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女士,56岁。双手捂住右侧乳房来到病房,急冲冲地向办公室喊道“医生,医生,能不能帮我处理一下伤口?”

作为主管医生,我领病人来到换药室。掀开衣服的瞬间,一股腐臭味扑面而来。

除去包裹乳房的毛巾,可见右侧乳房有一如拳头大小的肿物,质地硬。肿块表面皮肤破溃,部分组织腐烂附着着黑色草药,并散发恶臭味。

揭开内层纱布,鲜血即从破溃的创面渗出。之后为患者进行了止血及换药操作。

询问病史后得知,原来患者1年前在右侧乳房已经摸到了一枚鹌鹑蛋大小的肿块。由于肿块不痛不痒,所以就没在意。

近3个月来,肿块明显增大。唐女士多方打听后自行采摘“草药”敷于肿块处,以期达到缩小肿块甚至“打消”肿块的目的。然而事与愿违,肿块仍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长大”,2周前肿块表面皮肤溃烂了。

此时唐女士想到的依旧不是到正规医院救治,而是换了一种草药继续外敷。直到自己换药时血止不住了才想起到乳腺外科门诊寻求帮助。

经验丰富的门诊医生通过查体即可判断该患者为右乳恶性肿瘤即右侧乳腺癌。因为查体时发现右侧乳房肿物较大,约有8.0cm*8.0cm。质地硬、表面不光滑,边界不清,肿块不能推动,同时伴有右侧腋窝淋巴结的肿大。

遂为患者开具了住院证,建议患者住院进一步诊治。于是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唐女士入院后,我们为她进行了乳腺肿物穿刺活检术,明确了右侧乳腺癌的诊断,根据其病理分期、分型制定了先化疗再手术的方案。

经过6周期的化疗,唐女士的右侧乳房肿块明显缩小,破溃的皮肤收缩愈合,腋窝淋巴结也缩小到无法触及。

之后为其做了右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做了放疗,卵巢功能抑制及内分泌治疗等辅助治疗。现在患者仍在定期复查随诊中。

尽管唐女士对最终的治疗效果十分满意,但是在治疗期间,她不止一次地跟我提到很后悔没能早点来到医院进行及时和规范的治疗。自己受苦不说,还耽误了病情,增加了治疗难度和治疗费用。

确实,如果唐女士能及时入院,乳腺癌的分期就会显著提前,治疗难度将大大降低,并且治疗效果也会有明显的提升。

在接诊过程中,我发现好多病人也陷入了像唐女士一样的误区,未能引起重视而贻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期。那么唐女士陷入了什么误区呢?

误区1:乳房肿块不痛不痒,对生活基本没什么影响,所以任之发展。

乳腺癌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无痛性肿块,特别是质地硬、表面不光滑,边界不清的肿块更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当然需要提出来的是,并不是所有的不痛的乳房肿块都是乳腺癌,也可能是致密性乳腺、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囊肿、乳腺增生等良性病变。

当我们发现乳房肿块时,应当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进一步评估肿块性质后给出专业的处理建议。

误区2:发现乳房肿块首先想到“中草药”治疗。

不能否认有些“中草药”在治疗疾病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甚至有些中药可以缩小甚至“打消”某些乳房肿块。但是,发现肿块之后,我们第一时间应该是明确肿块的性质,之后再决定是外科手术治疗还是内科药物治疗。

在选择中草药外敷时,应当咨询专业的医生,自行用药往往适得其反,并且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乳房肿块是很常见的症状,一旦发现不要惊慌。建议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咨询,可以做个乳腺B超和钼靶初步评估肿块性质。必要时进一步行乳腺磁共振、胸部CT及肿块活检等。明确诊断后再进一步处理即可。#健康科普大赛#​

乳房肿块如果是恶性的怎么办(不痛的乳房肿块更应该引起重视)(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