》播出,旋即成为微博微信热门话题。该剧讲述大家族贾府由胜到衰的过程。在制作方发布的剧情介绍中,特别强调“剔除了红楼梦里情爱的部分,以人性美为主线,宣扬知恩图报、知恩必报的传统精神文化。”

这部由湖南卫视电视剧频道制作的短剧集旨在致敬1987版《红楼梦》(下文简称“87版”),也意图让更多的年轻人关注经典文化;回馈老粉丝的同时,给经典的文学作品培养新粉丝,特别是年轻粉丝。

截至10月20日,百度搜索“小戏骨红楼梦”共有270万个词条,逼近87版《红楼梦》的299万个。同时该剧在腾讯视频下的播放量达1.5亿次,评分达9.7(满分10分),豆瓣网上1.3万次评价,评分高达9.2。可见在八零九零后为主力的互联网上,这部剧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热门短评里,有很多人觉得原著中宝玉黛玉初次见面是十二三岁,小演员们的年龄正相符,更加自然熨帖。确实,演戏若想做到“传神”,当不忘四字真经——声台形表。“小戏骨”里,这“形”可是完全做到了!

但如果说年龄是“自然真实”的前提,二十几岁的演员“装”不出那种感觉,倒也未必,比如“小戏骨”里的大夫人和大官人,哪个不是孩子演的?尤其是贾母,乍一看,娃娃演老太令人忍俊不禁,再一看,令人想跟她一起哭:

红楼梦小戏骨演员有多惊艳(小戏骨版红楼梦轰动网络)(2)

初见林黛玉,贾母又悲又喜

怪不得有人说,这部电视剧是对当下无数流量鲜肉鲜花们的无情“打脸”。

作为一部每集二十分钟的《红楼梦》,“小戏骨”堪称“浓缩 迷你”,省去小说和87版中细腻的起承转合,戏剧冲突也随之堆叠起来。为了更快地突出人物形象,需要多个演员配合,在短短十几秒内表现出角色特质:

红楼梦小戏骨演员有多惊艳(小戏骨版红楼梦轰动网络)(3)

各有特点的邢夫人、王夫人和李纨

熟悉《红楼梦》的朋友们可能知道,王夫人绝非等闲之辈,纵使有想法,定不会在贾母面前随意露出不悦。但是下面这一幕,贾母在迎接黛玉进府时提起女儿贾敏,老人悲不自胜,且看王夫人的表情:

红楼梦小戏骨演员有多惊艳(小戏骨版红楼梦轰动网络)(4)

镜头正反打,更快突出人物形象

“小戏骨”里这样的改动算得上并不意外的惊喜,毕竟大家都是来看小演员飙戏的。

在表现林黛玉进贾府后第一次和众女眷用餐时,全景镜头下的饭厅依旧很局促。演员们身形尚小,若用古代成年人的桌椅作道具想必滑稽,相应的场所也大不起来,也无需重点表现大户饭厅那种气派。相比之下,87版和2010新版《红楼梦》不仅片场装潢豪华,甚至特写了菜肴,以示吃穿用度之阔绰。

虽说是致敬87版电视剧,“小戏骨”版本并没有对原作进行无差别复制,很多地方反而利用既有的限制做了创新,比如下面这一幕,林黛玉暗中“察言观色”了解贾府“规矩”,且看她漱口之时,背景是谁?

红楼梦小戏骨演员有多惊艳(小戏骨版红楼梦轰动网络)(5)

林黛玉漱口

如果说生活中的小演员们很美很可爱,一旦他们上了台,进了镜头,可就成了有板有眼的真演员。如今剧集大热,哥哥姐姐们集体“舔屏”喊“萌”,“小戏骨”们可得喊一声“折煞我也!”毕竟“萌”只是一时的,努力才有可能长久。怀抱当下的同时,希望“小戏骨”们今后依旧享受表演的乐趣。

红楼梦小戏骨演员有多惊艳(小戏骨版红楼梦轰动网络)(6)

被童星形象禁锢一生的美国演员秀兰·邓波儿

这不是小演员们第一次穿古装飙戏,去年此时,他们已经在网上造成过轰动。

2016年10月2日,湖南电视台电视剧频道“小戏骨”栏目推出的88分钟浓缩版《白蛇传》,演员们的平均年龄为七岁。2016年10月12日,在澎湃新闻的专访中,栏目总导演潘礼平说:“在所有儿童拍摄的影视剧里面,儿童剧也就那么回事,成人剧里面儿童演的戏份挑不了大梁,所以能演那些老戏骨演的戏一定是代表了儿童表演的最高水平,我们抢占了一个制高点……”

如今看来,在这个制高点上,“小戏骨”们同时攻克了舆论和市场。在微博微信上引起大量关注的同时,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广播电台等媒体纷纷发表文章赞扬该栏目,在普及传统文化方面的贡献。新华社微博更是多次在小戏骨栏目的消息下点赞。

此前,“小戏骨”的作品包括《娘》、《焦裕禄》、《刘三姐》、《补锅》、《洪湖赤卫队》等“主旋律”正片。而《白蛇传》、《放开那三国》以及《红楼梦》大受欢迎,证明潘礼平团队为迎合年轻观众而对节目选题所做的灵活调整是正确的。

有观点认为,该剧是“消费孩子”,呼吁将童年还给孩子,在适合的年纪做适合的事情等等。对此笔者认为,美好童年和爱好表演并不矛盾,对孩子来说,没有足够的兴趣也很难长期跟着剧组反复琢磨动作、眼神、台词、穿脱戏服。还有人表示,“小孩扮大人”只是成年人的自娱自乐,孩子们很难体悟到成年人的情感和经验,模仿培养不出真演员。

但是,正如豆瓣网友森木茶在《你心目中的孩子是什么样子?》中所说:“模仿就是学习和创造的起点。”模仿也是儿童的天性。他们不仅会模仿他们喜爱的影视人物,更会模仿父母的言行态度——“言传身教”即为此意。

在拍摄过程中,为了让孩子们理解角色、表演扎实,该栏目做了许多准备:定期组织老师传授古人的举止和神态、邀请老戏骨和红学研究者们和小演员们对话,让87版《红楼梦》贾宝玉的主演欧阳奋强来讲戏,进行“无实物表演”训练等等。

红楼梦小戏骨演员有多惊艳(小戏骨版红楼梦轰动网络)(7)

配角“跛脚道士”也颇为亮眼。模仿能更好地积累感悟,到了需要自我发挥的角色中,便能游刃有余。

据南方都市报10月15日报道,王熙凤扮演者郭飞鸽曾被导演批“笑太假”,于是她一个月内每天在不同场合练习即兴大笑,以捕捉角色“凤辣子”气质。

红楼梦小戏骨演员有多惊艳(小戏骨版红楼梦轰动网络)(8)

这是不是“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蚤,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起笑先闻”的王熙凤?

红楼梦小戏骨演员有多惊艳(小戏骨版红楼梦轰动网络)(9)

袭人

当然,这部剧也有一些明显的缺陷:儿童演绎中老年角色念台词的先天不足、故事广度深度上的牺牲、以及“栏目剧”体裁限制导致的布景和摄像问题,不一而足,这使该剧在面对不同观众时能成为轰动一时的现象,而可能无法成为经典。

红楼梦小戏骨演员有多惊艳(小戏骨版红楼梦轰动网络)(10)

说到覆盖9-99岁观众群的经典国产剧,不得不提《我爱我家》

如今“小戏骨”栏目已经布局影视版四大名著。在他们之后,会不会出现儿童剧扎堆改编的风潮——一种“模仿的模仿”?

这也让整个社会有机会注意到一个迫切待解决的问题,那就是如何给更多优秀的原创文化作品提供土壤——不仅仅是革命经典和古装经典——而是让和当代儿童生活息息相关的作品得以创作出来,进入孩子们的视线,使他们不仅看得懂、喜欢看、还能从中汲取生长的力量。

红楼梦小戏骨演员有多惊艳(小戏骨版红楼梦轰动网络)(11)

"小戏骨"《红楼梦》里的薛宝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