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胎蛋白(AFP)是一种糖蛋白,主要在胎儿的肝脏中合成,出生后便会逐渐下降,在成人年血液内含量一般低于20μg/L。虽然这种糖蛋白在人体内含量极少,似乎没什么重要的生理功能,但它却是我们诊断癌症时重要的肿瘤标志物的一种。

甲胎蛋白升高是不是说明肝癌恶化(就说明得肝癌了)(1)

甲胎蛋白是常见的一项肿瘤标志物,常用与各种恶性肿瘤的诊断中,尤其是肝癌的诊断。其在人体血清内含量一般低于20μg/L,但是不同的检测方法结果所显示的正常值有些许不同,目前医院中最常用的定量试验是放射免疫法,该方法的正常值在0-25μg/L。

20-400μg/L为低浓度阳性,>400μg/L为高浓度阳性。

但据资料显示,虽然甲胎蛋白作为肝癌诊断的标准之一,但是有近三成的肝癌患者的甲胎蛋白不会升高,而且甲胎蛋白的升高的原因也并不只有肝癌。以下的几种原因同样也会引起甲胎蛋白的升高:

恶性肿瘤

甲胎蛋白目前在临床上主要作为原发性肝癌的血清标志物,用于诊断原发性肝癌。持此之外,甲胎蛋白与多种癌症的发生及发展都有着重要的联系,在其他多种肿瘤存在时也会出现浓度升高的现象,并不仅仅只是肝癌。

肝炎、肝硬化等肝脏问题

肝脏处于活动性肝炎等会有干细胞受损的情况下也会有甲胎蛋白升高的现象,可能与肝脏干细胞的分化存在关系。成年人体内肝脏也存在有干细胞,这些干细胞在范脏受到损害时,会分化成为肝细胞等,而在这个分化过程中,其产生的子代细胞能够合成甲胎蛋白,因此在肝炎活动时,甲胎蛋白水平高,说明肝脏的修复能力越高,是好现象。

随着受损肝细胞的修复,炎症的停止,甲胎蛋白的水平也会慢慢降低恢复正常。

妊娠及新生儿

由于甲胎蛋白是由胎儿肝脏以及卵黄囊产生,因此它在胎儿体内以及妊娠妇女的血清中均有较高水平,因此妊娠期的甲胎蛋白水平升高是正常生理现象,怀孕的3-5月时最高,大多在200μg/L以内的水平,生育后3周左右恢复正常水平。

畸胎瘤

畸胎瘤是胚胎期生殖细胞异常分化导致,男性女性均可发病,可发生于任何身体部位,由于其由生殖细胞发展而来,因此畸胎瘤存在时,也会出现血清中甲胎蛋白升高。

第一,肝功能检查。肝功能检查能够直接反应肝脏的健康情况,在肝癌存在时,肝脏的功能必定受到影响。第二,病毒性肝炎的相关检查。肝癌的发生有何大一部分是由乙肝以及丙肝发展而来,因此在怀疑肝癌是要进行乙肝及丙肝的表及检测,如乙肝两对半、乙肝病毒DNA、丙肝病毒RNA等。第三,B超。在B超下能够直观看到肝脏的外观情况,其大小、形态、位置以及肝静脉门静脉等情况都能被观察到,可以辅助进一步的检查,并且帮助一些侵入性的检查做定位。第四,X线或CT。通过腹部平面可观察肝脏阴影变化情况。而ct检查分辨率较高,病灶只要>1cm便能被ct检查查出。第五,甲胎蛋白检测。

甲胎蛋白在肝癌早期时便会升高被检测出来,有较高敏感性。综上所述,体检查出甲胎蛋白升高并不代表患了肝癌,应该遵医嘱做进一步检查,才能找出问题根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