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种植温度多少合适(你知道种植香菇)(1)

对于“积温”这两个字,相信每个人都既熟悉又陌生。对于我们香菇种植者而言,每个人都听说过积温,也都知道种植香菇必须要达到一定的积温,所以每个人都将积温算的明明白白。但结果每年依旧有很多种植者遇到积温不够就上架出菇的问题。那么是菌种自身的问题,还是我们积温计算错误的问题呢?这也让很多的种植者茫然,积温到底如何算?

积温的意义

香菇菌丝的生长和发育存在不协调性,菌丝长满菌棒后,必须经过后熟、转色才能出菇。而同时,香菇子实体分化,还需要累积一定的有效积温。所以这个看不见、摸不到的积温意义很大。积温管理不同于转色管理,转色好不好一眼就能看出来,而积温到没到,根本没办法分辨。

每年都有很多菇农朋友遇到积温没够就上架出菇的事情,无疑给菇农带来很多的困扰和难题。严重的菇农朋友甚至出现延迟出菇,或出现假菇的现象,降低了香菇的年产量,也给菇农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积温的误区

每个品种的香菇都有自己的积温时间,在我们种菇过程中,很多菇农是这样计算积温的。他们把大棚温度控制在一个合适的范围之内,比如25℃。然后会用这个作为标准,认为即使偶尔温度高出这个数字也无妨,因为有的时候还会比这个温度低,所以只要偏差不大,25℃就是每天的有效积温了。然后用这个数字计算相应的天数。

香菇种植温度多少合适(你知道种植香菇)(2)

也许很多菇农朋友看完会大笑,谁呀,这么算?其实很多人都是这么计算的,这也是我们对一些菇农朋友调查了解到的。更有甚者,有菇农朋友都是根据别人来判断积温,根据周围同期做棒接种的菇农朋友做参考,然后看别人上架出菇,他也跟着上架出菇。

积温是看的,不是算的

如果说积温是计算出了的,不如说积温是看出来的。因为从接种、发菌和转色过程中,温度是不定,而我们也无法把发菌棚内的温度做到“均衡”,特别是早晚,我们不可能一直看着温度计,根据温度计上下调节温度,所以要想知道每天的积温,单靠算是不准确的,应该“看”。多到大棚中走一走,在大棚中留个积温记录本,把每天早晚的温度都做好记录。只有看的越多,积温的计算才能越准确。

积温计算方法和参考表

有效积温:从接种之日算起,经发菌、转色过程积累的有效温度。

有效温度:(发菌、转色期菌袋日平均温度-5℃×发菌转色天数)

短周期、早熟型(菌龄60—70天),有效积温为800—1300℃

中周期、中熟型(菌龄80—120天),有效积温1400—2000℃

长周期、晚熟型(菌龄120—150天),有效积温2000—2500℃

其实积温计算并不难,主要难于掌握每天的平均温度,因此需要多到菇棚中查看,每天最两次以上。这样才能将积温计算的更加精确。

香菇种植温度多少合适(你知道种植香菇)(3)

希望此文能够帮助到大家,也希望大家能够将更好的积温计算技巧分享出来,帮助更多菇农朋友,让大家走出积温的误区。因为菌棒发菌的时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达到有效积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