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工业革命以来,令人惊叹的科技发明层出不穷,大大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体验,加快了社会发展的进程。
其中,“汽车”也跟随着先驱者们的脚步而出现在大众的视野内。
起初因为技术不成熟,欧洲国家对汽车驾驶采取了诸多限制。
后来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内燃机补全了汽车所需的最后一块拼图,商人们纷纷趋利而来,一时间各类汽车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崛起。
如今汽车拥有了许多分支,跑车作为突出极致速度、且外形拉风的一类,深受追求不羁自由的人群的喜爱。
而但凡关注超跑的人,几乎都曾耳闻“法拉利”和“兰博基尼”这两个跑车品牌。
它们作为举世瞩目的跑车品牌,已积攒了无数口碑。
不过鲜少有人知晓,这两个近乎齐名的品牌的创始者互为彼此一生劲敌。
而这样的局面,竟源自“法拉利”创始人恩佐法拉利对一个农民的羞辱。
恩佐·法拉利
从赛车爱好者到赛车试车手和许多名震全球的创业家一样,恩佐法拉利传奇人生的起点十分寻常。
1898年,他出生在意大利北部一个叫做摩德纳的城市,父亲是个普通的小铂金工厂老板,母亲也籍籍无名。
唯一值得些许笔墨的,大概只有他出生那天下的一场大雪,那场雪十分猛烈,积雪堆满了道路。
从门外踏出一步,脸上、身上就会被拍满寒冷的冰渣,导致直到法拉利出生的两天之后,他的父母才为他申报上户口。
彼时赛车运动逐渐风靡意大利,人们醉心于风驰电掣的竞赛,往往会从忙碌的生活中挤出时间,前往赛车场为车手们摇旗助威。
法拉利的父亲阿勒法多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赛车迷,而且对赛车的喜爱到了近乎狂热的程度,目之所及的比赛一场都没落下,还收集了几乎所有和赛车有关的杂志和海报。
法拉利在耳濡目染之下,逐渐对赛车产生了兴趣。在法拉利10岁那年,博洛尼亚宣布将举办一场盛大的赛车比赛。
得知这个消息的法拉利父亲雀跃不已,法拉利也表现出了想去现场目睹的愿望,于是父亲便带着法拉利一同前往了博洛尼亚。
博洛尼亚的比赛如期举行,观众如潮水般涌进了观赛场地。
在观众席上,法拉利目不转睛地看着那些赛车手们操持着方向盘完成一次次的极限驾驶。
分秒之间瞬息万变的赛况紧紧地攥住了他的心脏,而20世纪初的赛车造型虽不如现在的夺目夸张,但和民用私人汽车相比也足够独特。
艳丽的喷漆、别具一格的外形,占据了一个10岁孩子的所有目光。
直到比赛结束,法拉利还沉浸在余韵中久久不能自拔,他下定决心,长大后一定要成为一个风光无限的职业赛车手。
在13岁的时候,法拉利认为自己已经具备了学习驾驶汽车的素质,于是他便和父亲商量,希望他能够教自己开车。
父亲一开始并不同意——13岁的法拉利终归过于年幼,容易在开车的过程中遇到危险。
但法拉利十分坚持,看到他眼睛里写满了对汽车的热爱,本就同样对车痴狂的父亲也自然懂得了儿子的感受,同意了法拉利的请求。
从此之后,法拉利家中的汽车又多了个小小的驾驶员,这是他和汽车一生之缘的正式开端。
法拉利本想把开家中汽车当作他赛车手之梦的小小试水,然而好景不长,他的梦想还没起步,就被战争中断。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意大利开始了全国范围内的征兵行动,法拉利的哥哥应召前往战线。
1916年也就是法拉利18岁那年,他的父亲病逝,不久之后从远方传来了法拉利哥哥战死的消息。
同时战争正打得如火如荼,极缺前线士兵,受到双重打击的法拉利还来不及悲伤,就被迫应征入伍。
一战结束时法拉利刚满22岁,退伍的他第一时间赶回家乡,却发现父亲生前经营的家庭作坊式铂金厂早已关门,取而代之的是一座陌生的建筑。
法拉利愣在原地,不知所措的他在接连受到父亲早逝、兄长战死、浴血战场的痛击后,又遭到了新的重创。
显然在此时,奋不顾身地追梦并不是一个合情合理的选择,法拉利决定先采取曲线救国的方法——去汽车厂当一名员工。
刚开始他的求职之路屡屡碰壁,心仪的公司“菲亚特”汽车制造公司更是冷酷地拒绝了他的应聘,但法拉利并不气馁,反倒越挫越勇,最终成为了一家公司的赛车试车手。
试车手在当时可以说是一份高危职业——他们需要亲身测试每一辆新车以测试新车跑动的数据。
在这个过程中,因为新车信息的未知性,极易发生事故,轻则受伤,重则丧命。
但法拉利并未把这份危险放在心上,一方面他对自己的驾驶技术有信心。
而另一方面,试车手除了不能成为参加赛车比赛的第一顺位成员以外,同样能和正式赛手一样接触到赛车的方方面面。
优秀的试车手甚至能成为候补人员,这给了法拉利一丝参赛的希望。
从赛车试车手到“赛车之父”
进入公司后法拉利除了日常工作外,抓住一切机会去熟悉赛车、磨炼经验。
他对赛车的狂热比起已经逝去的父亲有过之而无不及,怀着“赛车是生命中不可或缺也不能分割的一部分,甚至胜过家人和挚友”的痴恋。
他对赛车的了解程度很快就超过了同公司的其他员工。
不久后法拉利结交了另一个试车手,他们一拍即合,都怀抱着在赛车场一展身手的期待和向往。
他们结成了搭档,凭借过硬的赛车技术,成功通过了森姆尼赛车队的测试,自费加入了车队,参加了人生中的第一次职业比赛。
与年少时驾驶家中汽车和在公司测试赛车截然不同的惊险刺激,让法拉利为之上瘾,而他在赛车领域也确实颇有天赋。
那一届的大奖赛,初出茅庐的法拉利就夺得了比赛的亚军,吸睛无数。
凭着这份光辉的成绩,法拉利成功赢得了著名企业阿尔法·罗密欧汽车制造公司老板的青睐,成为了该公司旗下车队的试车手。
随后几年,法拉利在阿尔法·罗密欧公司任劳任怨,为了自己钟爱的赛车事业献上了一切。
他为公司拉来了一流的汽车工程师,提高了公司赛车的技术含量。
在32岁时,他担任公司赛车队队长,负责队内的行政管理工作,一干就是7年。
39岁时他组建了自己的赛车队,四处召集人才,并以自己名字命名车队,而他的“法拉利赛车队”也先后在多项世界级赛事中夺冠。
可以说法拉利对于阿尔法·罗密欧公司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元老级存在,他为公司取得赛车业明珠的成就立下了汗马功劳。
然而随着“法拉利赛车队”的声名远扬,公司内部的部分员工对法拉利产生了嫉妒的情绪。
此外,公司老板也认为法拉利有些“功高盖主”,开始逼迫法拉利交出自己手上的权势。
法拉利难以再在公司容身,心灰意冷的他在40岁时离开了公司,签署了“四年内不得创办自己的赛车公司”的协议。
虽有些挫败感,但法拉利并未被人生的低谷击倒,他潜心研究赛车研发技术,并积攒了许多人脉,等待着世纪的降临。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切百废待兴,法拉利意识到机会来临,在1947年他创办了以自己名字为名的“法拉利汽车制造厂”。
法拉利还亲自操刀了汽车的Logo设计——一匹跃动的跳马。这个图案源于他和一名在一战中阵亡的飞行员的母亲的对话。
1923年,法拉利前往参加阿拉法赛车比赛,途中偶遇了这位母亲,她告诉法拉利,自己儿子驾驶的战斗机的飞行徽章上印着一匹腾跃的马,它可以为驾驶员带来好运。
法拉利相信了她的话,也将腾马印在了赛车上,果真在那一场比赛中,他的成绩斐然。
或许是想把好运沿袭到他的公司,法拉利也将这匹跳马融入了法拉利品牌汽车的品牌图案中。
跳马似乎真的又一次为法拉利带来了好运,又或者是法拉利多年的努力得到了回报。
为了测试自家赛车的性能,法拉利在建立公司后,积极报名参加各项赛事,又因为比赛的主办方几乎都认识这个老熟人,他们也乐于让法拉利的赛车在赛场上露面。
而法拉利公司研发生产的赛车并没有辜负法拉利的期待,驾驶它们的赛车手捷报不断。
1951年7月14日,法拉利率领自家公司的车队前去参加在英国银石赛道上举办的迈勒·米格拉尔汽车大赛。
在比赛中,车队的车手约瑟·弗罗兰·冈萨雷斯驾驶着法拉利375F1赛车赢得了比赛冠军。
超越了法拉利的前东家阿尔法·罗密欧公司的赛车手——阿尔法·罗密欧在前两届大奖赛都稳坐冠军的宝座。
对于法拉利来说,这场比赛的胜利非比寻常,扬眉吐气的他在赛后大喊:“我终于杀死了自己的母亲!(I have killed my own mother!)”
首战告捷,随后胜利也接连不断,例如布宜诺斯艾利斯1000千米汽车赛的夺魁和1956年的一级方程式赛车年度总冠军——赛车界的最高荣誉。
一场又一场的冠军奠定了法拉利公司在车坛的至高地位,因为多次为国家争光,它成为了意大利在汽车领域的形象代表。
财政公司常年对法拉利给予财政补贴,法拉利也得以进一步拓宽市场,进军跑车领域,从事跑车生产,同样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因为他的一系列巨大的成就,世界各地的汽车爱好者们将其奉为神一样的存在,称其为“赛车之父”,更有狂热的粉丝直呼其“赛车魔术师”。
不过就在法拉利最风光的时候,因为对一个“农民”的出言不逊,他为自己树立了此生最大的劲敌。
从“普通农民”到“赛车之父”的对手
在赛场上的惊艳表现,法拉利出产的赛车收获了无数车迷,其中就包括一个叫做费鲁吉欧·兰博基尼的农民。
兰博基尼于1916年出生在意大利费拉拉省塞托市一个叫做瑞纳州的村庄,比法拉利小18岁。
他自小就对农业机械十分感兴趣,十几岁时在技术学院进修,毕业后便前往博洛尼亚,成功进入当地最好的机械车间。
费鲁吉欧·兰博基尼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业务能力出色的兰博基尼应征入伍,成为意大利皇家空军的驻军机械师,备受军队尊敬。
战后兰博基尼回到了意大利,因为国家扶持工业和农业的振兴,兰博基尼敏锐地察觉到了其中的商机,决定在自己的老本行发光发热。
在赛托市开设了一家机械车间,主业维修汽车,并进行一些小型多功能车的制造。
此后几年,兰博基尼专心于军改农用拖拉机的研究,他的公司所生产的拖拉机颇受各地农民的欢迎,兰博基尼也因此小赚一笔。
1951年,法拉利的赛车在大奖赛上一战成名,兰博基尼被法拉利赛车的卓越表现深深震撼。
身为拖拉机车厂老板的兰博基尼其实同样也是一个赛车迷,原因出自他已故的妻子——一个职业的赛车运动员。
兰博基尼的妻子在世时,最大的梦想就是拥有一辆完美的赛车,随着妻子的离去,这个心愿成为了兰博基尼的心结。
此时此刻,看着法拉利赛车的表现,他深深认定,法拉利的赛车就是妻子梦寐以求的“完美”赛车。
1958年,经过多年努力,兰博基尼终于买下了属于自己的法拉利赛车。
为了圆妻子的梦想,他驾驶法拉利赛车参加比赛,结果在比赛中,赛车的变速箱出现问题,兰博基尼操作不及,差点撞上观众,自然也输了比赛。
其实这不是法拉利的赛车第一次酿成事故。自1951年法拉利成立公司以来,他公司旗下的赛车在参加各项比赛时,出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
而最严重的一次莫过于1952年的世界汽车大赛。
在比赛中途,法拉利亲自设计的F1赛车失控,引发连环车祸,最终造成12人死亡,震惊世界,梵蒂冈的媒体指责法拉利本人为“现世恶魔”。
比赛结束后,兰博基尼潜心研究了法拉利的汽车,本就对车辆结构熟稔的他进一步发现了多个可以改进的地方:法拉利汽车的发动机噪音过大,不适合赛场外的日常驾驶。
除此之外,汽车的离合器的设计也存在问题,容易产生故障,需要经常维修,会给车主带来额外的负担。
而法拉利民用汽车的买主们也确实因法拉利汽车的质量问题积怨已久。
法拉利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赛车研发当中,对民用汽车并不十分上心,研发民用车只是为了赚钱补贴到赛车中,因此民用汽车的质量极为一般。
车主们感到不满,却又不敢投诉,因为这样可能会导致自己再也无法购买法拉利的汽车。而在当时,法拉利汽车在众人眼里是最能彰显财力和地位的。
兰博基尼将这些问题整理成了报告,并在问题下方认真提出了自己的修改意见,寄给了法拉利汽车公司的工程部门。
随后在一次商业聚会上,兰博基尼碰到了彼时闻名世界的法拉利本人,他当面对法拉利提出了自己先前整理的建议,并希望法拉利给出中肯的回答。
然而出乎兰博基尼的意料,法拉利不但没有感激他的用心,反倒对他表现出十分不屑的态度。
原来法拉利认为兰博基尼不过是个生产拖拉机的农民,根本不可能懂高贵的赛车和跑车。他不耐烦地说了一句:“你不过是个开拖拉机的农民罢了,懂什么车?”
这句羞辱无异于当面给兰博基尼浇一盆冷水,他怎么也没想到,“赛车之父”法拉利在私下竟是这样一个素质低下、狂妄自大的人。
兰博基尼默默离开了聚会,咬牙发誓,一定要造出比法拉利汽车更优秀的车辆,以报心头之恨。
兰博基尼变卖了自己的法拉利赛车,并开始在自家拖拉机机械车间的基础上研究跑车。
1963年,兰博基尼拿出了自己的全部积蓄,在离法拉利公司总部仅15公里的地方建立了“兰博基尼汽车公司”。
他从法拉利和玛莎拉蒂公司挖来了大批优秀工程师,还邀请意大利著名的设计师保罗·兰巴迪设计Logo。
在设计的过程中,兰博基尼和设计师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希望将自己的性格特征融入到图案中,设计师经过思考,最终给出了一个“犟牛”的方案——固执却又坚持。
同年兰博基尼汽车公司生产的第一辆跑车问世,它拥有3.5L的动力、360匹马力,时速更是达到了280公里每小时。
在意大利都灵车展上,这辆跑车吸引了无数参展观众的目光,超越了法拉利的参展跑车,夺得桂冠。人们纷纷认为,这辆出自兰博基尼的跑车完胜了法拉利跑车。
法拉利得知了兰博基尼跑车的消息,认出创始人就是当年被自己羞辱的那个农民,如梦初醒。
他意识到这个貌不惊人的家伙原来真的有水平,后悔自己当初没能慧眼识英才,而是以傲慢的态度对待他的诚心建议。
然而此时后悔已晚,兰博基尼公司如同它的Logo一般,像一头蛮牛凶狠地冲撞进意大利的跑车市场,开始和法拉利汽车公司抢占营业份额。
兰博基尼一雪前耻,多年前咽下的屈辱终于在此时得以扬眉吐气,此后兰博基尼公司和法拉利公司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你追我逐。
如今两个创始人已相继去世,它们仍在与各大汽车品牌商争取头部的宝座。
因为一时轻视,导致自己多了个强劲的对手。
恩佐法拉利的故事充分诠释了意大利名人达·芬奇的名言:应当耐心听取他人的意见,认真考虑指责你的人是否有理。如果他有理,你就修正自己的错误。
不过正是因为兰博基尼的存在,法拉利产生了足够的危机意识。
两个公司在竞争中不断磨炼迭代了自家公司的汽车研发技术和造型设计,或许从意大利汽车产业和车迷们的角度来说,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