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白:童姓最早源自黄帝的重孙、颛顼的儿子老童,他的后代就以‘童’字命姓,称童姓据传,帝喾时前后两位“火神”祝融氏——重黎和吴回,都是老童的儿子,所以老童在我国的姓氏源流上也是一位极其重要的人物今天要讲的是一位现代生物学家的故事,他姓童,名第周,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百家姓早教故事?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百家姓早教故事(百家姓童姓童第周明水滴石穿的道理)

百家姓早教故事

旁白:童姓最早源自黄帝的重孙、颛顼的儿子老童,他的后代就以‘童’字命姓,称童姓。据传,帝喾时前后两位“火神”祝融氏——重黎和吴回,都是老童的儿子,所以老童在我国的姓氏源流上也是一位极其重要的人物。今天要讲的是一位现代生物学家的故事,他姓童,名第周。

旁白:童第周小时候好奇心就很强,脑子里好像装满了“为什么”。他的父亲是当地的私塾先生,在教育小孩上特别懂得因势利导。 一天,童第周在屋檐下的阶沿上玩游戏,突然发现石板上整整齐齐地排列着一行手指头大的小坑。

动作:童第周疑惑道

童第周:“咦,这是谁凿的呢?凿这一溜小坑有什么用呢?”

旁白:于是,他带着疑问把父亲从屋里拉出来接连问了几个为什么。

动作:父亲一看笑着说

父亲:“小傻瓜,这些坑不是人凿的,是檐头水滴出来的!”

动作:童第周不相信,把小脑袋一歪

童第周:“父亲骗人!檐头水滴在头上一点不疼,它还能在那么硬的石板上敲出坑来?”

动作:父亲耐心地解释道

父亲:“一滴水当然敲不出坑来,但是,长年累月不断地滴,不但能滴出坑来,而且还能敲穿洞呢。古人老话‘滴水穿石’呀!”

旁白:童第周对这个道理似懂非懂,一心想弄个明白。一场大雨来临,他静静地坐在门槛上,看檐头的水一滴一滴地滴进石板上的坑里,溅起小小的水花,前仆后继,那么顽强!他明白了父亲的意思。

动作:童第周站起来

童第周:“原来年长日久,自然就水滴石穿了!”

旁白:“水滴石穿”,这是父亲对童第周的勉励,而事实上,童第周就是身体力行地实践着这种精神,他抓住每一分钟、每一秒钟,以顽强的毅力向着科学的顶峰登攀,最终成为我国伟大的生物学家,开创了中国"克隆"技术之先河,被誉为"中国克隆之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