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青年网】
正在训练的学生。李勋埔/摄
学生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成宇龙/摄
邱晓迪梦见过自己开飞机。
梦里,这个来自山东的高中男孩开着歼击机直冲蓝天。那阵子,他刚报名了空军的飞行员招募,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学习,收集各种资料,满怀期望地等待实现从军梦、飞行梦。只可惜,最终他卡在了视力上,没能通过考核。
邱晓迪一双眼睛亮晶晶的,炯炯有神,离标准只差了“一点点”,与梦想失之交臂。
没能当上飞行员,邱晓迪继续着学业,他本以为,自己与那身军装、与飞行驾驶舱将会越来越遥远。没想到今年暑假,他不但穿上了绿色的迷彩服,还坐上了直升机!那些梦中的画面,好像“突然变得很真实”,甚至让他觉得“有点不敢相信”。
“圆梦了。”他笑着说。
7月30日至8月8日,来自全国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400多名大中学生代表,在位于古城南京的陆军工程大学,进入由教育部、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主办,陆军承办,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军区战备建设局协办的第七届全国学生军事训练营。本届军事训练营的主题是“逐梦陆军·奋斗青春”。
在为期10天的训练过程中,他们的生活因理论学习、技能训练、观摩见学、装备操作、座谈交流等活动而丰富多彩。
体验军营生活
贵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生李曜宇,不只一次听过父亲讲述当年在部队的故事。他的父亲当了20年兵,曾在西藏驻守。转业回家后,父亲经常手里捏着自己当初在军营的老照片,时不时跟李曜宇念叨几句当初的过往。李曜宇听着这些军旅故事长大,从父亲的眼睛里,明显能看到“怀念”和“满足”。
父亲也会带他参加老战友的聚会。当这些老兵坐成一桌,整桌人聊着聊着,就像一同回到了过去,一同年轻了起来。李曜宇在旁边听着,看着,他确信,假如国家需要,哪怕已经退伍多年、垂垂老矣,这些退伍老兵还是会一同奔赴战场,没有丝毫犹豫。
“这个发现给我的触动很大。”李曜宇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受父亲影响,李曜宇萌生了当兵梦、报国梦。
李曜宇是彝族人,红军长征的时候,贺龙的部队从他外婆的村子经过,外婆小时候亲眼看着红军从她家门口走过,“对老百姓真的很好”。李曜宇还没上小学,外公就告诉他,可以不着急学别的,“先把十大元帅的名字给我背出来”。
李曜宇的从军梦,因为自身的身体条件,显得越来越难以实现。他后来想,无论在什么样的职业岗位上,青年人都可以为国家作出自己的贡献。
这次踏入第七届全国学生军事训练营,对李曜宇来说,仿佛是一个意外的、接近曾经那个梦想的机会。
短短的10天里,李曜宇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受训学生们一起,连听了几场讲座,深入军营进行了参观。陆军工程大学的教授来给这些学生讲述国家安全形势、陆军军种知识,曾经在军事比武中获得个人冠军的上校军官带着他们近距离接触武装直升机。
与只需要走走正步、站站军姿的普通学生军训截然不同,在这个军事训练营中,这些年轻的雏鹰,需要学习更多、更难的课程。
“跟我之前在新兵连的时候学的课程差不多了。”来自厦门的大学生毋思思感慨。她就读于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会成为一名医生。
毋思思曾在大一的时候参军入伍,当了两年兵,如今刚退伍回到学校不久。在她看来,军事训练营就是按照真正军营里的标准,在给学生们上课。之前她入伍时是在海军,在登陆舰上。这次的军事训练营中,她跟同学们一起参观陆航旅,看着那些直升机,十分亲切。
不过,之前她更多的是远远地看着,这次却是头一回在讲解中,了解这些自己曾经运输过的装备都是什么。
这个夏天高温灼人,而这些学生内心的火热情怀,也在一场场讲座、一堂堂课程中,不断被点燃,经久不息。
来自内蒙古的中专生王馨晨,在短短几天之内,克服了许多人想象不到的艰辛。
她是过敏体质,吃鸡蛋、吃海鲜都会过敏,在太阳底下暴晒超过10分钟,就会引起荨麻疹。入营第二天,她已经不得不用药物撑着。激素类药物有使用限制,每天服用不能超过一粒,其余的时间,她只能被过敏反应折磨着。
“这种机会太难得了,我想着,能坚持就坚持,这是对我的锻炼。”这个学习幼师专业的女孩子笑着说。
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45条日常管理规范、严格的内务设置规范……军事训练营里对学生纪律的要求,也跟毋思思当初真正在军营里的时候一样。暑假的校园里比平时安静,除了满树的蝉鸣声,就只有操场上不时传来的整齐的口号声。
格斗术的课堂上,学生们在操场上的树荫底下,坐成整齐的几排,操场的边上放着水壶,里面盛着解暑的酸梅汤。
教官站在队列正前方,给学生做示范。
“左手直拳!右手直拳!”教官一边高声说着,一边沉肩抬肘,一拳一拳“呼呼”地打出,甚至带起了风声。
“不能瞎比划!”说着,教官又夸张地挥舞着胳膊,故意做出几个错误示范。学生们低声笑了起来,课堂上的气氛既严肃又活泼。
对练阶段,学生们起立,一排和三排向后转,两两面对面,摆开架势。学生们起初都忍不住面对面憋着笑,可随着训练继续进行,一拳一脚挥出,他们不断适应,不断学习,那一星半点打打闹闹的苗头被迅速掐灭,越来越投入。
毕竟,能在真正的军营里,跟陆军战士学习格斗术的机会可不多,哪个孩子不想好好把握?况且,现在不好好学可不行,结营之前都是要考核的。
入营受训仅仅几天的工夫,这些年轻人已经肉眼可见地晒黑了,但他们的队列,也肉眼可见地整齐了。孩子们迈着步子往前走,弯腰驼背的体态,明显有所改善。
“有点样子了。”一位教官评价。他还记得刚开营的时候,这些学生在他眼中,简直是站没站相,坐没坐相,枪也背不好,就跟挎着个挎包似的,让他看着直摇头。
几天过去,学生们的精神面貌已经像换了个人。
来自广西的高中生林恩慧打小就学武术,如今是练习长跑的体育生。作为一个常年进行体能锻炼的人,进入军事训练营之后,训练的强度倒是让她没有太多压力。晚上回到宿舍,她和小伙伴们会互相给对方踩踩腿,缓解一下肌肉的紧张。
比起格斗术之类的课程,更让她感兴趣的,是那些在平时接触不到的讲座和课程。来给他们讲课的人,甚至有特种部队参谋长、有中国工程院院士!
陆军某特战旅参谋长,直接站在了这些学生们面前,给他们分享自己军旅生涯中的种种精彩故事。
“电视剧《士兵突击》大多数人都看过,A大队挑选队员,就是我们集训队的一个缩影,最舒服的日子永远是昨天。”这位参谋长说。
特种兵要经过6个月的强化训练,每天早操不是16公里以上的负重越野,就是20公里以上的徒手跑。负重近40公斤,再加上补给,背在背上,每迈一步都是一串汗水。十几年来,他带领着队伍从雪原林地到荒漠戈壁,从边陲哨所到蔚蓝大海,从高原生命禁区到热带原始丛林,在10余次严训实练中锻造百余名精兵,在69场红蓝对抗中打出了不败战绩。
“军人永远站立在战争与和平之间,只能随时做好准备,向前迈出一步走向战争,却永远无法后退半步,回到和平里。”他在演讲台上说,“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
台下,已经有学生握着互动环节得到的赠品勋章,激动得热泪盈眶。
圆了部分迷彩梦
8月1日,“八一”建军节当天,在一个介绍陆军知识的专题讲座上,大学生吴林锐看着大屏幕上展示战士军人英姿的视频,感觉“特别热血”。
“特别触动,有一种想要保家卫国的冲动,想要去当兵。”他说。
他同样是从小就特别想当兵,一直在强身健体。上了大学之后,加入了学校的一个半军事化组织,在那里训练了两年,练队列练体能,此外还需负担一些带新生军训的任务。
“这次的军事训练营,内容要丰富得多。”他感慨。
他们实打实地看到了我国陆军的军事力量,深受震撼。他们还去参观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意义特别深重”。
这天也是军事训练营开营第三天,32名在8月过生日的同学,和人民军队一同庆祝了生日。
食堂里装饰了彩色的气球,生日蛋糕是当晚的加餐。学生们一起唱着生日快乐歌,举着手里的饮料庆祝。
“生日快乐!”
蛋糕上画着军旗,“不负韶华”4个大字格外醒目。
来自北京的高中生王梓涵从当天中午就发现,班长一直在偷偷给他拍照,直到晚上吃饭前,班长才告诉他,原来是要过一个集体生日。王梓涵觉得“心里特别温暖”,有一种“融入集体的感觉”。
来自河北的高浩宇也是这个月过生日的小“寿星”,今年才15岁。他的父亲也是一位退伍军人,平时在家仍然保持着自律的作息,每天早上7点“肯定就起床了”。高浩宇打小就被要求参与做家务,最起码,“自己的屋子要收拾好”。
这个年轻男孩耳濡目染,对军队产生了浓厚的向往。
“我觉得,当兵首先需要能吃苦,需要守纪律,这样才能打造军人的意志品质。我感觉当兵的人,就是很厉害。”高浩宇严肃又认真地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讲述自己对军人的认知,描述自己的理想。
“我还需要努力,学习上也是,身体素质上也是。”他说。
这些话,他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对父亲讲。父亲问他能不能吃得了苦,甚至不太相信这么小的孩子会一直坚持这个想法。然而,高浩宇始终坚持着自己的想法,也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自己学习相关知识,坚持锻炼身体。
“当兵很艰难,很危险,也很伟大,很光荣。”高浩宇说。这个男孩坐在学生们中间时,目光坚定,后背挺得笔直。
来自江西南昌工程学院的学生匡阳龙也把这次学习当作一个难得的机会,他跟同龄的小伙伴互相聊过理想,有想当科学家的,有想当医生的。当那些孩子们听到他说想当兵,会觉得“有一点惊讶”。
因为视力的原因,他没能考入军校,但他在大学期间参加了一些相关的活动,用他的话说,“也算是圆了一部分迷彩梦”。
清华大学法学专业的学生童鹏,也是因为视力的原因,没能实现自己的从军梦。他目前的规划是,如果寒假参加征兵报名被录取,就去当兵,当两年兵之后再回学校把学位拿下。如果不行,就再想别的办法。
让他有点遗憾的是,自己专业可能不像理工类那样,在军队受欢迎。作为一个法学专业的学生,他得到过一些建议,比如“可以往国际法方向发展”。
雏鹰们正舒展着羽毛,时刻准备为报效祖国而飞翔。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渺 来源:中国青年报
本文来自【中国青年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