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伊说说,女性成长聚集地,愿你不用身披盔甲,也能抵挡万千生活不易。
作为社会性的群居动物,人人都希望自己能够被认可,渴望被别人赞同和欣赏,这是印刻在人类基因里的认同感。然而现实中,我们常常会听到质疑的声音,甚至对我们的行为活动指手画脚。
尤其是女孩,从小到大,这样的声音不绝于耳。
"你应该如何如何"
"你一个女孩创什么业?"
"女孩子选一个安稳一点的职业就可以了"
"姑娘家家的该结婚了"
这些质疑评说,几乎一直伴着我们长大,美名其曰为了你好,为你着想。殊不知这些言论并不单纯,而是一种极为隐蔽的语言暴力。
在《听见她说》的《重塑》一集中,咏梅饰演的阿梅,就是一个活在他人语言暴力下的女人,从小到大她按照父母的期望被规划,放弃了自己喜欢的专业,上了一所父亲希望的大学,从事的是父母眼中安定的工作,就连结婚,也是按照母亲希望的那样,嫁给了一个看着很诚恳的男人。
这样一个"懂事"的女人,最终在老公的要求下,成为了一名全职妈妈。一切看似和谐稳定,却在之后不久离婚了。那个看似诚恳的男人拉着她的手,对她说:"我们好好的分开吧。"
然后又以女方无工作收入来源为由,夺走了孩子的抚养权。阿梅绝望道,原来他一切都安排好了。
一个听着父母长辈的善意提醒长大的女人,却得不到他们口中所说的幸福,而是被自己所爱的人一步一步抛弃,只能躲在洗浴间偷偷哭泣,这是为什么?我们又该如何对待那些质疑评说呢?
贴满标签的你是谁?
语言暴力,是指通过一些词汇,使对方的精神和心理受到侵害,是一种造成精神损害的行为。而这里的词汇并不单单指谩骂、诋毁、嘲讽等等带有侮辱性意味的词汇,它同样包括,含有歧视性意义和任何会让听者感到受到侵犯和损害的语言。
语言暴力包括的范围很广,从女性的角度来看,它往往更多存在于,基于性别歧视形成的对女性个体的偏见。
小时候的阿梅,是一个喜欢奔跑的姑娘,身上有一股洒脱自然的率性。可是因为是女孩儿,父母教导她,你已经长大了,不要再这么野了,女孩子应该是温顺懂事的模样,她照做了。
长大以后,她想学习地质专业,但这在父亲眼中显然是不适合女孩子的专业,于是她妥协了,最后考上了父亲希望的大学,还当了名会计。甚至,她在成家立业之际,也是按照父母的要求找了个所谓"合适"的男人。
女孩就该怎样怎样,好像从出生那刻起,你的人生规划就被定下了。因为你是个女孩,所以得文静;因为你是个女孩,所以不该喜欢汽车枪械;因为你是个女孩,所以得学着嫁个好人家……这些思维观念就仿佛一直矗立着的巨大石块,无法撼动。
而阿梅的母亲,另一个深受言语暴力摧残的好女人。她是人们口中那个温顺贤惠的好妻子,是那个温柔细心的好妈妈。可是,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这个好女人又为什么总会偷偷哭泣?
阿梅在独白中说,"好"字写在我的额头,像一枚勋章。那是谁的勋章?那分明是这些实施言语暴力的人的勋章。
被贴了满身标签的她们,已经不再是她们自己。
标签背后才是本我
当阿梅与丈夫因为照顾孩子而大吵一架后,丈夫提出希望阿梅能辞掉工作,当一个全职妈妈,以便于有更多的时间照顾家,照顾孩子。阿梅一开始不愿意,因为她刚刚升了职,可丈夫用了一套说辞,"为孩子想想,为咱家想想。"
在阿梅的丈夫眼中,阿梅是谁呢?是一个听爸妈话的好女儿,是自己的好妻子,是养育孩子是好妈妈。唯独不是她自己,不是阿梅。一堆标签的背后,是别人期望的形象,没有人从阿梅的角度来替她思考,她不过是一个用来盛放他人所期望特质的空壳罢了。
阿梅,作为一个女性,她的身上从小就被贴满了各样的标签。这些标签像是她人生路上的"标尺",一旦稍微偏离轨迹,便会强迫她重新回到"正轨"。好像只要遵循着这杆标尺,就能实现人生的圆满。
可是,阿梅这么懂事,为什么人到中年被离婚?
阿梅放弃事业当了全职妈妈,等来的却是离婚通知。她按着别人贴上的标签生活,变成了别人眼中的好女人,被束缚着成了别人,又得到了什么呢?
阿梅在跑步机上那一段振聋发聩的控诉,一句抵上一句,愤怒填满胸腔。当她一拳击碎面前的镜子,那个别人口中完美的好女人形象破碎,她终于决心重塑自我。
"既然已经撕裂那么多次了,无所谓再撕裂一次。"撕裂掉虚假的伪装,才能看到标签背后的真实。
不惧质疑,勇敢面对
那么,面对语言暴力时,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让自己保持优雅的姿态呢?
首先,保持理性的思考。面对质疑,我们会感到愤怒、难过,情绪也会发生波动,从而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为。面对别人的语言暴力,我们要有分辨能力,既不盲目自信也不能轻易自卑,对自己有清晰定位和认知,而不是用别人的三言两语定义自己。
很多时候,别人实施语言暴力只是因为出于自我负面情绪的宣泄,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应该保持理性,不被感性控制,不被他人的情绪奴隶。
其次,不随意妥协,不轻易将就。心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理论,叫做不值得定律。是说,当你认定一件事情不值得做的时候,这件事情大概率不会做好,很容易失败,就算成功了,自己也体会不到成就感。
片中的阿梅,乃至生活中遭遇言语暴力的女性,她们之所以会被打上各种标签,就在于一味地妥协和让步。过分的懂事和听话,听取一切所谓的道理和哲言,最后的结果不是在自我里开出艳丽的花,而是亲手将自我埋葬,一并腐朽。
最后,找准人生方向。方向是很重要的,在正确的路上原地踏步也好过在错误的路上不断前进。酒·污水效应告诉我们,如果你将一桶酒倒进污水中,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你将一桶污水倒进污水中,得到的依旧是一桶污水。
很显然,决定是酒水还是污水,不在于两者的比例,而是事物的本质。瞄准正确的方向做正确的事情,去除掉污水,摒弃掉那些语言暴力,才能真正做自己。
阿梅的教练和她说了一个故事,一个女人拿着行李箱赶火车,她拼命地跑,拼命地跑,可每一次却因呼吸过度而猝死在站台。
顾城说,千百次,打碎自己,用疼痛照路。
教练讲的故事有一个结局,那个一直追着火车的女人,终于追上了那辆火车,这也是阿梅的新起点,走上重塑自我,回归本我的人生路。
在我们的成长之路上,都会经历这样的阶段,努力去做一个优秀的人,别人眼中的好人,然后在其中迷失受伤,接下来就是要突破和走出来,打碎别人眼中的"好",不去在意那些定义和标签,找到自己喜欢的自己。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