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赵波 通讯员 魏昕 任伟

去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印发,青岛被列为20个“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名单,青岛市由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定位跃升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定位,青岛交通发展迎来新的重大战略机遇。青岛市交通运输局提高站位,把握时代赋予的方位,积极谋划印发《青岛市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实施方案》,围绕打造“4个中心”,即打造我国面向东北亚辐射全球的国际航运中心、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陆海转运中心、山东半岛参与全球竞争的资源配置中心、引领枢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服务中心,当好青岛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开路先锋”。

青岛综合交通枢纽(青岛加快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1)

三年攻坚,加快构建综合立体交通网

为落实区域辐射方面基础设施建设任务,按照青岛市委、市政府重要决策部署,青岛市交通运输局围绕港口能力提升、机场运输保障、环胶州湾畅通、北岸城区承载力提高、上合示范区和自贸区配套完善、支撑平度莱西发展、胶东经济圈交通一体化等方面,牵头实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三年攻坚行动。2022-2024三年间,全市集中攻坚重大交通建设项目22个,加快构建北上融入京津冀、南下联通长三角、西进辐射沿黄流域、东出日韩的综合立体交通网,不断完善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青岛综合交通枢纽(青岛加快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2)

公路方面,重点攻坚10个项目。2022-2024年,建成潍坊至青岛高速公路(青岛段)、明村至董家口高速公路项目、青兰高速公路(双埠至河套段)改扩建项目等6个项目;加快推进沈海高速公路(南村至青日界段)改扩建项目、青兰高速公路(河套至黄岛段)改扩建项目等4个项目。到2024年底,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910公里,基本建成“路网畅达、优质高效”的现代化公路体系。

铁路方面,重点攻坚4个项目。2022-2024年,建成潍坊至烟台铁路项目和莱西至荣成铁路项目;加快推进青岛至京沪高铁辅助通道铁路项目、董家口至沂水铁路项目。到2024年底,全市铁路营业里程达687公里,与长三角、京津冀、胶东经济圈主要城市分别实现4小时、3小时、1小时直达,加快构建国家沿海铁路重要枢纽。

港口方面,2022-2024年,重点攻坚建成山东液化天然气三期项目码头工程、董家口港区万邦矿石码头工程、董家口港区振华原油库工程、董家口港区北三突堤粮食筒仓三期项目、董家口港区液体化工仓储工程(二期)、齐鲁富海原油库工程等6个项目。到2024年底,港口生产泊位125个,年货物吞吐量6.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500万标准箱,成为青岛市服务“一带一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支点,基本建成世界一流海洋港口。

青岛综合交通枢纽(青岛加快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3)

枢纽方面,2022-2024年,攻坚推进青岛国际邮轮母港区综合客运枢纽项目。建成唐山路公交换乘枢纽工程项目,加快瑞昌路公交换乘枢纽建设,以及麦岛路等配建公交场站进度,解决区域线网优化基本条件,结合地铁线路陆续开通持续优化公交线网,促进公交地铁融合发展,提高城市公共交通资源运行效率。到2024年底,多种运输方式有效衔接的一体化综合客运枢纽更加完善,城市公交换乘枢纽建设加快推进,群众出行更加舒适便捷。

下一步,青岛市交通运输局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事争一流、唯旗是夺,锚定加快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总目标,以更高站位、更大格局、更强担当,统筹规划、科学调度、强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三年攻坚任务。

落实5大任务 2035年建成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

青岛市交通运输局制定了门户枢纽、区域辐射、综合服务、枢纽经济、可持续发展五大任务,通过由外及内、由基础设施到功能提升,与“四个中心”的发展定位相互呼应,统筹融合、相辅相成。

在门户枢纽方面,海港青岛港,正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逐渐发展成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空港青岛胶东国际机场,锚定日韩门户、中转枢纽、航空物流,努力由区域枢纽机场向“世界一流、国内领先”的东北亚国际枢纽机场转型。青岛正加快提升海空双港整体能级,强化国际服务水平及资源要素配置能力;发挥青岛在胶东经济圈、半岛城市群的龙头作用,培育国际化枢纽集群,共建世界一流港口群,培育现代化机场群。

在区域辐射方面,以前青岛出于铁路线末端,交通多有不便,如今青岛的铁路线网四通八达。青岛积极发挥沿黄流域陆海内外联动和沿海对外开放区域优势,对接国家、区域主动脉,完善“三主三辅”的运输大通道(三主:京津冀-长三角主轴路径一、京藏走廊路径二、京哈走廊支线一。三辅:鲁中通道、鲁南通道、沿海通道),进一步拓展内陆腹地;优化主要枢纽港站集疏运体系、实现城市内外交通有机衔接,支撑全域统筹发展。

在综合服务方面,近年来,青岛积极提升营商环境,推进枢纽港站一体化发展,实现空间立体化、功能复合化;创新枢纽港站开发模式,打造协同高效的客货运输网络,促进综合运输服务提质增效。

在枢纽经济方面,打造胶东国际机场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现代临港产业集群,培育邮轮经济产业链及临站经济新业态,推动高端航运要素集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建立全过程安全保障体系,通过科技创新为枢纽建设赋能提效,实施绿色低碳枢纽发展新模式,加强人文枢纽建设,全面提升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可持续发展能力。

结合重点任务体系,青岛市交通运输局进一步细化形成了38个在建、25个新开、28个前期、124个储备的项目,按照“五年规划、三年滚动、两年前期、一年计划”梯次滚动推进的格局,确保实现到2035年构建起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发展目标。

青岛综合交通枢纽(青岛加快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4)

相关链接:部分重点项目施工进展

潍坊至青岛高速公路(青岛段)冲刺年底通车

项目起于潍坊安丘市G1815潍日高速,止于胶州市九龙街道G22青兰高速,全长130公里,其中青岛段22.3公里,按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于2020年6月开工建设。

历经两年建设,项目已步入通车前的关键期,8月15日,项目关键控制性工程-跨胶新铁路转体桥2号主墩首节段顺利完成浇筑,8月21日,主线全部梁板架设工作完成,为年内建成通车奠定坚实的基础。到目前,整个项目路基工程已完成99%,路面工程已完成71%,桥梁工程已完成95%。

项目通车后,将为青岛潍坊之间再增一条快速通道,进一步畅通青岛和上合示范区的对外快速通道,提升胶东机场的辐射能力,对更好的支撑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完善山东半岛城市群交通支撑骨架,丰富山东省高速公路网络体系等具有重要意义。

G204大沽河桥梁工程加速推进

国道204大沽河特大桥东起桃源大街,向西跨沽河大街、沽河左岸绿道,大沽河主河道、沽河右岸绿道后接入现状国道204,路线全长约3.4km,一级公路标准,双向10车道,设计时速100km/h。该项目是胶东国际机场配套应急保障通道—蓝谷至胶东国际机场快速通道的关键节点,地面G204和快速通道高架在此处交汇,共线共板跨越大沽河。

到目前,项目主河道梁体已贯通,完成投资超7成。

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方面周边居民出行,服务上合示范区、胶东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的区域经济发展。

莱西至荣成铁路全面转入线上工程施工

项目起自青荣城际铁路莱西站,止于青荣城际铁路荣成站,全长192.4公里,其中青岛段7.1公里,已于2020年10月开工。

5月20日,莱荣铁路重难点控制性工程草花山隧道顺利贯通。6月9日,国内跨越高铁最大悬臂单线转体桥—莱荣铁路跨青荣城际铁路转体梁成功转体合龙。8月22日,莱荣铁路跨龙青高速特大桥108m连续梁顺利合龙。

到目前,路基、承台、隧道工程已全部完成,转入线上工程施工。

莱荣铁路是国家青银铁路通道向胶东半岛地区的延伸,项目建成后,将形成横贯胶东半岛地区的沿海高铁通道,有力促进青岛辐射胶东半岛地区的高速城际铁路网形成,助力莱西快速发展。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