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南方的艳阳里大雪纷飞;我在北方的寒夜里四季如春。”2015年,一首名为《南山南》的民谣红遍大江南北。随着入冬以来北方多地出现降雪过程,南方网友却纷纷表示翘首盼雪。

有人说,这辈子只见过两、三场雪;有人说,2008年的那场大雪至今难忘;也有人说,家乡夏天是“火炉”,冬季却从不“缺雪”。那么,南方哪些省份会出现降雪,哪儿又会看到“大雪纷飞”?

南方的雪纷飞(哪儿的南方会大雪纷飞)(1)

资料图:凤凰古城雪景。(图片来源:中新网)

南方降雪日数少 但长江中下游多大雪

地理意义上的南方,指的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包括江苏大部、安徽大部、浙江、上海、湖北、湖南、江西、福建、云南大部、贵州、四川东部、重庆、陕西南部、广西、广东、甘肃最南端、河南最南端、海南、台湾、香港、澳门。

秦岭-淮河一线,通常也被叫做“冬季0℃等温线”,以它划分南北,主要依据冬季气候特征的差异。降雪则是空气中水汽凝结而成的固态降水,与具体天气过程中的降温、水汽配合情况等关系更为紧密。

中央气象台工程师张芳告诉记者,从整体情况来看,我国多年平均降雪日数的确随地理位置不同而有所区别。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降雪日数较少,平均每年不超过5天;北纬25°至27°之间地区,年平均降雪日数不足1天;北纬25°以南则基本属于无降雪区。

值得一提的是,南方地区虽降雪日数较少,有些地方却容易出现“大雪纷飞”。据统计,江西东部与北部、浙江中部、江苏南部、安徽中部和河南南部出现小、中雪的次数并不多, 却是大雪、暴雪的高发区, 也是我国主要的积雪深度带。事实上,我国降雪比较集中的区域有4个,分别为东北区北部东部和长白山地区、新疆北部及帕米尔高原西部、祁连山及西藏高原东部和南部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

张芳说,水汽条件是出现降雪的重要因素之一,更是决定雪量多少的关键所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空气中水汽充足, 在冬季,一旦有冷空气南下, 则易降雪。

广东、广西等低纬度地区以及台湾、海南基本是无雪区(高海拔地区除外),除了冬季气温偏高外,还在于受华南丘陵等地形影响,冷空气难以顺利南下。如果冷空气足够强大,低纬度地区也会出现降雪,同时会导致降雪日增多。

赣苏大雪属“常态” 广东需“活久见”

“‘艳阳里大雪纷飞’的情况对于江西来说是很常见的。”江西省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胡菊芳说。据她介绍,根据资料记载,江西几乎所有地方都出现过降雪,全省年平均降雪日数为3.3天。其中,赣西北年均5至7天,赣南南部较少,年均不到1天。

同时,江西大多数年份都会现大雪天气,据1980年以来的气象资料分析,平均每年出现大雪过程1.7次,其中1月份大雪出现频率最高,2月份次之。冬半年出现大雪过程次数最多的为1984年,共出现10次大雪过程;1991年12月26日至27日的大雪过程最强,全省降水量普遍在20至40毫米。

胡菊芳表示,导致江西出现降雪主要因素还是西南暖湿气流遭遇了北方冷空气。降雪量的大小与西南暖湿气流的强度和温度层结有关:中低层西南急流强且范围宽广有利降水强度加大;中低层越接近或低于0℃的气层越厚,越容易出现大雪。异常强大的冷空气势力也容易导致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大雪,江西1991年的强降雪过程便是如此。

江苏同样是容易出现大雪的南方省份之一。江苏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韩桂荣告诉记者,全省平均每两年有一次大雪以上量级的降雪过程。江苏西北部降雪日数平均每年接近10天,而沿海地区出现降雪次数较少。较为极端的是2008年,当时,江苏连续多日出现降雪,部分地区达暴雪量级。

纬度比江苏更低一些的浙江,年平均降雪日数分布有明显按纬度分布,南少北多的特征,同时,内陆多于沿海。但值得注意的是,浙江降雪日数最多的区域不是浙北,而是在中部,其中,绍兴南部的嵊州降雪日数最多,达到了12天,金华、杭州和绍兴大部分地区的降雪日数在10天以上。宁波、舟山以及浙南大部,降雪日数则在9天以内。

位于华南的广东等地是否不会出现降雪?答案是否定的。1951年以来,广东共175站次出现降雪,主要出现在粤北的韶关、清远、河源、梅州等市。但雪对于广东人来说的确少见,全省测得降雪次数最多的连州气象站,64年也仅有21次,“这辈子就见过一次飘雪”的说法也就不足为奇。

至于台湾岛,降雪只现于玉山等地,“高海拔”才是关键。史书记载,海南在明正德年间、清光绪年间都出现降雪,时人感叹“百年此事真稀奇”。(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文/段昊书)

七天天气预报看这里!!!-----链接地址:http://3g.newweather.com.cn

“2015年十大天气气象事件评选”走起!投票选出2015让你最觉得印(jiong)象(sha)深(dai)刻(meng)的天气事件:http://m.zgqxb.com.cn/weather/10da/toupiao.ph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