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英在县中念书时就是校花,夏季里,一件掐腰的素花小褂穿在身上,走起路来身姿特软,风摆柳一样。一双月芽眼,笑起来一眨一闪的,特别幽韵撩人。她不单人长得美,唱歌跳舞也是出了名。刘玉英喜欢在说话的中间发一声“哎哟——我的妈”,以致许多小姑娘都不知不觉模仿她微蹙眉头的样子,“哎哟——我的妈”作姿作态起来。

豫剧全场刘墉斩许翠萍(往事漫忆之十刘玉英打莲枪)(1)

(姚和平绘图)

那时流行打莲枪,吃过晚饭,大家都爱跑到万年台看大姑娘小媳妇打莲枪。每年春节还有劳动节和国庆节,万年台绝对是最值得打卡的热闹地方,人们整天沉浸在欢乐之中。耍龙灯、舞狮子、跑旱船、打腰鼓,也有唱黄梅戏唱倒倒戏的,再后来,又加进来打军乐鼓的学生队和共青团拉出的庞大管乐队,还有排练队列操的。开群众大会时,工农兵学商组成一个个专门方块队形,手举开国领袖人物的巨幅画像、彩旗、各种款式和颜色的标语牌。唱的是“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嗨啦啦啦啦——嗨啦啦啦啦……”但是,这些都比不上刘玉英打莲枪吸引人。

打莲枪也叫打莲湘,早先在我们地头上是叫化子玩的,一种卖艺乞讨手段。逢上婚嫁喜事或起屋上梁等热闹场面,总是少不了有人闻讯赶来耍艺唱莲花落,演后收钱。正月过年,更有着戏装或乞丐装的人手持莲枪沿街逐店上门表演,会唱的人则如唱门歌、春歌那般唱一些吉利好听的词,边打边唱,婆娑起舞,主人也愿意打赏给点钱或食品。后来,街道上团员青年和文艺积极分子出来组织大家,提升意义,将打莲枪变成一种极具观赏性的群众自娱自乐活动。在广场上组成十字、井字队形,数十数百人同进同退,起步、转棒、敲肩、敲地、转身,男女交错对击,动作整齐划一。场面宏大,气势磅礴。一套莲枪有50余个动作,光是腿下,就有蹲步、马步和弓步等各式套路,还要配合手部架式。最难的动作,要属让莲枪在五个手指间仿如有神灵联附体一般灵活流转。

豫剧全场刘墉斩许翠萍(往事漫忆之十刘玉英打莲枪)(2)

刘玉英那时已在工农旅社上班了,她走到哪里都是最有吸引力的,身边围绕着一批追慕者。线条优美的刘玉英打莲枪的样子也是最美的,垫步、跨步、弓步……一对大眼里流波闪闪。舞、打、跳、跃,一起一落间,节奏鲜明,动作活泼,丰沛的双乳在胸衣里面鲜活地跳跃着,一耸一耸的似要挣逃出来,看得人心头别别直跳,许多人像是都变傻呆了。

刘玉英手里的莲枪约有三四尺长,是用盈手一握的竹竿做成。竹竿两头挖有七八寸长空洞,只留两边的竹片连成整体,其间有一根铁丝直通上下,穿着十几个铜钱,轻轻挥动,就会哗啦哗啦发出声响。刘玉英葱白一样的手指掂着竹竿中间,腕间一抖,莲枪摇打起来。从头打到脚,从前打到后……哗啦哗啦的铜钱,便随动作缓急发出各种清脆悦耳的声音。因为刘玉英的莲枪做得十分精致,两端饰有花穗彩绸,吊着一个鲜红绣球,打将起来,红绣球起伏跳跃,充盈着飞舞之美,很是吸睛抢眼!

豫剧全场刘墉斩许翠萍(往事漫忆之十刘玉英打莲枪)(3)

刘玉英总是边走边打,边唱边舞,只见莲枪在她的身上上下翻滚,左右开弓,前拍后打,有板有眼,十分精彩好看。以至有人心生暗恨,恨自己为啥成不了那杆能抚遍她周身的幸福莲枪?

身姿高高,脸蛋妩媚的刘玉英一袭红衣,窄窄的腰间扎一条黑丝绒挑花小围兜,领着一队人边舞边唱:“同志哥呀喂,你听我唱……荷花一朵喂呀一朵海棠花……”或者是:“春天里来百花开……郎格郎里郎格郎里……”众人的莲枪,时而在双手间旋转,时而在脚下穿梭,通过走位变换出各式各样的队形。她们脚下踩着《四季调》或是《八月桂花遍地开》曲调,排成直线与圆圈队形,左脚上前垫一步,右手拿的莲枪往左半身上打,右脚上前垫一步,左手拿的莲枪往右半身上打,从脚踝到腿膝到肩膀各关节上各敲一下。然后将莲枪在手指上旋转四圈,依次连续敲打,循环而成莲枪舞。莲枪发出整齐划一的“呛啷、呛啷”“呛啷啷——呛啷啷——”响声,音清质脆,爽朗悦耳,有一种挑逗跳跃的感觉,特别能激起人欢快情绪。

豫剧全场刘墉斩许翠萍(往事漫忆之十刘玉英打莲枪)(4)

可惜好景不常在,好花不常开。刘玉英的父亲好好在乡下供销社当着主任,突然被逮捕,原来他在外面不只养了一个女人,还把一个军婚对象肚子搞大了。因要退赔公款,镇上的家也给抄了……自那以后,再也看不到刘玉英出来打莲枪了。妈妈领着她跟两个年幼的妹妹被赶到蔬菜队旁边一处老屋的阁楼上住,木楼梯一踩上去直晃,发出吱吱咯咯呻吟,让人心惊肉跳的。屋脊上有个老虎窗,邻居家的猫和鸽子常常轻踩着瓦片跑到窗前来探望,晚上推开窗,仰头能看到天上星星。

一天傍晚,刘玉英在阁楼下披厦屋里洗澡,突然发觉墙上似乎多了个洞眼。遂装做取衣,悄悄闪往一边,拿起靠在门后的莲枪,对直捅进那个洞眼……随着一声负痛惨叫,外面有脚步声咚咚跑远。那杆精致无比的莲枪已然折断,上面铜钱散落一地。还有一次睡到半夜,忽觉身上有异,是压着一个人,想要叫喊,嘴巴却被另一张嘴堵住……情急之下,狠命咬住伸进嘴中的舌头。一条黑影跳起,抱头呜呜有声,从那个老虎窗里窜出逃走了。

不久,名声已是不好刘玉英就经人介绍嫁到邻县,把妈妈和两个妹妹也带了过去。听说丈夫是个在朝鲜战场上失去两条腿的荣军,比她大出将近二十岁。荣军是国家功臣,娶了刘玉英,什么也不在乎。

晚上,万年台虽还有人打莲枪,却是清冷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