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4000人的工作团队,北上最远去到了辽阔的新疆,南下他们把一个小饭馆复刻到了广州……从这些细节看,说热播电视剧《我们这十年》的艺术总监兼单元导演毛卫宁在拍摄中更像一个“大总管”应该并不为过。

毛卫宁青春(艺术总监毛卫宁眼中的我们这十年)(1)

《我们这十年》的艺术总监、单元导演毛卫宁

随着《唐宫夜宴》《前海》《一日三餐》等单元在江苏卫视等平台相继开播,从剧本创作到开机拍摄的种种瞬间,也像画卷一样开始在毛卫宁脑海里重现。忆及这些,他用了三大“前所未有”、三种“真实”来向记者概括这部时代大剧……

从中国电视飞天奖到金鹰奖,毛卫宁都拿过不止一次,他也一直被视为是国内“最会讲故事的导演”之一。但在他看来,本次出任《我们这十年》的艺术总监和单元导演又很不一样——44集的体量被分成了11个单元,分别讲述从严治党、强军征途、乡村振兴等涉及人民生活里里外外、新时代建设方方面面的故事。挑战不言而喻。

“在一个时间段里,11个团队同时做11个不同类型的电视剧,这是我创作生涯当中从来没有遇到过的。”这就是毛卫宁提到的第一个“前所未有”。“这部剧的前期工作可以说是非常复杂的,4000多名工作人员,十几个国家的演员参与了拍摄,从前期到后期,地点遍布祖国各地,地域之广、参与人数之多都是前所未见的。”

毛卫宁青春(艺术总监毛卫宁眼中的我们这十年)(2)

《我们这十年之西乡明月》

对于资深剧迷来说,《我们这十年》采取的单元剧形式不算陌生。2020年以来相继和观众见面的“时代报告剧”《在一起》《功勋》等都是以小切口表现大主题这种表现形式的成功案例。但在毛卫宁看来,这次《我们这十年》在叙事节奏和结构形式上,又有了一定程度的创新。

“《在一起》是每2集一个单元,《功勋》是每6集一个单元,而《我们这十年》则是每4集一个单元。集数不同,叙事节奏、表达方式肯定就会有所不同。”毛卫宁说,不过,不管多少集一个单元,单元剧都需要在有限的篇幅里把故事讲深、讲透,从而让观众产生共情,这个“内核”是不会变的。

说到这里时,他还专门提到了三种“真实”,其实包括《我们这十年》在内,都是有真实的人物、真实的故事、真实的情感,“要让观众能看着片子哭着、笑着、感动着、自豪着,这才能达到表达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艺术总监这个身份之外,毛卫宁还是《我们这十年》中《一日三餐》《西乡明月》《砺剑》三个单元的导演。而这些题材类型也是“从来都没有遇到过的”。毛卫宁解释道,比如《砺剑》聚焦的是现代军事题材,“这跟我们之前拍《能文能武李延年》的视角是完全不一样的。”毛卫宁说,《我们这十年》聚焦的是“我们”,是老百姓的烟火日常,这其实是非常考验主创团队的“讲故事”的能力的。

他专门用《我们这十年之一日三餐》(以下简称《一日三餐》)举例说,这个单元的核心是以中央八项规定的实施为切口,来展现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气象和新作为。“编剧郝岩最初想出来的故事是一位领导干部回乡后,接连遇到了一系列事情,通过这些经历和他自己的反思来反映‘八项规定’对他的约束和影响。”

毛卫宁青春(艺术总监毛卫宁眼中的我们这十年)(3)

毛卫宁青春(艺术总监毛卫宁眼中的我们这十年)(4)

《我们这十年之一日三餐》侯勇和焦俊艳饰演的一对父女

毛卫宁说,但进展一直不理想。直到有一天深夜,郝岩和自己再次展开探讨时,无意中说到了老舍的经典话剧《茶馆》。众所周知,它就是把时代变化融入到了一家茶馆的兴衰中。毛卫宁就想到,《一日三餐》本来就更应该表现“八项规定”到底给人民群众带来了什么。重新落地后,便于有了《一日三餐》里的父女把茶餐厅升级成高档酒楼,受到“八项规定”影响后又转型成家常菜馆的故事。

毛卫宁说,《我们这十年》里的故事“其实关乎我们每一个人的真实生活,我也希望大家能从中获得继续努力的勇气。”与此同时,让他格外感慨的还有,“想要得到观众的认同和喜欢,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真实可信。这些年真正受到观众喜欢的东西,都是以小见大,以现实主义创作理念产生出来的成果。”

上游新闻记者 裘晋奕

编辑:陈秀娟

责编:廖磊

审核:冯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