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击右上角“关注”,每天获取艺术知识(关注:baokuchina)

2020年10月10日,是紫禁城第600个生日了。为了给紫禁城庆生,故宫博物院提前一个月就开启了“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特展。

特展上,故宫还干了件新鲜事——把平时高高蹲在太和殿房顶上的脊兽搬到了展览现场,供大家近距离观赏。

天角兽在哪 你头顶上有个神兽天团(1)

当然了,这些脊兽并不是从太和殿房顶上拆下来的,而是康熙年间重修太和殿时保留下来的原件。

天角兽在哪 你头顶上有个神兽天团(2)

太和殿

不过,宝哥哥想跟大家说的是:太和殿上的脊兽,可远远不止眼前这几只。

接下来,宝哥哥就带大家来好好认识下我们头顶上的神兽天团!

天角兽在哪 你头顶上有个神兽天团(3)

脊兽,顾名思义就是屋脊上的兽,是中国古代安放在屋脊上的一种建筑构件,多塑造成神话传说中神兽的形象。

在正式介绍脊兽之前,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它们平时站岗的位置——屋脊。

屋顶前后两个坡面的交汇线,称为正脊;从正脊的两端一直向下延伸到屋檐的屋脊叫做垂脊。比较正式的古代建筑,至少都拥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

天角兽在哪 你头顶上有个神兽天团(4)

庑殿顶建筑的正脊和垂脊

天角兽在哪 你头顶上有个神兽天团(5)

硬山顶建筑的正脊和垂脊

此外,还有一种较为特殊的屋脊,叫做戗脊,是歇山顶建筑所独有的。

天角兽在哪 你头顶上有个神兽天团(6)

根据驻守屋脊类型的不同,脊兽可以划分为吻兽、望兽、仙人走兽、垂兽、戗兽等。

01吻兽

吻兽,也叫大吻或正吻,位于正脊的两端,我们经常看到宫殿顶上翘起来的两个角,就是它。

天角兽在哪 你头顶上有个神兽天团(7)

吻兽一般体型巨大,中国最大的吻兽——太和殿屋顶的正吻,由13块琉璃构件拼装而成,高3.46米,重量达到4300多公斤。

之所以把吻兽搞得这么巨大而笨重,是因为它站岗的地方,衔接着正脊与垂脊,是木结构的重要部位,吻兽的重量能够使榫卯结构更加牢固、稳定

天角兽在哪 你头顶上有个神兽天团(8)

神武门吻兽

此外,三面屋顶在这里交汇,最容易漏雨。而体型巨大的吻兽能够严密封固住这个重要的交汇点,防止雨水从缝隙渗漏

但,吻兽到底是一种什么兽呢?

从历史上来看,吻兽的本体发生过三次变化,并忠实的反映在了名字上。

尾 汉——唐

吻兽最早出现在汉代,形象是海中一种大鱼的尾巴

据说这种大鱼叫做虬,鱼尾激起的浪花就是人间的雨水,于是人们把它的尾巴装在房顶上,用来消灭火灾。

唐会要目,汉相梁殿灾后,越巫言,“海中有鱼虬,尾似鸱,激浪即降雨”,遂作其像于尾,以厌火祥。——《太平御览》

又因为虬的尾巴长得很像鸱鸟,所以这一时期吻兽看起来就是翘起来的鸟尾巴,叫做鸱尾

天角兽在哪 你头顶上有个神兽天团(9)

中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南禅寺大殿的鸱尾

鸱吻 唐宋

中唐以后,受到佛教摩羯鱼(一种龙首鱼尾的神鱼)的影响,吻兽的形象发生了改变。

尾巴逐渐从鸟尾演变成鱼尾,底部还出现了张着血盆大口(吻)的兽头,鸱尾变成了鸱吻。

天角兽在哪 你头顶上有个神兽天团(10)

《瑞鹤图》中的鸱吻

螭吻 元明清

元代以后,吻兽的形象从龙头鱼尾的摩羯鱼完全变成了龙,也就是“平生好吞”的龙九子之一,螭吻

螭吻的背上一般都插着一个形如剑把的饰件,传说那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著名道士许逊的宝剑。

插在螭吻背上,一是为了辟邪,另外也能避免这位龙子逃走,让它在屋顶上好好工作。

天角兽在哪 你头顶上有个神兽天团(11)

故宫祭神库螭吻

螭吻的地位相当重要,清代时,安装螭吻前还要举行盛大的“迎吻”仪式,由四品以上的文官和三品以上的武官带队,把螭吻从琉璃厂迎进宫。

02望兽

望兽可以看成吻兽的变种,在屋顶上的位置同样位于正脊的两端

不同的是,吻兽面朝里,两只吻兽刚好相对。而望兽刚好相反,面朝外,眺望远方。

天角兽在哪 你头顶上有个神兽天团(12)

此外,望兽的等级也没有吻兽那么高,一般安装在城楼等军事设施上,有瞭望观察、守望平安的寓意。

望兽的本体,据传是螭吻的同胞兄弟,平生好险又好望的龙三子,嘲风。

天角兽在哪 你头顶上有个神兽天团(13)

03仙人走兽

仙人走兽,大家都比较熟悉了,就是太和殿房顶上排成队的那一排,由打头的骑凤仙人和排在后面的走兽两部分组成,一般驻守在垂脊或者戗脊的最前端

天角兽在哪 你头顶上有个神兽天团(14)

太和殿的仙人走兽

由于垂脊、戗脊的走势都是下垂的,最下端屋檐那里的瓦片要承受整条屋脊瓦片向下的"推力”,很容易掉落。

于是,人们就用铁质的瓦钉来固定住这些瓦片,为了防止铁钉生锈和雨水通过铁钉的缝隙渗漏,又用钉帽来覆盖住瓦钉。

随着时间的推移,钉帽逐渐被美化,最终形成了仙人走兽的队形。

仙人

骑凤仙人的原型,为战国时齐国国君齐闵王。

据传,齐闵王战败逃亡途中遇到大河拦路,正在绝望之时,一只凤凰飞过来驮着他渡河而过。人们把他骑凤渡河的形象放在屋脊的顶端,寓意化险为夷、绝处逢生。

天角兽在哪 你头顶上有个神兽天团(15)

不过也有人因为其位置的险要,戏称其为“无路可走”。

走兽按照清代规定,走兽的数量须为单数,最少1个,最多9个,数量越多建筑等级越高。

天角兽在哪 你头顶上有个神兽天团(16)

9个

天角兽在哪 你头顶上有个神兽天团(17)

7个

天角兽在哪 你头顶上有个神兽天团(18)

5个

除了数量上有规定,神兽排列的次序也是固定的:从靠近骑凤仙人的一端开始,往上依次是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suān ní)、狎(xiá)鱼、獬豸(xiè zhì)、斗牛,每一种都是祥瑞的象征。

天角兽在哪 你头顶上有个神兽天团(19)

当建筑等级降低,神兽队伍就会从队尾的斗牛开始,依次缩减

按理说,这只神兽队伍最多也就9只,只会减少不会扩编,但太和殿是个特例。

作为全中国等级最高的建筑,太和殿垂脊上的蹲兽,在斗牛之后又多出一个行什(就是排行第十的意思,名字起得很随意了),凑成了10只神兽,这在全国范围内都是独一无二的。

天角兽在哪 你头顶上有个神兽天团(20)

天角兽在哪 你头顶上有个神兽天团(21)

行什

04垂兽、戗兽

垂兽和戗兽,在外形和功能上都是相同的,只不过一个驻守在垂脊上,一个驻守在戗脊上,才有了两个不同的名字。

其位置在仙人走兽之后,体型却比仙人走兽大了两圈不止,头上长着两个长长的犄角。

天角兽在哪 你头顶上有个神兽天团(22)

垂兽(戗兽)的作用跟仙人走兽类似,内部有铁钉,起到固定瓦片、防止下滑的作用。

垂兽(戗兽)把屋脊分成了前后两部分,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后面的部分要明显高于前面。

天角兽在哪 你头顶上有个神兽天团(23)

这是因为,古建筑的承重不是靠墙,而是依靠一根根巨大的柱子。

垂兽(戗兽)的位置刚好位于房屋四角的角柱之上,再往前的部分就悬空了,考虑到承重,屋脊也就处理得相对比较轻巧。

天角兽在哪 你头顶上有个神兽天团(24)

至于垂兽(戗兽)的本体没有明确的说法,但看这造型,应该也离不开龙那一大家子就对了。

更多内容,请关注“baokuchina”

本文为“宝库”原创,转载请私信“baokuservi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