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元帅:长征开始时都在干嘛?朱总率军西征,陈毅却被留在苏区!
长征开始的时候,十大元帅并不在同一个地方,甚至是相距很远。
大体来说,这些未来的元帅分别处于三个地方:
第一是位于赣南和闽西的中央苏区,这里聚集了最多的元帅,十大元帅中有八位在这里: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陈毅、罗荣桓、聂荣臻和叶剑英;
第二是湘西,贺龙率红二军团战斗在那里;
第三是四川、陕西交界地带,徐向前正率红四方面军和川军大战,他两个月前刚刚打破川军刘湘的六路围攻。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未能打破敌人的“第五次军事围剿”,被迫离开红都瑞金,开始长征。在长征之前,分别向东和向西派出了两支队伍,他们都打着“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旗帜,以扰乱敌人的判断,策应大部队的西征。
向东的先遣队是红七军团,行军方向是东北,这支部队里最为人熟知的就是后来成为十位大将之首的战神粟裕;另外一支先遣队红六军团是从井冈山出发的,向西北开拔,他们们的行军目的是湘西,准备去那里和贺龙率领的红二军团汇合。
1934年10月10日,中革军委发布命令,中央红军总司令部及其直属机关组成“军委第一纵队”,即“红安纵队”,由叶剑英担任司令员兼政委;中央其它党政机关组成“军委第二纵队”,即“红章纵队”,李维汉担任司令员兼政委。
军号响过,两支军委纵队离开瑞金,向于都开拔。
当时的中央红军共有五支主力军团:
红一军团:军团长林彪,政委聂荣臻,兵力19880人。
红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政委杨尚昆,兵力17805人。
红五军团:军团长董振堂,政委李卓然,兵力26714人。
红八军团:军团长周昆,政委黄甦,兵力10922人。
红九军团:军团长罗炳辉,政委蔡树藩,兵力11538人。
在这个1934年的多事之“秋”,中央红军共86859人,外加各种非战斗人员和雇用的民夫,总人数高达十万以上的红军队伍,踏上了长征之路。
朱德元帅
长征开始前,朱德是红军总司令和中革军委主席,是红军的最高军事主官,有“红军之父”之称,所有的作战命令都是由他和红军总政委周恩来联合签发的。
朱德是南昌起义领导人之一,也是著名的“井冈山会师”的主要当事人,在井冈山时代,他和毛泽东以及陈毅共同创建了第一支红军队伍红四军,随后,他和毛泽东、彭德怀等人一起开辟赣南、闽西为核心的中央苏区。
朱德是红军的灵魂人物,从第一次到第四次反围剿,朱德都参与了指挥,他和毛泽东、周恩来配合默契,可谓中央苏区的军事“铁三角”。
长征途中,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师之后,朱德随红四方面军行动。
彭德怀元帅彭德怀在平江起义之后创建红五军,因为他早对毛泽东心生景仰,因此把队伍拉上了井冈山,同时,他也是中央苏区的主要创建者。
彭德怀在红军开始长征时担任红三军团军团长。
红三军团是中央红军两大绝对主力之一,长征途中,特别是惨烈的湘江战役中,彭德怀率红三军团拼命死战,才保证了军委纵队顺利通过湘江。
彭德怀嫉恶如仇,性如烈火,敢于怒斥李德瞎指挥,骂他“崽卖爷田不心疼”。
林彪元帅和彭德怀一样,林彪是中央红军的核心将领,他是另一支绝对主力红一军团的军团长,湘江战役中,林彪和彭德怀的部队死战不退,保证军委纵队过江,功劳颇大。
林彪是南昌起义走出的军事家,追随朱德和陈毅发动湘南起义,随后上井冈山和毛泽东会师。在井冈山,林彪的军事天才像装进口袋的锥子一样很快露出锋芒,很快由部队基层干部一直当到红四军军长,红一军团成立后,他当仁不让地成为这支红军劲旅的军事主官。
长征中,林彪一直率军冲杀在前,和他搭档的政治委员是聂荣臻元帅,和林彪的合作在《聂荣臻回忆录》中有多处提及。
刘伯承元帅
刘伯承可以说是军界理论功底最为深厚的军事家,元帅中唯一一名在著名的伏龙芝军校深造过的,年纪轻轻就名声鹊起,被称为“川中军神”和“当代孙吴”。
刘伯承是南昌起义的领导人之一,担任“参谋团团长”,后来到了中央苏区之后,担任红军总参谋长。
刘伯承军事素养极为深厚,但并不像彭老总那样有横刀立马的气概,做什么事都是从容淡定,为人也不张扬高调,但重要的事情非常有韧性,讲求原则,绝不轻易妥协。正因为如此,刘伯承得罪了李德,在红军长征开始的时候,他被”下放“到红五军团担任参谋长,一直到当年年底才复任红军总参谋长。
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长征中会师之后,刘伯承和朱德一起随红四方面军行动,一度担任红军大学校长。
贺龙元帅贺龙虽然和朱德、刘伯承等人一起领导了南昌起义,但他并不是中央苏区的创建者。
南昌起义后,他回到湖南老家,拉起了一支红军队伍:红四军。在那个风雨如磐的日子里,“红四军”这支部队番号非常特殊,被用了三次,一次是井冈山朱德和毛泽东创建的红四军,一支是鄂豫皖的红四军旷继勋、徐向前、曹大骏等创建的红四军,再有就是贺龙创建的红四军。
1930年,贺龙任红二军团军团长。
1934年10月,就在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的时候,贺龙在报纸上看到了任弼时、萧克和王震领导的红六军团(即从井冈山下来的西征的抗日先遣队)的消息,于是他率部前往迎接。
长征途中,中央红军几经波折,前期的行军方向就是湘西——贺龙和萧克率领的红二、六军团。
长征中,红二、六军团合并为红二方面军,贺龙任总指挥,萧克任副总指挥。
陈毅元帅
陈毅是十大元帅中唯一没有参加过长征的那一个。
陈毅当年也参加了南昌起义,并在转战湘鄂闽赣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和朱德一起领导了湘南起义,随后上井冈山和毛泽东会师。井冈山上,陈毅和毛泽东、朱德并称“井冈三巨头”。
在中央苏区,陈毅担任西方军总指挥和江西军区总指挥,在战斗中受伤,胯骨粉碎骨折。因此红军长征之前,他被留在当地领导游击战争。
陈毅之所以被留下的另一原因是他懂军事,可以辅助主要领导同志进行军事斗争。所以,陈毅成为十大元帅中唯一一个南方八省三年游击战争的代表,1937年南方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时,陈毅成为新四军的核心将领。
罗荣桓元帅罗荣桓是毛泽东的同乡,他追随主席参加秋收起义,亲历“三湾改编”,因此在部队政治工作上深得毛泽东真传,后来十大元帅授衔时,他作为最杰出的政工人员被评为元帅。
在井冈山上,罗荣桓开始了他“政工元帅”之路,曾在林彪担任军长的红四军中担任政委。
红军从瑞金出发开始长征时,罗荣桓正担任红八军团政治部主任。
长征开始好的事情,罗荣桓先后担任过红三军团政治部主任和红一军团政治部副主任。
后来,罗荣桓在抗日战争担任八路军115师政训处主任和政委,率部在山东打开了局面。
徐向前元帅
徐向前是除贺龙以外、另外一个不在中央苏区的元帅。
徐向前也是唯一的一个北方元帅,黄埔一期生,在广州起义中组织过赤卫队战斗。他是鄂豫皖苏区和川陕苏区的主要创建者,红四方面军总指挥。
在红军三大主力队伍中,红四方面军兵强马壮,是最具实力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徐向前用兵神出鬼没,所向披靡。他是红军将领中最早率大兵团作战的,无论是敌军嫡系部队还是川军,都把徐向前视为最可怕的敌人,因此徐向前不愧“红军战神”之名。
聂荣臻元帅聂荣臻的资历很高,资格很老,在十大元帅中,聂荣臻的入党时间仅次于朱老总。
南昌起义中, 聂荣臻担任前委的军委书记,后来又担任过中央军委参谋长。
在从上海辗转进入中央苏区后,先后担任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和红一军团政委等职。《聂荣臻回忆录》中,对这一段时间有比较详细的描写,非常生动。
红一军团可谓中央红军的“第一主力”,实力更在红三军团之上。
叶剑英元帅叶剑英是唯一的“参谋元帅”,从红军到八路军再到解放军,“三军参谋长”当了个遍。
叶帅参加革命的起点很高,南昌起义之前他已经在旧军队中任军参谋长。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他都参与了领导。
叶剑英从莫斯科回国后,经上海进入中央苏区,担任过总参谋部部长,1933年5日,任红军总参谋长兼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参谋长。1934年夏,叶剑英被任命为军委第四局局长。
红军长征出发的时候,叶剑英是军委第一纵队司令员兼政委。
长征期间,叶剑英最大的功劳是在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师之后,他在关键时刻挽救了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这是他的最大特点,每到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总是叶剑英站出来发挥扭转乾坤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