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财团与十大财团(摩根财团)(1)

1、本书作者罗恩·彻诺,美国作家协会主席,曾五次获得普利策奖,是美国最负盛名的传记作家。

2、本书讲述了摩根财团从1838年至1990年这长达一个半世纪的兴衰史。

3、摩根财团是美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金融帝国,一部摩根史,其实就是美国华尔街百年风云的缩影。

4、在19世纪末,美国已经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正在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也就是以钢铁、能源、铁路、航运等为主的重工业革命。重工业是资本密集型的,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是当时资本是稀缺的。

5、同时,当时全国性的大企业还很少,没法单凭自身的信誉来发行股票和债券,必须要依靠华尔街财团的信誉背书,才可能募集到资金。不过,那时候华尔街对工业界还仅仅是施加间接影响,并没有直接参与经营。

6、真正让华尔街成为美国经济的实际操盘手的,就是当时摩根财团的掌门人,皮尔庞特·摩根。老摩根的创举之一,是一手组建了当时美国几个最大的工业托拉斯组织——铁路托拉斯、钢铁托拉斯和国际海运托拉斯。

7、老摩根通过组建铁路、钢铁和海运三大托拉斯组织,极大地控制了美国经济。华尔街的银行家们也纷纷效仿,组建了一批大型工业托拉斯。作者在书中把这一时期称为“领主时代”,认为以老摩根为首的华尔街银行家是那个时代的真正主人。

8、两次大战让美国摆脱了经济萧条,强势崛起,最终取代大英帝国成为新的全球霸主。在这个过程中,摩根财团与美国政府高度绑定,成为站在美国政府背后的重要推手。具体来说,摩根财团干了两件事:第一是介入欧洲事务,把国际金融主导权从欧洲转移到了美国;第二是帮助美国在第三世界攫取利益。

9、如果说在对外事务上,摩根财团与美国政府的利益基本一致,那么在国内事务上,它们却常常起冲突。

10、美国历史上著名的1907年金融崩溃很大程度上是由华尔街的过度投机引起的。在大恐慌的危急时刻,当时已经处于半退休状态的老摩根亲自坐镇华尔街,凭借个人威望组织起了大规模救市行动,挽救了几十家经纪行,也让纽约市政府免于破产。

11、但是,这次危机也让政府和公众看到,没有外部监督的金融体系是危险的。华尔街的投机冲动让美国每十年就发生一次金融危机,总不可能每次都靠老摩根来救市。

12、政府和民众一致要求,对金融业进行改革,加强金融监管,成立中央银行。但是公众担心,如果以摩根为首的私人财团控制了中央银行怎么办?当时老摩根力主借鉴英国模式来建立中央银行,而英格兰银行本来就是一家私人所有的中央银行。

13、华盛顿与华尔街经过一场旷日持久的博弈,最终达成了一个折中方案:美国中央银行由12家私营的地区储备银行组成;但在这12家私人银行之上,要有一个中央管理机构,也就是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这个委员会位于华盛顿,成员由美国财政部长和总统任命。美国政府希望以此来制衡以摩根为首的华尔街势力。

14、这是美国政府与摩根财团博弈的第一回合。事与愿违的是,美联储实际上并没有削弱摩根财团,反而是摩根暗中驾驭了美联储,从而进一步扩大了自己的势力。

15、十多年之后,发生了1929年金融崩溃以及随后的大萧条,引发了美国政府与摩根财团的第二回合博弈。

16、大萧条使美国经济遭受重创,罗斯福总统上台后推行新政的第一把火,就是成立听证会,彻查华尔街。

17、当时,美国的银行业是混业经营,一家银行可以同时从事存贷款业务和证券业务。在缺乏监督的情况下,明目张胆地欺诈公众。有的银行对拉美地区的贷款出现了坏账,银行就把这些坏账重新包装成很有吸引力的新兴市场债券,通过下属证券机构出售给公众。

18、听证会上所揭露出来的最骇人听闻的丑闻,是摩根财团利用股票承销而进行的大规模贿赂案。在股市节节看涨的1929年,谁能“打到新股”,谁就相当于发了一笔横财。而摩根财团就利用它股票承销商的身份,把新股卖给和它关系密切的政商界精英,引起民众不满。

19、罗斯福总统采取的行动,签署通过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这个法案的核心条款之一,就是规定银行业分业经营,一家银行要么从事存贷款的商业银行业务,要么从事证券交易的投资银行业务,只能二选一。这样做的目的,是把较低风险的商业银行业务与高风险的证券业务分开,以保护公众投资者的利益。

20、摩根财团作为这两类业务的最成功的合体,是这部法案的最大受害者,它面临被肢解的命运。

21、肢解后的摩根财团分裂成了J.P.摩根和摩根士丹利,后来经过一系列的合并,J.P.摩根成为了今天的摩根大通银行,是美国最主要的商业银行,吸收了美国存款总额的1/4。而摩根士丹利则发展成为全球最成功的投资银行,它的广告语是,“上帝要融资,也会找摩根士丹利。

22、而《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在让美国金融界经历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分业经营后,最终在1999年被取消。不过,在2008金融危机之后,美国政界关于重启这部法案的呼声不断,奥巴马和特朗普都曾提出要重启这部法案。看来,华盛顿与华尔街的博弈,还将继续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