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老子《道德经》,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听风听海听自己的人生故事?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听风听海听自己的人生故事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老子《道德经》
2017年4月29日,在哈佛大学教育学院礼堂内,由中国教育论坛举办的主题为《机遇与创新——多元化的中国教育实践》研讨会上,一位中国女子的演讲《让乡土文化课成为基础教育的必修课》,引起了中外嘉宾的强烈共鸣。
这个气质优雅、谈吐不凡的女子,就是教育咨询中心副干事长、当今国内乡土教材第一人王小平。
王小平在阿塞拜疆巴库诺贝尔纪念馆
1
55岁那年,王小平从中国工人出版社退休了。
她闲不住,与一群做编辑的同道一起编杂志、读书、旅游、聊天,间或聚起一帮朋友唱西北民歌,在花儿与信天游缠绵凄美的歌声里释放着激情。
日子平淡,倒也不失浪漫。
直到有一天,王小平被朋友带到了一个名为“天下溪”的地方。
“天下溪”是一家公益教育机构,一群心怀理想、充满热情的年轻人,致力于民间教育,旨在通过理论探讨、教育探索和公益行动,丰富乡村教育资源,保护地方及民族文化多样性。他们的口号是:“坐而论道,起而行之”。
王小平被深深吸引了。
其实,此前的王小平也非常关注贫困地区的教育,曾和朋友们一起组织向乡村学校捐建图书馆。为此她去过很多少数民族地区。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强烈感召着她,但同时她也深刻体验到这些文化面临湮没和衰竭的无奈、痛楚。一些乡村孩子在城市文化的压迫下已完全丧失自我。他们学习着来自远方的知识,被要求学做一个好的别人而不是他们自己。
那么,为孩子们编一本自己的教材吧。但这部教材不能是一本乡土知识汇编,应该有灵魂,有趣、好玩。每本书要有一个主人公,用他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向自己的生活学习,向自己的家乡学习。
只是王小平没想到,这件事一做就是十几年,再也放不下。
十几年里,王小平走了数不尽的路,听了数不尽的故事。那些故事,千百年来流淌在丽江湛蓝的水里,飞扬在诺尔盖草原自由的风里,镶嵌在青藏高原洁白的云里。
那些迷人的故事,最终都被写进了教材中。
王小平主编的乡土教材
王小平记得,在《沃布基的故事》一书中有一篇课文《我和爸爸去耕地》。初稿中有一句写道:“爸爸吆喝一声,牛就撒着欢跑起来了”。
在由当地教师和文化干部参加的审稿会上,撰稿者刚念完这句,马上就有当地老师提出反驳:“不对,我们羌族人很少吆喝牛,我们都是唱牛歌的。”
话音刚落,立即有人站起来,唱起了抑扬顿挫的牛歌,在座的很多人都跟着唱起来。
王小平听得眼泪都掉下来了——羌族人竟然这样诗意地栖居在云朵之上。如此诗意美好的文化,怎能让它流失呢?
在阿坝州,王小平一干就是10年,为这里的孩子编写了《沃布基的故事》《云上的家园》《夏嘉莫察瓦绒的小洛让的故事》《我的草原我的家》《杂谷脑河流过的地方》等五种教材和三种教学参考书。
教材中的故事都是孩子们熟悉的,且无一例外每种都选用了孩子们画的插图,稚拙淳朴,充满生活气息。摄影家陈锦、刘世昭、王再、周耀武、曾晓鸿以及著名画家张志中等人为教材提供了精美的摄影作品和插图,青年画家张更和陶波为教材创作了连环画作品《阿米格尔东和藏历年的故事》《吐蕃赞姆》。教材里能看到自己的家,所以每种教材孩子们都爱不释手。
在云南拉市海,在一次自画像活动后与当地纳西族孩子合影
2
2015年,王小平又一次来到四川阿坝州茂县黑虎乡中心小学,由她主编的羌族乡土教材《沃布基的故事》已经在这个学校用了很久。
三个五年级的孩子杨和科、王洪波和余滔正在等她。他们问王小平:“王老师,我们先带您去家里,还是先带您去看将军墓和将军寨?”
“是哪个将军墓?”王小平明知故问。
“大将军杨国龙啊!就是黑虎将军啊!”
“我们黑虎寨就是黑虎将军的寨子啊!”
“我们学的书里写着呢,黑虎将军保护了我们寨子,是我们的英雄。”
几个孩子一扫刚见面时的腼腆,争先恐后地说。
推广乡土教材十几年,王小平欣喜地看到,有根的教育已开始在孩子们心中生根。
十几年来,由王小平负责的乡土教材项目,为云南拉市乡、湖南湘西州都开发了乡土教材。拉市乡的乡土教材还获得了云南省优秀校本教材一等奖。湘西州的教材在9所学校里试用,后带动全州开发出了多种乡土教材,很多教师因为乡土教材的使用而获得特色讲课一等奖。
在四川阿坝州和当地藏族孩子在一起
四川省阿坝州三个文化区域的小学都有了自己的乡土教材。孩子们每周会有一节乡土教材课,由固定的教学团队授课,教师们的讲课成绩甚至成为评定职称和先进的依据。
2017年,阿坝州小金县营盘街小学老师杨刚才,就因在乡土教育上的突出表现,获得了“马云优秀乡村教师奖”和“桂馨基金会优秀乡村教师奖”以及烛光教育奖。
提到乡土教育,公众一直有一个误解,认为指的是老少边穷地区。但其实关于“乡土”,20世纪20年代,曾在河北定县进行过乡村教育的平民教育家傅葆琛早有定义:所谓乡土,就是儿童成长起来的地方。因此,乡土不单指乡村,更非少数民族地区,乡土是每个人长大的地方,是让我们渐通人事,形成自己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地方,是每个人心灵的故土,是精神的家园。
王小平曾在2016年举办的“第四届全国乡土教材研讨会”上许愿,5年之后,全国有三分之一的县和县以下的学校能有自己的乡土教材。
因此,已过七旬的王小平,至今仍奔波在路上,继续倾听他乡人的故事。
3
对自己的老家,王小平从小就没概念。因父亲在沈阳做报人,她出生在沈阳,两岁时随家人迁到北京。所以在她成长的岁月里,她一直认为自己是纯正的北京人。
对老家的全部印象,都来自于姥姥讲的故事。唐山玉田县的姥姥家是一个官僚大家族。姥爷有兄弟四个,二姥爷是商会会长,三姥爷是河北省教育厅督学,还当过新安县县长,四姥爷是唐山电台台长。而亲生姥爷是玉田县警察局局长,只是他这个局长从不以势压人,有时抓到因家贫而偷盗的人,他甚至会拿出点钱来送给人家,让对方做点儿正经生意。
不过王小平没见过四个姥爷中的任何一位,他们都很早就去世了。
对父亲的老家,王小平更不熟悉。只知父亲是满族人,据说先祖还曾当过康熙的老师。父亲是一介书生,少小离家读书工作。抗战胜利时,唐山的一条路更名复兴路,就是他命名并书写的路牌。
她小时候,偶尔会有老家人来北京,也会有老家信件飘来京城。但那些信件和来客,王小平都恍惚觉得像姥姥故事里的人物,遥远而梦幻,和她毫无关系。
直到有一天,几个人来到家中将父亲押送回老家,那个叫作唐山丰润的地方才在王小平的眼中真实起来。
老家残破封闭,却民风淳朴。家乡人善待着王小平厚道的父亲——这个来接受改造的人,没有批斗和侮辱他,谁家做了好饭还都会送给他一碗。
因感念家乡,王小平的父母去世后就都葬在了老家。
直到现在,王小平也仍发自内心感谢家乡。每年清明,她都必定回老家给父母扫墓。这已不仅是一个祭奠仪式,也是在一步步亲近家乡。
是在寻找自己的根。
(燕赵都市报 特约撰稿 向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