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针对大学生的研究,在他们的沟通时间统计中,有11%的时间花在书写,16%的时间花在说话,17%的时间花在阅读,却有超过55%的时间花在倾听上。

倾听,是我们最常用的沟通方式。但是,你真的会倾听吗?

近几年,有一个“心理倾听师”的兼职,活跃在短视频平台上,引起了很多想要找副业朋友的关注。也变相的说明,在现在我们普遍人人焦虑的时代,都迫切地需要一个发泄端口,有需求才会有市场。但实际上,倾听,不只是一个职业的工作内容。我们每天都要说很多话,身边每天都会很多事情发生,沟通是我们基本的生存诉求,在沟通的过程中,每一个人都是对方的倾听者。

在这个过程中,你一定遇到过,你和朋友聊着聊着,对方无意间看一下表,偶尔打一个哈欠,和不那么专注的眼神,让你想要倾诉的心情突然消失了,还有些失落;

对方正聊得起劲,你虽然表面上应和着,心里早已经不知道飞去哪想些什么了;

你气急败坏地和他说你今天很倒霉的遭遇,还没说完,他已经开始讲他之前遇到更糟糕的事情是什么样的,结果变成了你听他说。

《沟通的艺术》这本书的初版到目前为止已经超过30年了,被誉为美国最权威的沟通教材。这已经是第15版,作者罗纳德·B·阿德勒和拉塞尔·F·普罗科特都是沟通领域的专家,在一个研讨会上结识,这本书专业且全面,书中提供了很多非常有趣的案例和方法。而上述讲到的情况,书中定义为“无效倾听”。

为什么说倾听在沟通中最有价值(是一种沟通中必须掌握的学问)(1)

我们一直在听,却不一定在倾听。

——罗纳德·B·阿德勒

倾听是指弄懂别人传达的信息的过程,这个过程包含5种要素,一是听到、二是专注的听、三是准确的理解了对方想要表达的意思、四是你做出了恰当的回应、五.能记住对方都说了什么。而无效倾听,除了让你自己会错过可能很重要的信息之外,还会让对方有被忽视和失落的情绪,让他更加沮丧。

那怎样做到有效倾听呢?

1.少说话。当我们把自己放在一个真正的倾听者的角色中,我们就需要了解对方想要表达的意思,多听少说,避免下意识地把话题转移到自己身上,在这个过程中适当回应。

2.减少可能会让我们注意力分散的事物。比如环境太嘈杂,手机总时不时地会响,或者自己心里有其他的心事惦记着等等。尽量地消除这些可能会分散你注意力的干扰。

3.避免过早地下结论。有的时候对方还没有说完,你心里已经有了定论,急着传达自己的观点,若你们二人观点不一致时又会引起新的争论,和我们最初的目的也背道而驰。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先倾听,确定真的理解了对方表达的,再去评论。

4.寻找对方的说话重点。思考速度往往比说话的速度更快,我们可以从对方已经说了的信息中,提取对方大概要表达的重点,有利于我们更好的去理解和做出回应。

“倾听并不只是一个被动的活动,作为倾听者,我们应积极地参与到沟通交流中去”。

关于倾听的这一章节,还列举了倾听之后不同的回应方式,什么时候你只需要顺水推舟的回应,什么时候你需要反问,什么时候你需要表达你的鼓励,什么时候你需要向对方提出解决方案。

总之,这可以说是一本沟通必备读物,值得慢慢细品,它适用于我们所有人,书中还讲了怎样成为人际沟通高手、怎样面对家人、朋友以及爱人之间的沟通矛盾,以及怎么处理人际冲突等等。对于教师来说,它是一本可以作为人际关系与沟通的大学教材。对于公司高管来说,是一本处理上下级关系的工作指南。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一本有助于我们家庭关系和谐、朋友关系友善的沟通必备宝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