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说话的声音变化(孙悟空的口音听起来像是甘肃定西人)(1)

孙悟空

我觉得孙悟空是甘肃定西人。

因为他说话的时候,经常会蹦出定西方言来。

比如说,孙悟空刚跟了唐僧的时候,取经路上路过高老庄,碰到猪八戒在祸害高小姐。他装作高小姐让猪八戒背他回家,路上现出原形,将猪八戒一顿好打。猪八戒打不过他,就逃回了云栈洞,孙悟空一路追到猪八戒洞府,一顿铁棍把两扇门打得粉碎。口里骂道:“那馕糠的夯货,快出来与老孙打么!”(第十九回 云栈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经)

“馕糠的夯货”这样骂人的词,就很像是定西方言。馕字是定西方言中专门描述吃东西的一个动词,有强行喂食大量食物的意思。这里对猪八戒用馕糠,倒是非常恰当。

孙悟空说话的声音变化(孙悟空的口音听起来像是甘肃定西人)(2)

猪八戒

后来,取经队伍路过黄风岭,在一位老人家里借宿,第二天一早出门,老者送别时说道:“此去倘路间有甚不虞,是必还来茅舍。”行者到:“老儿,莫说哈话。我们出家人,不走回头路。”(第二十回 黄风岭唐僧有难 半山中八戒争先)

“哈话”大概是瞎话、坏话的意思。定西方言说某人“哈”得很,那就是坏得很,这样的人一般称之为“哈孙”。这个时候的孙悟空刚跟了唐僧,受到的教育少,对这位刚刚接待了他们的善良的老人很没有礼貌,没过一会儿他就被黄风怪弄伤了眼睛,也算是得了个教训。

三打白骨精的时候,唐僧受妖怪蒙蔽,赶走了孙悟空,随后就落入黄袍怪手中。八戒沙僧打不过黄袍怪,无奈之下,八戒赶来花果山请孙悟空。到了山头,这猪八戒又不敢明明地见他,挤在一千多猴子中间跟着一起磕头。孙悟空在上面看得明白,问他:“你是哪里来的夷人?”

八戒低着头道:“不是夷人,是熟人,熟人。”

行者道:“我这大圣部下的群猴,都是一般模样。你这嘴脸生的各样,相貌有些雷堆,定是别处来的妖魔。”(第三十回 邪魔侵正法 意马忆心猿)

看到了吗?“雷堆”是典型的定西方言,形容一个人不修边幅,邋里邋遢,用在猪八戒身上再合适不过。

孙悟空回到取经队伍后,先到波月洞见了百花羞公主,言明是来救她的。公主看他身形瘦小,害怕道:“和尚啊,你莫要寻死。昨者你两个师弟,那样好汉,也不曾打得过我黄袍郎。你这般一个筋多骨少的瘦鬼,有甚本事,敢说拿妖魔之话。”

行者笑道:“俗语云‘尿泡虽大无斤两,秤砣虽小压千斤。’他们相貌空大无用:走路抗风,穿衣费布。咱老孙自小,筋节!”(第三十一回 猪八戒义激猴王 孙行者智降妖怪)

这个俗语,定西也是常说的,最妙的是最后,孙悟空用来描述自己的那个形容词“筋节”,妥妥的定西方言啊。这个词形容人勤快、干净利落、有本事的样子,正好和“雷堆”是一对儿反义词。孙悟空说八戒“雷堆”,自己“筋节”,听起来对定西话很懂啊。

当时我就想孙悟空可能是定西人。可是,关于他的出身地,书里写的很明白,东胜神州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啊,据说在连云港那块儿。按理说他说话应该是苏北或者山东那个味道,怎么就会说定西方言了呢?

后来一想,他不是在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菩提祖师那儿学艺嘛。灵台方寸山位于西牛贺洲,这斜月三星洞可能就是甘肃定西附近吧。这么一来,孙悟空这定西话,应该是跟菩提祖师和师兄弟们学的。想想他每天和菩提祖师他们用定西话交流,也挺好玩的。

孙悟空说话的声音变化(孙悟空的口音听起来像是甘肃定西人)(3)

孙悟空和菩提祖师

为什么我会写这么一篇文章呢?因为我就是甘肃定西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