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教学小学生5-6岁(独家足球是教材)(1)

导语

体育课,一直被忽视,从未被超越。

随之而来的后果可想而知。

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发布的“2010年国民体质检测结果”显示:最近25年来,我国大学生身体素质持续下降。

然而在体育课整体垮掉的大背景下,却出现了一所“另类”的学校。

在这所学校里,体育课是核心课程;在这所学校里,老师们非但不会霸占学生的体育课程,反而将课时量由一周三节调整到了一周五节;在这所学校里,“人人会踢球,班班有球队,男女齐上阵”。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以下简称“清华附小”),就是这样一所“另类”的学校。

足球教学小学生5-6岁(独家足球是教材)(2)

全文共5275字,预计7分钟读完

今年4月11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中小学校体育工作督导评估法》,这意味着今后中小学体育教育将与干部考核、学校问责挂钩。

而早在《评估法》印发的五年前,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就已经颇具战略性和前瞻性地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身体是教育,足球是教材。”

五年下来,在这样的口号指导下,清华附小在体育教育上,已经硕果累累。

体育,不仅是强身健体这么简单

4月28日早上8点,清华附小的操场上就已经人声鼎沸——第五十九届马约翰杯田径运动会暨第六届马约翰校园足球联赛即将开幕。

在开幕式现场,由46个班级组成的46个经常参加足球世界杯代表队,喊着中西合璧的口号,举着所代表国家的国旗,昂首挺胸地走过主席台,接受大家的检阅。

足球教学小学生5-6岁(独家足球是教材)(3)

第五十九届马约翰杯田径运动会开幕式现场,每个班级都代表一个国家。孩子们穿着自己设计的、富有代表国家特色的服饰,昂首走过主席台。

清华附小有关体育的活动可谓之多,每天都有体育课,运动场周末开放,足球联赛要踢一个月……

不止如此,他们甚至在几年前提出了身体是教育的教育理念。

身体是教育,把身体当做教材来开发,更多地关注体育,这是不是本末倒置了?

清华附小学生素养发展研究中心负责人梁老师是这样回应的:体育不仅仅是强身健体这么简单,它在孩子心智的成长以及文化、精神的传承方面,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对于一个处于成长期的孩子来说,知识的获取非常重要,家长和老师们也往往采取措施加强管理。但是到了意志和品质的培养,这种关乎孩子未来的核心问题上,教育者们反倒是有心无力。

毕竟成绩是可以看得见的,而意志和品质如何量化训练?

清华附小的老师们却在体育中发现了巨大的潜力。

孩子们在运动中,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其实会发现失败不是永恒的,所有的失败是暂时的。

拥有这样的认识,这对于一个处于成长期的孩子来说,其实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未来这个孩子无论遇到何种困难,做任何事情,都会锲而不舍地去尝试,去努力。

这种改变是惊人的。

梁老师向中国网教育频道讲述了这两个故事。前一段时间,清华附小的一个孩子在海淀区参加运动会,受伤了。老师们觉得受伤了,可以退下来,但是孩子自己评估以后觉得没问题,他就依然坚持跑了下来。

去年,同样是清华附小的一个孩子,在跳高比赛时,不小心腿受了伤,流血了。老师们劝阻孩子不要跳了,但是这个孩子却不同意,他说了一句让在场所有人都动容的一句话:“我可以输,但我不能输在精神上,我一定再试一次。”他就再试一次,并且真的跳过了。

清华附小所做的一切,其实就是想让孩子知道,在体育中努力争取一个好成绩没错,但更多的是挑战自我,给自己一个机会,看看自己有没有更多成长的空间。

足球教学小学生5-6岁(独家足球是教材)(4)

清华附小从1915年创建成志学校开始至今,在百年办学历程中,始终把“身心健康”放在首要位置。

而家长和孩子们在体育上获得的甜头,远不止这些。

运动锻炼的不只是意志力,运动同样可以改善大脑。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来说,通过运动能给人的大脑带来结构性的变化。我们原来认为人出生以后智力就是固定的,但实际上,心理学家分析发现,无论处于什么样的年龄阶段,只要坚持运动,智力都会因此得到改善和提高。

梁老师表示:“智力是需要开发的,但是很多人不知道体育对智力的发展起着很大的促进和帮助作用。而且身体的发展是为孩子智力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如果我们只注重智力的话,身体垮了,最后学生整体都会垮下来的。”

除了在孩子心智的培养上下功夫外,清华附小想得更为长远——我们一直在提民族自信、文化自信,但是有没有人挖掘体育中的文化自信力、体育中的民族精神呢?我们一直在崇拜国外的运动明星,但是有没有好好挖掘一下本国的体育界大家?

不要小瞧体育明星的力量,一位享誉全球的体育明星,不止为他的家乡带来荣耀,他的国家、他所代表的民族甚至都会因此而被世界铭记。而他所象征的体育精神,甚至在几个世纪后,都会激励无数后人奋发图强。

楷模的力量堪称伟大。

也不要小瞧体育的力量,体育,不仅是单纯的竞技比赛,它背后更多的是人类精神的传递和延续。放置在世界舞台上,它将成为彰显民族自信力的一张有力王牌,放置在历史舞台上,它则更多地载负着文化传承的重任。

清华附小,就从历史中挖掘出了值得传承的精神和值得推崇的体育教育楷模——马约翰和马约翰精神。

作为中国近代体育史上的著名体育教育家,马约翰先生,既是清华附小的校董,又是中国体育界的一面旗帜。而以马约翰为榜样提出的“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口号,穿越半个多世纪的光阴,又再次在清华附小的学校里响起。并且这样的口号,在窦桂梅校长看来,会一直传递下去。

身体是教育,足球是教材

清华附小的孩子们都会踢足球,甚至形成了这样一句顺口溜——“人人会踢球,班班有球队,男女齐上阵”。

据悉,此次的马约翰足球联赛要历时一个月。每个班有两个足球队,基本上涵盖这个班的学生70%左右的队员,上下半场全换人。学生们利用平时体育课的时间,从一年级到六年级轮流进行足球联赛。

孩子们也都非常开心地参与进来,一位刚从运动会上下来的六年级男生告诉中国网教育频道的记者:“我们都很喜欢足球。踢足球首先可以锻炼我们的身体,其次还能锻炼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足球怎么在清华附小如此火热?

其实早在十几年前,清华附小就开展了有关足球的教学活动,当时是以社团的方式展开。

而在随后的发展中,清华附小渐渐明晰了自己的目标,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足球是教材。

足球教学小学生5-6岁(独家足球是教材)(5)

清华附小强调全员参与,普及足球运动。

为什么将足球开发成教材而不是其他的体育项目呢?

清华附小的老师们做了大量的功课。他们发现足球是一个非常好的锻炼团队协作的体育项目。这为解决独生子女的相互协作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平台。除此之外,足球是一项综合运动。在踢足球时,孩子们需要跑、需要观察、需要团队协作。足球能够锻炼孩子们的综合能力。再次,清华附小有着得天独厚的场地。这几个综合因素考察下来,清华附小下定决心以足球为载体,来开展体育教学。

足球是教材这句口号,可不是喊一喊这么简单。

既然将足球当教材来开发,足球就不单在运动场上出现。老师们物尽其用,将足球与各种课程相融合。

在语文课上,孩子主动在日记周记里面提及足球,提及在足球场上的辛酸苦辣。于是老师们就地取材,以足球作为作文主题。

在数学课上,老师让孩子们计算足球场上如何排兵布阵是最为合理恰当的;让孩子们测量足球场的长宽,从而得出运动员跑动的实际距离。

还让孩子们自己手动制作足球日历。足球有十二个体面,正好映照着十二个月。这样孩子们既了解了足球,又了解十二面体。

同时学校还开发了足球歌,世界杯的时候各班音乐课还组织唱各国的歌曲等等。

而在每年的学校运动会上,足球又与地理和文化紧密相连。

清华附小有这样一个传统:每年的运动会开幕式,都会让每个班组成一个方队,代表一个参加足球世界杯的国家,来接受校长和老师们的检阅。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个国家,师生们在课堂中和课堂外,都下了不少的功夫。一位二年级的女生告诉记者:“今年我们抓阄抓到了俄罗斯,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就会向我们介绍有关俄罗斯的知识。”大一点儿的孩子则通过上网、看视频等多种方式了解。

通过这样的方式,既让孩子们了解了中外文化的不同,又培养国际视野。

可以切实看到,足球不仅仅只是踢足球这么简单,它进入到了学生的语文里,数学里,音乐里,更重要的是进入到了学生的生活里。

让清华附小的老师出乎意料的是,足球,还影响了家庭生活。

在世界杯举行期间,老师们布置了一个开放性的作业,要求一个孩子至少看一场足球赛。老师是出于这样的目的:要求爸爸妈妈一起看足球赛,这样其实提供了一个亲子交流的机会和空间。

有个孩子在那段时间与父母有一些矛盾,不愿意交流。然而,因为足球,因为世界杯,父母和孩子之间突然有了共同的话题。这种变化让父母十分惊喜,从而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对于足球,孩子比父母了解的还多,父母为了和孩子交流,也要了解这个足球,在这样一来一往间,家庭中有了共同交流的话题,有了交流,矛盾和冲突就更容易得到解决,也更有利于家庭的和睦。

于是,考虑到亲子间的互动,清华附小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运动场地在周末开放。

父母和孩子只要周六日有空,就可以预约来学校练习足球。

家长们频频反馈,纷纷表态支持,“不在家里看电视了,不再玩电子游戏了。小伙伴一叫孩子踢足球,孩子都特别高兴地出来。”

梁老师对此十分感慨地:“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个方式,让学校成为推动运动的杠杆,学校有场地,有器材,通过这样的方式,孩子们动起来了,家长也动起来了。”

体育——“1 X课程”的支柱

体育不只是体育,体育课程需要整合进整个教育计划和进度中去。

如何整合?这得从“1 x课程”说起。

清华附小一直是教育改革的先遣部队,而“1 x课程”则更是课程改革和教学研究的重头戏。

在《新京报》的一篇报道《在1 X课程:基于核心素养为完整人格奠基》中,清华附小“1 X课程”研究院院长胡兰表示,“1+X课程”主要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1”。清华附小依据国家课程标准,优化整合的国家基础性课程,通过引入多版本教材、调整教学内容的重点和进度、重新设定课时长短,既落实了国家规定的基础性课程,同时又超越了教材。

第二部分是“X”,即实现个性发展的特色化课程,既有必修也有选修。这部分课程包含三类,一是学校个性课程,这部分课程依然沿品格与社会、体育与健康、语言与人文、数学与科技、艺术与审美五大领域展开,为有各方面兴趣和需求的学生提供学习途径与资源。二是学段个性课程,例如低段的启程课程、中段的知行课程、高段的毕业修远课程。三是学生个性课程。分别为卓越的学生、学习上有特殊困难的儿童以及有特殊兴趣爱好的学生开设个性化课程。

那么,体育课程在这里面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呢?

“支柱。”梁老师直接道出了要点,“‘1 X课程’其实是一种育人模式的转变,但是这个育人模式转变里面需要有几根支柱,首先一根支柱,就是我们的体育。”

据悉,清华附小将体育作为“1 X课程”的核心、支柱,提出了“每天体育三个一,健康工作五十年”的体育特色,按照“有趣、出汗、技能、安全”的原则开展体育教育。

这样的教学理念和措施,让清华附小又再次走在了体育教育的前列。

足球教学小学生5-6岁(独家足球是教材)(6)

儿童站在学校正中央。

什么是三个一?怎样去整合?

中国网教育频道了解到,整个“1 X课程”其实是一个大的框架,学校力图在这个大框架里去构建体育课程。

这三个“一”里面,第一个“一”,就是课堂。清华附小目前已经做到每天有一节体育课。每天的一节体育课就是整个体育教育的基石。

第二个“一”,就是每个孩子都有一个自主选修项目。

从周一到周五共有五节体育课,这五节体育课按照“1 x课程”的总体框架来设置。这意味着,其中有三节体育课,是国家规定的课程。另外两节,则要发挥“X”的优势,学校会安排一些特色课程。其中一节是足球普及课,而剩下的一节,就由孩子们自行选择,自主选修。这是第二个“一”。

第三个“一”,则是每天都有一个晨练微课堂和一个体育大课间。

“每天体育三个一”这种教学方式,实际上是在倡导一种无时不刻不锻炼的理念和精神。

清华附小运动场随时开放,运动器材随时准备着。孩子们可以早早地到学校来晨练,呼拉圈也好,跑步也好,篮球也好,都可以。

在大课间,学生们同样可以选择他们喜爱的运动项目去锻炼身体。

而在整个的体育课程里面,还会穿插着一些特色活动。运动会就是特色活动之一,还有马约翰杯足球联赛、冬季长跑等等,让整个学期的体育课程,更加丰富多彩。

窦桂梅校长表示,我们所做着一切,就是想让儿童站立在学校正中央,尊重孩子的选择。

安全,是体育教育最头疼的问题

无论怎样喊口号,如果不把安全保障做好,家长是永远不会买账的。

这也是所有想要实行体育教育改革的学校,最为头痛的问题:如何在组织学生锻炼的同时,保障安全。

清华附小在这方面有压力,但也有办法。

安全保障永远不是应急预案,是需要长期积淀的。在开展体育教学前,清华附小的安全教育工作就已经开始行动了。

在清华附小的课程中,在班级的教育里,在学生们日常教学中,老师们都在不停地提及安全问题。并且还编写了安全的小口诀,门口还树立着有关交通安全、运动安全的宣传板。这些都是为了让孩子都记得,安全是生命线,是底线。

这样的前期工作做好后,家长了解到孩子在学校里受到了系统的安全知识培训,就会很放心。

在这样充分教育的基础上。班主任、体育老师来和家长沟通,获得家长的认同和理解,签署安全协议。

事实上,清华附小的足球联赛中也有学生受伤,但是家长们都很支持,都觉得没有问题。

在这样的家庭与学校的有力配合下,孩子们智力发展的同时,身体素质也不断得到提升。

更重要的是,孩子因此可能会寻找到一个陪伴一生的兴趣爱好。

这也是窦桂梅校长一直坚持的信念——孩子们需要有一个终生为伴的运动兴趣和爱好。并不是每个孩子都会成为职业运动员,但至少这样一项终生为伴的爱好,在烦闷的时候,有途径可以发泄,在失意的时候,有渠道可以排解,在开心的时候,有地方可以消遣……

足球教学小学生5-6岁(独家足球是教材)(7)

足球教学小学生5-6岁(独家足球是教材)(8)

作者:王晓霞 实习生 周继凤

编排:实习生 周继凤

中国网教育频道出品

小编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