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是抗拒“抗日神剧”的。《士兵突击》是被许多人推崇的,看完之后意犹未尽,找到了原班底创作的另一部剧——《我的团长我的团》

有时这两部剧会被比较,推出一个谁优谁劣来。《士兵突击》演绎的是当代小兵许三多的成长故事,有泪有痛,更多的是让我们体会到青春成长的励志情感。

《团长》不同,它讲述的是抗战末期,中国士兵对于肩负着民族希望与自我求生的挣扎。我更喜欢《团长》,它让我们从心底里发痛,让我们重视尊重每一个生命。

我的团长我的团说的是个啥(我的团长我的团)(1)

《团长》是在2009年上映播出的,由于题材限制,受众群体并不是很多。这也造成了人们对它的评价两极分化的问题,喜欢的人认为它是国产战争剧的巅峰之作。

这部剧作首先是真实,借用网友的评价:

“这是唯一见过的轻机枪要换枪管重机枪配副射手马克沁是水冷捷克式短点射南部十四会卡壳的剧。”

这也是我见过的唯一一部全程灰头土脸衣服破破烂烂的抗战剧。这部剧尽量完全的恢复了当时那个时代应该有的情景与资源条件。但就这一点,就已是其他抗战题材的剧作无法达到的要求。

我的团长我的团说的是个啥(我的团长我的团)(2)

他们的名字,我都记得

我们熟悉于现在中国的强大,习惯了生来安逸,没有见过八年抗战的战火硝烟,没有经历过食不果腹,没有生活在那个家不家国不国的年代。

我们不知道今日的安逸是多少不知名的小兵用生命热血换来的。我们不知道他们生于何地名字是什么,甚至是不知道他们究竟是堆起了多少血肉之山。

导演康洪雷和编剧兰晓龙游走云南腾冲时,看到了一座未记名的墓碑,了解到这座山清水秀的青山是由无数不知名不知归属的中国士兵用血肉换来的。康洪雷导演在松山墓地曾说过:

“如果让时间把这些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事迹埋没,我们就是罪人,我们一定把这些人的故事拍出来,让更多人知道。”

于是,才有了这部不仅仅是抗战题材的剧作,因为它,让我们振聋发聩,让我们也不禁寻找“让事情是它本来该有的那个样子”。

我的团长我的团说的是个啥(我的团长我的团)(3)

我们都想把事情变为本来该有的样子,家国本不该沦丧,无数中国男儿的性命本不该失去,那些血泪也本不该流淌。

我们享受着他们用生命留给我们的安逸,我们也应该记得,记得事情是怎样发生,记得苦痛留下的记忆。

我们无法知晓每一个抗战儿郎的姓名,但我们应该葆有对他们的缅怀与敬意。

是《团长》,让我们知道,抗战的胜利不仅仅是功名簿上的每一个英雄名姓,还有数不清的道不出姓名的他们。

他们是妖孽般的精魂龙文章、看得通透活得悲观的孟烦了、年入半百善良友爱的郝兽医、霸道义气的迷龙、想要活成龙文章的阿译、背着弟弟骨灰的丧门星……这些不是那些推崇的高大上的英雄,是一个个我们熟悉像你我一样的小人物。

我们记住了,记住了他们的名字,也记住了无数不知名的中国好儿郎。

炮灰团不“炮灰”

人人都知道,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炮灰团就是由不想当将军的士兵组成,甚至都不能说是士兵,那只是散兵游勇,是溃兵,是没有组织别人都瞧不上的。

但龙文章就是带领着一群“溃兵”将大批日军阻隔在南天门对岸,就是这一群人坚信着龙文章,也被龙文章信任着。

炮灰团的对立面是“精英”,是正规军,是体面的队伍。但就是这样的“精英”,在那样一个年代横行霸道、目中无人,做出了欺辱同袍、崇尚官僚的事情。

最后,在决战南天门一战中,提出了阻止虞啸卿悲壮送死举动的是龙文章,设计出钻汽油桶里外夹击的是龙文章,一个个都身将赴死的是龙文章带领的炮灰团,拿下南天门最功不可没的就是谁都瞧不起的炮灰团。

我的团长我的团说的是个啥(我的团长我的团)(4)

我的团长我的团说的是个啥(我的团长我的团)(5)

炮灰团没有什么大义要以身报国,但是就是能够在最需要的时候义无反顾的站出来,不想壮怀激烈,但也不惧壮怀激烈。

那个年代,正是这样一个个不被重视的炮灰团,不谈民族大义,却时刻彰显着家国情怀。

我们都是小书虫

在那个生命不能保障的年代,有些人站起来拿起武器将枪口对准侵略者,有些人吸取外国经验寻求中国出路。

书生是其中的一部分,有些人怒而起投笔从戎,有些人积极寻找问题,以期找到救国出路。这些人,并不是和平共处的。

我的团长我的团说的是个啥(我的团长我的团)(6)

“书生不可以没有,但空谈误国。”龙文章说的这句话,让我心中一震。任何一个年代,都需要思想上的引领者,毫无疑问,这大多出于书生。

在思想上寻求出路是必需的,但并不是唯一的,实践出真知,更需要与实际相结合,才是一条真正的救国救民之路。

我的团长我的团说的是个啥(我的团长我的团)(7)

像小书虫,在祖国危机存亡之刻,勇敢的站起来,提出自己的疑问,那些我们祖祖辈辈的辉煌,我竟然在书本上才能够看到?

炮弹打不下春苗般的生机

铁翼下的种子徒生些抗力

应声站起来大时代的战士

高塔般竖立在我们的土地

什么力也瞬灭不了火炭般的眼睛

什么声也遮蔽不住愤怒的吼声

烟火里孕育着复兴的幼芽

真的,生存要从死里来争取

鲜血培养起自由之花

我们要在暗夜竖立火炬

少年中国有希望。

开始的小书虫徒有一腔热血,高喊着这些被人嘲笑的诗句,与那个时代的硝烟炮火似乎并不相容。

和顺的小书虫,找到了希望的灯塔,终于知道该怎样去做,去解决问题。小书虫离开的送别声回响在和顺,他也终于让那一群人觉醒自己仍旧是一个热血青年。

《团长》存在的意义,不仅仅是让我们看到那个祖国危亡的时代先辈们觉醒抗争的壮怀激烈,也让我们更加珍惜今日强大的不易,让我们不会忘怀,永远铭记,那些每一个同侵略同屈辱抗争的先辈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