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县春节民俗活动(红红火火过大年之蔚县年俗)(1)

[核心提示]

距离2018年春节越来越近了,每年春节当我们举家团圆、觥筹交错之际,也在感慨年味儿的流逝。其实,我们身边的蔚县,本就是年俗最多的地方,经过多年打造,被很多网友称为“年味儿最浓”的县域,打树花、拜灯山、闹社火……相信这些都会让你找到最初的年味儿。

记者孙琪然

闹社火:倾城狂欢的节日

社火是流传在华夏民间的一种祭祀风俗,是人们庆祝丰收、欢度节日、遇有大事时对土地与火的崇拜,“社”是土地神,火是“火祖”,土地与火是人类生存的根。蔚县正月十五耍的社火,当地人称为“闹春”,又叫“耍红火”。每年正月十五,十里八乡的社火队都会聚集在县城耍社火。

震耳欲聋的蔚州锣鼓声中,一片红黄色调的吹鼓手们伴着彩屑,挥舞着腰鼓、铜锣、大镲、唢呐、小号尽情狂欢。与其他地区的社火不同,蔚县的社火,是从百姓心灵里迸发出来的狂热,要的是一种激情。

“老汉背妻”就像“猪八戒背媳妇”,是蔚县社火中最诙谐的一种表现形式,淳朴热烈,流传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

“跑驴”的表演者扮作少女骑在驴背上,另一人扮赶驴男子,与骑驴人化装成一对夫妻。表演技法有过河、卧驴、惊驴等,风趣幽默。

“牛斗虎”注重表演技巧,由2人扮牛、2人扮虎、1人扮牧童,牛有吃草、喝水、跪卧等动作,虎有吃飞食、伸腰、挠腮、跳跃、翻滚等动作,充满了乡野气息。

“晃”俗称“坐晃”。一根很长的杠杆前端坐一小男孩,扮成县官,晃杆支点固定在车上,由一群壮汉将晃杆压放起伏,左右摆动,坐晃人随杆而舞。小县官身穿红袍升起十几米高,别有风趣。

蔚县高跷不同于别地的高跷,又称“蹬拐子”,有400多年的历史,过去只有男性蹬拐子,近几年有女性参加高跷队,表演者踩着旋律边唱民歌边行进,俗称高跷调。

蔚县社火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一般从正月十四开始,连演三天。

拜灯山:流传五百年的民俗

拜灯山在蔚县流传了近500年,是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只局限于蔚县宋家庄镇上苏庄村。上苏庄堡是蔚县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古堡,已有460多年的历史。堡门两侧垒着一尖一方两个垛台,那是毛笔和砚台的象征,意寓在武胜文弱的塞北,上苏庄人对文化的崇尚。

每年正月十五前后三天晚上,全村人会连续三天聚集在火神庙前举行“拜灯山祭祀火神”,这项民俗活动由点灯山、拜灯山、耍社火、唱大戏组成。

每年正月十四一早,村民们会把火神的牌位供在响堂街的灯杆上,堡子里挂起过街排灯和纸带,上面写满了吉祥语。傍晚褪去时,人们就等候在灯山楼前。当人们点燃灯山楼里的灯盏群,霎时数丈高的灯山楼里闪烁出由油灯火苗组成的“五谷丰登”四个字。透过灯山楼前蒙着的红色风纱帘,那灯火像天宫里的神灯,星星璀璨。

随后,在锣鼓声中,一群身着古装的村民簇拥着“灯官”走进古堡。那“灯官”是村民们选出的“全活人儿”,他装扮成县太爷坐在轿子上,轿子由四名扮成衙役的硬汉抬着,两个反穿皮袄、勾眉画脸的丑角走在最前面。这支队伍来到灯楼前,他们设案、敬供、烧香、祭拜火神,祈祷一年丰衣足食。“拜灯山喽”,随着一声粗犷高昂吆喝,虔诚与肃穆的气氛瞬间转化为火爆,两个反穿皮袄丑角变成了主角,两人在灯杆下追逐、表演,扮相惟妙惟肖。祭祀结束后,人们还会涌到戏楼看戏。“打树花”:惊艳绝伦的奇观

蔚县暖泉古镇,因一年四季水质温热而得名,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和国家3A级景区,泉水、集市、古建筑和民俗文化是这里的特色。

古镇始建于元代,明清之间规模壮大为“三堡、六巷、十八庄”,曾是山西商人到张家口及以北地区经商的必经之地,“三堡”中的西古堡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镇内村、堡、街、巷格局至今保留完好,瓮城、堡门楼、堡墙、堡壕、戏楼、牌楼、宅院保存完整,多个院落相互贯通,房屋之间回廊相连,前出廊后抱厦,冬暖夏凉、遮风避雨、舒适方便。

“打树花”,是蔚县流传下来的一种社火民俗,至今已有500来年的历史。“打树花”是铁匠发明的过年方式。过年时富人们燃放烟花爆竹,穷铁匠们买不起烟花,他们从打铁的火花中得到启示,把熔化的铁水泼洒到冰冷的城墙上,铁水炸裂,火花迸溅,那美丽的铁树花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在漫长的岁月里,打铁树花演变成了当地人新春祈福的民俗活动。每年正月十五,暖泉镇的百姓们捐铁捐煤组织打树花。

“打树花”之前要“祭炉神”,在化铁炉前摆上装着粗沙的小碗,供上三炷香、三个馒头、三碗菜,打树花的汉子们燃香,磕头,烧黄纸,十分虔诚。祭炉神仪式结束,开炉放铁水。当金黄色的铁水流进了“火砖煲”里,烧铁水的人迅速地把它抬到城墙下,打树花的勇士疾步走到火砖煲旁,用浸湿的柳木勺子弯腰舀起满满的一勺铁水泼向城墙,铁水像一条金色的火舌奔腾而出。忽然,漆黑的夜空上划过一片火光。这火光,像天宇崩塌,岩浆炸裂。瞬间,那火光化作倾城的流星雨,铺天盖地,眼前是一片比烟花灿烂百倍的奇观。如今,“打树花”已能白天表演。

蔚县剪纸:老手艺成大产业

剪纸是我国民间非常普及的一种工艺,在国内众多地方尤其是北方地区都有剪窗花的习俗。但是在这众多的剪纸艺术中,蔚县剪纸是全国唯一一种以阴刻为主、阳刻为辅的点彩剪纸,它不是“剪”出来的,而是“刻”出来的。

传统的剪纸技艺拥有者主要是女性群体,直到刻刀进入蔚县剪纸,男性也被纳入了进来。从业人员的增多和技术革新,推动了蔚县剪纸产业化进程。如今,蔚县已经形成了28个剪纸专业村、1100户剪纸专业户,从业人员近4万人,产品畅销美、欧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值突破4亿元。尤其在最近20年里,在政府的扶持和市场驱动的双重作用下,蔚县剪纸走上了一条规模化、产业化道路,从一个农村副业,逐步发展为事关全县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导产业。

以宣纸为原料,以小巧锐利的雕刀刻制,再点染明快绚丽的色彩……到蔚县过年赏年俗,必不可少要到中国剪纸艺术博物馆、中国剪纸第一街、中国剪纸第一村(南张庄村)等处,看一看造型生动优美逼真、色彩对比强烈的蔚县剪纸。

目前,在全国建设特色小镇的背景下,蔚县正依托南张庄村打造“剪纸小镇”,着力打造融合剪纸、民俗、古堡特色的剪纸风情小镇。

蔚县春节民俗活动(红红火火过大年之蔚县年俗)(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