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了?”是一句拥有魔力的语言,适用于育儿中的各种场景。

尤其是当父母想要批评孩子时,这句话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作用。

举个例子,当孩子不穿鞋就跑出门的时候。

“不行!袜子该脏了!”

很多妈妈都会这么训斥孩子吧。但是,这时候的你需要做一个深呼吸,听听孩子的理由。

不让孩子学魔法的女巫(怎么了是能让孩子敞开心扉的魔法咒语)(1)

“怎么了,为什么不穿鞋呢?”

“那里有一只青蛙,万一被车轧了会好可怜,所以我想帮帮它。”

你会发现,也许孩子是有他们自己的理由的。如果妈妈不问青红皂白上来就批评,那下次孩子无论看到什么,可能都会因为不想被批评而故意视而不见了。

这句“怎么了”,适用于所有的人际交往中,因为它不光对小孩子有效,对中学生以及成年人也有着同样的效果。

我在做中学教师的时候,为了走进那些误入歧途的学生的内心世界,经常会问他们:“怎么了?”一开始,他们会说我“烦死了”。可渐渐地,这些问题学生给我起了个外号——“怎么了老师”。与此同时,他们也开始向我吐露内心的想法,告诉我说:“老师,其实吧……”

“你干吗”和“怎么了”虽然意思上有相似之处,可前者会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而“怎么了”并非是单方面的责问,说话者呈现出来的是一种“倾听”的姿态,这会让对方更愿意向你吐露心声。

不让孩子学魔法的女巫(怎么了是能让孩子敞开心扉的魔法咒语)(2)

尤其是在面对孩子,或是比自己弱势的人时,一定要认识到对方与你是平等的。当然,对于亲子来说,从身份可以区分为抚养人与被抚养人。但孩子和父母一样,都是拥有独立人格的个体,所以在这一点上大家都是平等的。若是不能与孩子站在同一角度去交谈、去倾听,那么想要了解孩子的心思将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除此之外,与孩子交流时还有一种“镜映”方法是很有效的。“镜映”是心理学的一个概念,其中有一种做法就是听话者要像镜子反射影像一样,将说话者的句子末尾复述一遍。

比如孩子对你说,“我玩具被朋友拿走了,不高兴”。你就对他说,“是哦,被拿走了不高兴呢”。有时就像鹦鹉学舌一样,只要换个句尾的语气词就好。孩子听到自己刚说的话又从妈妈口中说出,会感受到“妈妈是理解我的”,从而重拾勇气,重现好心情。

所以当你想要批评孩子时,先问一句:“怎么了?”这可是能够打开对方心扉的魔法咒语,一定要记住哟。

不让孩子学魔法的女巫(怎么了是能让孩子敞开心扉的魔法咒语)(3)

文/《不吼不叫的育儿话术》(作者:〔日〕尾木直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