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曾经看到过一幅网络漫画漫画里,有两个妈妈,分别带着自己的孩子,都看到了一个乞丐在路边乞讨,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孩子哪些心理问题容易被忽略?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孩子哪些心理问题容易被忽略(说不定你的哪句话就引发了孩子的不良心理动机)

孩子哪些心理问题容易被忽略

我记得曾经看到过一幅网络漫画。漫画里,有两个妈妈,分别带着自己的孩子,都看到了一个乞丐在路边乞讨。

其中一个妈妈对自己的孩子讲:你看看,你不好好地读书,将来你就跟他一样惨。

她在告诉孩子:不好好读书,将来他也会成为叫花子。

另一个妈妈却是这样对孩子说的:你看看,他多可怜!你要好好读书,将来你才有能力帮到像他这样的人。

大家想一想,同样一件事,两个妈妈想到的是两个方向,讲出来的话对孩子未来的成长会不会产生什么不同的影响?

按照常理来讲,第一个妈妈也没说错,你不好好读书就有可能变成叫花子。因为将来的社会确实是这样的,是吧?孩子未来要面对的竞争会很激烈,是有可能产生这种恶果的。这话没说错。

但是,这种说法好不好呢?

我们从两个方面来看看:

第一个方面,这位妈妈告诉孩子不好好读书,将来你跟他一样差,也会成为叫花子。

这是什么?

这是在威胁孩子。

可是,这位妈妈不知道“人性”。人的自我保护本能是不会接受威胁的。每个人都一样,一旦遇到威胁,就会不自觉地想要自我保护,因此他心里会不舒服,会产生抗拒心理。

你不高兴,你抗拒的事,你还会接受它吗?显然不会,是吧?所以,这位妈妈在这件事上对孩子的教育是无效的,甚至是起反作用的。

第二个方面,就是它反映出这位妈妈的格局。

她的发心是从自我出发的。她只考虑到了自己如何的问题,而没有在自己与他人(社会)之间建立某种关联。也就是说她的格局局限在自私的范畴。

在这一案例中,孩子在现状显然是比乞丐要好很多,未来是什么样,他不会想到,也不会相信,他产生不了我要好好学习的想法,即使当时有过这一念头,但这位妈妈的这种说法也是不利于孩子学习动机建立的。经历了这幕后,如果孩子突然在学习积极性方面有所变化,但这不代表他的学习意愿被调动起来了,他的积极性是暂时的,是一时的,不会持续长久,更不会养成习惯。

孩子很容易被困难所吓住,也很容易被挫折所打倒。因为在现实中,他的生活不会像那个叫花子那么窘迫,是不是?既然没那么窘迫,他就会想到:“我现在学习这么苦,我干嘛呢?”他就会产生相反的动机,那就是可能会讨厌学习。

可见,在这种情况下,这位妈妈的想法和说法,动机是想要孩子珍惜自己现在的生活,好好学习,但她的“威胁”是无效的,这不是最好的方法。

第二个妈妈呢,她就比较智慧。她对孩子说:你看看,他多可怜,你要好好读书,将来你才有能力帮到像他这样的人。

我们要注意一点,我们前面提到过的“生活教育”。实际上,我们的孩子感受到他的人生价值,感受到他的存在感,都是在生活中,而不是说教里

每个人都需要觉得自己活着是有意义的。这就是第二个妈妈的智慧之处。她的这句话恰恰就是给了孩子这样一个成长的方向,给了孩子这样一种存在感和价值感。

她的孩子受到这件事和妈妈的引导的影响就知道了:我只有好好地读书,我才可以帮到这样的人。她成功地帮助孩子的心里建立自己与他人(社会)的关联,并调动了孩子的同情心,并意识到自己的价值是可以帮助别人。

一个很简单的成长逻辑就在孩子思维里建立起来了:

要帮助人,要帮助更多的人,那么,我应该怎么做?我得有能力,有本事,所以我要努力学习,我不是为自己学习,而是为了帮助更多的人,实现自己的价值。

这个时候孩子的格局被放大了。我们一再讲,孩子要有智商,更要有理想,格局一定要大,不能只是为了自己。一个人是为了自私自利的话,他一定会在得失面前停留,在挫折面前却步。

通过这两位妈妈用乞丐这个素材来教育自己孩子的这个行为,我们就知道:其实只是一个妈妈讲了一句话而已。而且她们讲的话,在很多人看来都是很有道理的。但是,在孩子那里却引发了不同的心理成因,产生了不同的心理动机,进而导致产生了不同的行为。

最要注意的是,孩子对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想,为什么会这样做,怎么产生这个行为的,他是不知道原因在哪里的,他是不自觉的。

正因为有这种不自觉的行为的存在,才使得我们很多时候无法对孩子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也就无法很好的解决孩子的问题。

所以,我们会说:有的时候父母的一句话,就可以成就孩子的一生,也有可能毁掉孩子的一生。这就是我们为什么总要强调为人父母者需要学习家庭教育,需要自我提升的道理所在。

用《诗经》的话来说,做父亲的,做母亲的,那真的是要“战战兢兢,如临波薄冰,如临深渊。”时刻要警惕,说不定你的哪句话就引发了孩子的不良心理动机。

看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收获或想法呢?欢迎在评论区和大家互动分享,共同提高。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点赞或推荐给你身边的朋友,都会有益于你自己和孩子的生命环境的优化改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