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的话常人的60岁,该是岁月静好,云淡风轻了。方励,肯定不是绝大多数。

白天干科技,晚上搞电影,他贪玩到舍不得睡,这个60岁的老顽童说:唯一科学的养生方式,是折腾。

一折腾,还出了大名。为了《百鸟朝凤》的票房,方励情不自禁“扑通下跪”。大半辈子的传奇与性情,都顺着这一双膝头,倾吐诉说。从修铁路的工人,到地球、海洋的科研,再至文艺电影的摸索,一个草根的不凡人生。

方励,是有故事的人。一番对话,一回洗练,他俨然是生活的大家。当我们为尘世的桎梏所束缚,当我们为欲望的狂舞而焦灼,请回到原本的纯善与好奇。那一种东张西望的执着,会让你变得有些与众不同。活着,不妨任性一回。

方励下跪的原因(有一种执着叫东张西望)(1)

(上图为 方励)

方励 有一种执着叫东张西望

纪寒

1. 高级钳工的幸福四十年前他就实现了财务自由

方励很忙,每天都在赶场子。“我的身边,都是比我小30多岁的年轻人。大家都在创业。”方励有钱,他喜欢做不同的商业模式。“眼下由我发起参股的公司,大概有20多家。”海洋、地球、电影,方励的投资大多在前三项的辐射范围之内。单是电影这项,眼下看来彻底赔了,甚至找不到借代回本的,大约达两千多万。

很多人说,这是有钱人的为所欲为。方励却不以为然,“什么才是现代人常说的财务自由呢?不夸张的说,40年前的我就实现了财务自由。”十七八岁,方励是开山工,修铁路。19岁到24岁,他进了工厂,当上了二级钳工。“那个时候钱可花不完。财务自由是一种感受,而不是具体量化后的某个数字。那时候我有饭吃,有衣穿,从来没有为这些生出烦恼。我认为那就是财务自由。”睡着了,不过一米宽。吃饱饭,一碗炸酱面足够。

所以,由40年前便实现财务自由的方励给出“赚钱真谛”,该是再恰当不过了。“钱是什么,钱就是一张纸上画了几个数字。钱应该是拿来买快乐的。如果在我们赚钱的过程中不快乐,那你就输在了起跑线上。”他早早算过一笔账,人一生只有3万天,一天24小时,除了8小时睡觉,只有16小时才是真正有感知的生命。而对大多数人来说,这其中的8个小时,是职场时间。“我常和年轻朋友们说的,哪怕能赚再多的钱,只要不好玩,我就不赚,因为它不值得我付出命,因为我的投资太宝贵了。我投进去的,是我的命。”

高考,是方励认真投入一段命的。“十年没读书,那时特别想读书。所以我选了一个最苦但最有把握考上的专业:地质学。可是我又喜欢物理,所以最后选了地球物理专业。”高考恢复后,方励便考上了华东地质学院(现东华理工大学)。“这些年来,我无愧于自己。做工时,我是快乐的。念大学时,我是快乐的。创业时,我也是快乐的。”

2. 恣意妄为的成功太太说他不是适合婚姻的男人

这辈子,太多人把自己装在了一个套子里。这个套子,是约定俗成的观念,是今昔传承的“世说”。深怕,自己站错了队列,落了单。方励,倒是从来不怕寂寞。“我就是一个正常的自然人。自然的概念,就是没那么多条条框框。”十五年前和方励打牌、打麻将的老朋友,如今开始打高尔夫,打太极拳,种菜、养生去了。“我如今的朋友都是80后,90后。我已经三十多年没参加过什么体育锻炼。”方励腰宽体胖,身体格外好。“从小到大我都只睡四五个小时。”每天午夜之后,才是属于方励的私人时间。“那时,我才可以静下来做些自己的事。每天我都要清晨四五点才睡觉,睡一会也就醒了。”那些60后的朋友直替方励着急,错过了11点肝脏排毒的黄金入睡期,可是大事。方励不以为然:“身体好坏和心情最有关系。我每天都在干让自己开心的事,身体自然不劳大家操心。”

方励的成功,源于这份随性。1982年大学毕业后,他进入了一家名声在外的国有研究所工作。“太多约束,我只在那里呆了两年,就觉得够了。”辗转外企,又去了美国念书。方励在国外的知名企业找到工作,担任亚洲销售经理。“1989年的时候,我的年薪有7万美元。放到现在,该值20万美元了吧。”但方励又觉得生活陷入了瓶颈,他所追逐的激情几尽磨灭了。方励瞒着所有人辞职了。“当时我老婆把我骂死了,最后扔给我一句话:方励,你其实特别不适合结婚。”

倒不是说方励是个没有责任感的“渣男”,他以自己的方式强壮起一个男人的肩膀。“我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结婚生子后,我自然也要对家庭负责,可能和别人的做法不太一样。对于生活,你要有一种东张西望的执着,永远保持着新鲜与热情。”方励回国开始创业,很快就成为了成功人士。

3. 洞察人世的文艺在挫折面前他变得坚不可摧

“我不愿意多强调困难。和收获的快乐相比,那都不是事。”后来,方励突然有了拍电影的想法。在电影的叙述中,人生能够化作成千上万种表达。“其实,我根本没跨界。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大自然和人。”

初拍电影,没成功。他并没有放弃。过去14年,方励做了十来部电影。“我老婆不准我用公司的钱,所以赔掉的全是我的私房钱。钱花在哪儿不也是花掉了吗?电影带给我的快乐,是难以言说的。”他和王超合作拍摄过《安阳婴儿》《日日夜夜》;与李玉合作拍摄《苹果》《观音山》《二次曝光》《万物生长》等。

方励变得文艺起来。他说其实最难拍的,是有文艺追求的商业片。挫折,让他变得坚不可摧。而为了《百鸟朝凤》,那无比柔软的一跪倒地,并非为了作秀,那是方励的性情使然:“突然就觉得非那么做不可了,似乎只有那么做才能表达我当时的情感。这是不假思索的一个动作,实在是希望更多人给《百鸟朝凤》一个机会。”

方励给自己起的诨名是“大老方”。他原是个文艺人。文艺,洞察人世,耐解千肠。以其微博之言与众共勉——感性为人,理性做事。生活的颜色,或更斑斓。

方励下跪的原因(有一种执着叫东张西望)(2)

(上图为 《百鸟朝凤》剧照)

采访手记

做自己

纪寒

采访方励这一天,他很忙,一如平常。“如果你撑得住,晚上12点以后给我打电话吧,那个时间之后我空。”说实话,我是被闹钟唤醒,拨通电话的。那一头,方励飞扬的,不仅是语言,更是思想。

人,以群分。慢慢的,生了共性,少了个性。当我们习以为常,便对生命的初衷变得麻木,变得迟钝。他说:“所以,人类自主的判断力一直在降低。”方励眼中当今年轻人最大的毛病——经不住诱惑,一股脑跟风。

自然,方励是个案。他的逻辑,他的言论,除了听来凿凿之外,是否也能被当做真正的教诲,这并不好说。但那种逻辑,那种言论,只可能出自方励。他,是独一无二的,这一点毫无疑问。走过大半人生,故事多多的方励,只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路。

听方励说说话,或者还可以去看看方励的电影,找一点自我存在的端倪。既是做自己,我可需要足足8小时睡眠。码完字,补觉去。

链接: 转自“朝花时文”

表演艺术家奚美娟近日发文呼吁:

建立艺术影院,不再让艺术片“下跪”

一个国家对于艺术影院的建立和布局,是对于优秀文化传统的自觉坚守,是对内在文化软实力的积极倡导,这与单纯追求利润的商业娱乐片所产生的票房相比,应该能体现出对更为高贵的民族文化价值观的敬畏。

为求院线增加艺术影片《百鸟朝凤》的排片放映,逼得制片人屈膝而跪的事件发生,且由这一跪所产生的那几千万票房的渲染,更是让人心里五味杂陈。我们要呼吁有关部门:推动和布局我国艺术影院甚至艺术院线的建立,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上了。

中国电影这两年不断创造票房神话,但为什么总是给人一种票房飘红、质量堪忧的不着落感呢?相信艺术影院的建立将会扭转目前的这种金钱主宰一切的风气,能为那些致力于探索电影更加多元、更具人文关怀的艺术表达的一代代导演和青年电影从业者们,落实一处自救的方舟,一个健全的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