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推会,是个好名字,蕴含了春种秋收的希望。

4月19日的2023首都电视节目春推会,现场站票满满,不负春天的“剧”会之称。带着重启线下论坛的喜相逢之感,行业代表、专家、学者们面对面,有温度,有眼神交流,有同频共振,围绕剧集的行业发展、短剧业态、影视投资等主题,分享创作经验和展望思考。

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大地回暖之际,正是春播之时。大家的心情是急切的、热盼的,下一步大剧创作要写什么?市场的风口在哪里?爆款能否复制?如何与资本共舞?新技术迭代是否会“抢饭碗”?与会嘉宾纷纷直面问题,抛出想法,寻脉趋势中的“变与不变”,坦承心中的“爱与怕”。

你没看过的神剧持续更新中(春推剧有料剧圈大佬们细诉心中)(1)

龚宇:那些疯狂一去不复返

爱奇艺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龚宇坦言,市场回暖,值得欣喜,而之前一些疯狂的行为、不理性的判断,曾导致行业陷入困境,至今仍记忆犹新,值得反思。如网络文学IP的天价之争,流量明星的天价片酬,此后可能再也不会有了。行业可以静下心来回归创作本身,相信前途是光明的。

龚宇认为,“人们对有思想、有思考的视频,而非碎片化、快餐式的视频,是有刚性需求的,我们充分地相信这一点”。科技发展带来的变化不会让有思想、有境界的作品消亡。精品化创作,必须坚持长期主义。短期效应有时看起来很光鲜,如突然暴富,但是有一个词叫“反噬”,今天的便宜,明天可能就还回去了,甚至付出更多代价。

李京盛:爆款剧往往不可复制

“写什么、怎么写、给谁写”,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李京盛基于自己多年来在对作品研究、批评研究、市场研究、观众研究中的思考,提炼总结了当下剧集创作的八个趋势:

1主题性创作,逐渐向常规化和精品化发展;2古装剧、历史剧,逐渐走向“脱虚向实”;3革命历史题材剧,正在寻求新内容、新类型和新表达;4现实题材剧,呈现当下性和年代性相交织;5悬疑涉案剧,不断拓展社会内涵、挖掘人性深度;6新题材、新类型、新手法,正在不断尝试和探索;7电视剧和网络剧,不断融合和互补;8文学和影视呈现双向奔赴。

李京盛会长认为,近年来涌现出的一批优秀作品,既脍炙人口,又美誉度很高,为行业带来启发,也提高了进一步创新的要求。如革命历史题材剧《觉醒年代》、现实主义题材剧《人世间》、悬疑涉案剧《狂飙》均为不同题材的高峰之作,《三体》作为科幻剧的开山之作也提供了样板价值。

但“爆款”究竟能否复制?他以《狂飙》为例,认为它不可或缺、不可复制、不可多得。“爆款”常常只能在特定时间段上具有独一无二的作用,创作者要学习的不是内容效仿,而是要对题材类型空间不断拓展。创新永远在路上。

王晓晖:最可怕的就是一窝蜂

关于精品化创作和长期主义,爱奇艺专业内容业务群(PCG)总裁兼首席内容官王晓晖,在实践层面有很多话要说。毕竟一个视频平台有过亏损400多亿的经历,说起来都是泪,更重要的是不能白交学费。

如何打造精品?首先“人”是核心。爱奇艺重视营造创作者文化,尊重所有创作者,包容所有创作者。以平台数据服务创作者,洞察用户趋势、题材趋势。“创作最可怕的就是一窝蜂,追求爆款。坚持做减法是很难的”,王晓晖提及,很多剧本开发完之后舍弃掉,每个剧本损失好几百万,这就逼着大家要去做好的东西,做不一样的东西。

第二“不要急”。平台建了很多工作室,就是要让大家沉下心,不要急。按照各自擅长的风格类型,老老实实把创作做好,其他的类型由其他的团队完成。

第三要保证组织的力量。爱奇艺建立了比较成体系的中后台。一个剧本能否启动,至少要过八关。策略中心,判断这个故事题材是否符合未来上线的需求;影规中心,从质量上检查剧本是否符合政策方向、大政方针;研发中心,从技术创作角度考虑这个剧本,是否是当下题材里稀缺的;制片管理中心,从成本上预判这个剧花多少钱性价比更好;销售部门、衍生部门,还有其他的工作室,都会给剧本提出背靠背的意见,以保障提升创作成功率。

赵依芳:创作不能跟着资本走

作为在影视行业摸爬滚打30多年的从业者,华策影视集团董事长赵依芳回想行业一轮一轮的发展、调整和治理,认为当下已到了重要的十字路口。政策回暖,文化产业受到重视,行业即将迎来高质量、高水平发展的重大机遇期。

谈到资本和成本,她认为资本是重要的,没有资本做不出好东西;但同时,创作不能跟着资本走,要让资本跟着创作走。需要对成本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管理,避免无谓的浪费造成对整个行业生态的干扰。今天如果不想着明天的事,是很惨的。行业需要以匠心精神、长期主义回归行业本质。

侯鸿亮:致发自内心的热爱

关于“精品化”,东阳正午阳光影视有限公司董事长侯鸿亮谈了实践中的几个方向:一是记录时代,像《大江大河》系列是这代人对改革开放的理解;二是古装武侠,是中国影视在世界上的一张名片,这张名片不能丢;三是中国传统文化,像中国神话剧《逍遥游》是目前面对的一个艰难创作,今天的技术达到了,才敢触碰这类题材;四是反映当代现实的《凡人歌》。

他认为,创作者想表达的东西是最重要的,只有发自内心的热爱,才有可能把作品拍好。影视公司不要过多干预创作,要让新的团队、新的创作理念呈现出来,也要发现培育新人,为行业输送新血。

白一骢:大多数人会被AIGC取代

白一骢是今年大热的科幻剧《三体》出品人、总制片人,此前他所在的灵河文化也做过盗墓、探险等多种类型剧。他感受最深的,是来自人工智能的冲击。

“今年为止,ChatGPT在我们公司内部已经完全在用了。当大家在技术掌握上达到一定程度时,对于内容开发会有很大改观”,他以《三体》举例,当时研发阶段花了三年做了五六千张图,而今天差不多两个月就可以完成这些工作。

“未来的东西不在于我们能做到哪一步,而是我们能够想到哪一步,绝大部分工作只需把准确指令给到,AI就可以实现了。3-5年内我们的题材会出现非常多的可能性,试错成本将大大降低”,白一骢认为,未来人工智能将对内容行业实现整体迭代,如果不能及时掌握这项工具,绝大部分人将被取代。

可以预见,未来的内容创造者会是一些想象力非常丰富,有着非常好的人机对话能力的年轻人,他们过去因为社会资源、综合资源无法去实现一些东西,今天的时代技术将为他们提供充分的可能性。“在特别有希望和残忍的未来,我们稍不留神就会被淘汰”。

你没看过的神剧持续更新中(春推剧有料剧圈大佬们细诉心中)(2)

春种秋收,未雨绸缪。这样的古训在当代的影视行业依然适用。大剧市场,势必还要创新向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