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命的王朝

秦朝,一个只有15年历史的短命朝代。因其时间短暂,有些讲书人将秦朝与汉朝的历史故事合并在一起讲述,合称“秦汉”,将秦朝的历史淹没在了大汉400余年的时间长河中。

对于这样简单粗暴的合并,对于秦是不公平的。相较于其他朝代对于我们今天生活的影响,秦朝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度量衡、郡县制、书同文、车同轨……

若从战国时期的诸侯国秦到秦朝最终结束百余年的历史来看,按照欧洲那些帝国的标准来衡量,秦同样也是一个帝国。为全面还原秦当时面貌,孙皓晖老师历时16年以独特视角、以多方史料为依据、突破《史记》观点标准,完成了巨著《大秦帝国》,此书共6部11卷504万字。根据此书改编的同名电视剧热播时与这部巨著同样引起强烈反响。

大秦帝国发展史 大秦帝国精华版(1)

《大秦帝国》这套书与秦人尚黑相同采用黑色封面,从颜色和数量上都给人以压迫感。而《大秦帝国(精华版)》在不失其精华的基础上,对内容进行了精减,字数从504万缩减至110万,封面也由黑色变成了鲜艳明快的橘黄色,无论从内容、字数、颜色、价格上让人更想亲近。

大秦帝国发展史 大秦帝国精华版(2)

《大秦帝国(精华版)》更加突出了秦的兴衰起落这条主线,将战国时期的诸侯国秦与只有15年历史的秦朝合并在一起,全面展现秦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强到霸的全过程,将让人误解已久的暴秦形象还原到本来面目。

大秦帝国发展史 大秦帝国精华版(3)

浓缩的人生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个国家的兴衰起落是以人为基石的,无论是王、相、帅、将、兵每个人在历史进程中都发挥着不同作用。我们看历史、学历史是在分析背景、人物行为、行动结果等内容后,再合上书形成自己的观点来指导我们的创业干事。我们以易经乾卦六爻为标尺,对张仪、苏秦的人生阶段进行浓缩、度量,以便得到启发。

易经第一卦“乾卦”六爻的爻辞分别为: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乾卦的爻辞展示了潜、现、惕、跃、飞、亢的六个人生阶段。纵观张仪、苏秦的人生,二人最高均达到“九四-跃”的阶段,而二人的路径、最终结果却不相同。总体来说,张仪稳步前行,到达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相位,激流勇退,亲情、友情、爱情、事业多项丰收,人生圆满;而苏秦是快速达到九四阶段,佩六国相印,但又回到“九二-现”的阶段,于“九三-惕”的阶段被刺杀而亡。

在“初九-潜”的阶段,张仪、苏秦同在鬼谷子门下学习策士之学、纵横捭阖之术。在此阶段二人将自己深深地潜伏起来,学习本领、修习身心,未出山之前均已小有名气,江湖上将二人并称。

渡过“初九-潜”,进入“九二-现”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就要出来做事了,做事成败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前面潜得够不够深、学得够不够好,二是是否能遇见“大人”。张苏二人出山前,对形势做了一个初步判断,张仪选择魏、齐,苏秦选择秦国。

张仪因上一阶段潜得不够深,在谋划“楚灭越”的战事中,没有考虑楚房陵的重要性、没有听取大将田忌的意见,被秦军偷袭了房陵,楚国失去了十之七八的粮食、兵器、财货。让张仪返齐为相的愿望落空。苏秦装备奢华高调入秦,前有犀首献策,苏秦的献策只是“旧瓶装新酒,新酒未醉人”,长策未被秦王嬴驷采纳,即苏秦未遇“大人”。还因装备奢华遭受了无妄之灾。

两人遭受各自挫折后又重回到潜的阶段。张仪意识到“心志太浮”的缺陷后,山中潜心自省磨练。苏秦则是草庐读书三年,深研《阴符经》。

经过回潜修练后,苏秦复出后提出“六国合纵,结盟抗秦”切作时弊的策略,佩六国相印,一跃跃到了“九四-跃”的阶段,达到人生顶峰。张仪入秦后,针对苏秦的合纵之计献出连横之策,外加扩军、吏治、称王三策,让张仪在秦国站稳了脚根。随着张仪四策的实施,他慢慢地、踏实地进入“九四-跃”的阶段。张仪连横之策的成功则意味着苏秦合纵之计的失败,苏秦失去了六国相印后。苏秦到齐国进行变法回落到了“九二-现”的阶段,“九三-惕”的阶段未加小心,被刺身亡。

人生不同的时期处于不同的阶段,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重点内容。无论阶段认识错误还是重点内容有误,都会让人生失败。易经所阐述的是一种时、位思想,只有当其时、在其位、谋其事,才能“元 享 利 贞”。

结语

张仪长居相位,在秦国实现了自己的职业理想。在嬴驷去世后,甘茂、嬴荡一伙人把控朝局的态势下,懂得激流勇退,提前撤离了是非之地,与嬴华、绯云三人去往他乡逍遥快活去了。

读历史、读《大秦帝国(精华版)》,深感个人力量太过渺小,每个人生活在社会中、生活在时代中,想要有所作为、有所获得,要懂得顺势而为,借力打力,与时偕行,与天地准。

大秦帝国发展史 大秦帝国精华版(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