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东床快婿有个典故出自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雅量》,原文如下:“郗太傅在京品,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床上坦腹卧,如不闻。’”

我国书法家王羲之(为何人们将他称为)(1)

“在床上坦腹卧”的王郎就是书圣王羲之,他被郗太傅相中,成了郗家女婿。现在“东床快婿”的意思是指为人豁达,才能出众的女婿,是女婿的美称。

东晋门阀制度

“王与马,共天下”,这里的王就是琅琊王氏一族最显赫的人物王导,东晋王朝的开国元勋;马是东晋开国皇帝、晋元帝司马睿。司马睿在登基典礼上,让王导与他一同坐在龙椅上接受百官朝拜,此后,“王与马,共天下”传为佳话。

东晋建立后,司马氏为取得世家大地主的支持,对王导等大家族继续实行放纵和笼络的政策,从而形成了典型的门阀政治。

门阀士族的婚姻有严格的限制,一定要地位相等才能婚配。比如众所周知的大才女谢道韫,是东晋宰相谢安的侄女,她嫁给了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

王羲之是王导的侄子,自然他的婚姻也只能在门阀士族中匹配。

我国书法家王羲之(为何人们将他称为)(2)

书圣王羲之

郗太傅相女婿

当时身为太傅的郗鉴有个漂亮的女儿,年方二八,名叫郗璿,不但精通诗书琴画,容貌身段也是一流,是郗鉴的掌上明珠。到了适婚年龄,郗太傅便开始在几大门阀家族中相未来女婿,想尽快给女儿找个好婆家。

郗太傅瞄上了同僚王导,王导官居宰辅,是魏晋名门,关键是家中子侄众多。他把这种想法给王导一说,王导满口答应,说:“我们王家的男孩儿,你自己去挑,挑上谁,就是谁。”

有了宰辅的承诺,郗太傅就选了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让管家带上厚礼到宰辅府上去刺探情报。王家子侄早就耳闻郗家有个美貌多才的佳人郗子房,现一听说郗太傅家来选婿,个个都卯足了劲,仔细打扮一番出来相见。

二十几个青年才俊一溜烟排开,郗太傅老管家看得眼都花了,随便哪一个,都能配得上自家小姐,咋选呢。正当太傅老管家看得眼花时,王府管家说,还少一人。于是便领着太傅老管家来到东跨院的书房里,只见靠东墙的床上一个坦腹仰卧的青年人,正在呼呼大睡,对太傅觅婿一事无动于衷。

我国书法家王羲之(为何人们将他称为)(3)

东床快婿王羲之

管家回到郗府后,将在王家看到的一切如实汇报。郗太傅听完眼睛一亮,当场作了一个让老管家目瞪口呆的决定,他要把女儿郗子房嫁给那个袒腹东床的年轻人,即王导弟弟王旷的儿子。过了不久,郗太傅高高兴兴地把女儿嫁进了王家。

我国书法家王羲之(为何人们将他称为)(4)

我国书法家王羲之(为何人们将他称为)(5)

当年这个袒腹东床的年轻人,就是,后来以书法闻名于天下的王羲之。由此,“令袒”或“东床”就成了对女婿的尊称。 但“令袒”或“东床”这种称谓一般都用于称对方的女婿、别人的女婿。

王羲之的《兰亭序集》为历代书法家所敬仰,被誉作“天下第一行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