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海滩原创作品,严禁转载)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十二回,发生在兖州之战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曹操、张辽、典韦、李典和乐进。原文如下:
(曹)操拨夏侯惇引军在左,曹洪引军在右,自己引夏侯渊、李典、乐进、典韦四将,率兵入城……时约初更,月光未上。只听得西门上吹赢壳声,喊声忽起,门上火把燎乱,城门大开,吊桥放落。曹操争先拍马而入。直到州衙,路上不见一人,操知是计,忙拨回马,大叫:“退兵!”州衙中一声炮响,四门烈火,轰天而起;金鼓齐鸣,喊声如江翻海沸。东巷内转出张辽,西巷内转出臧霸,夹攻掩杀。操走北门,道傍转出郝萌、曹性,又杀一阵。
操急走南门,高顺、侯成拦住。典韦怒目咬牙,冲杀出去。高顺、侯成倒走出城。典韦杀到吊桥,回头不见了曹操,翻身复杀入城来,门下撞着李典。典韦问:“主公何在?”典曰:“吾亦寻不见。”韦曰:“汝在城外催救军,我入去寻主公。”李典去了。典韦杀入城中,寻觅不见;再杀出城壕边,撞着乐进。进曰:“主公何在?”韦曰:“我往复两遭:寻览不见。”进曰:“同杀入去救主!”两人到门边,城上火炮滚下,乐进马不能入。典韦冒烟突火,又杀入去,到处寻觅。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曹操与吕布在濮阳爆发激战。谋士陈宫提出让城中富户田氏写信给曹操,以里应外合夺取濮阳为由,诱使曹操中计。吕布依计而行。曹操果然中计,亲自率军进入濮阳城中,结果中了吕布、陈宫的埋伏,遭到张辽、高顺等人的夹击。曹操惊慌失措,在混战中与部下失散。典韦、乐进等人几经厮杀,仍然不见曹操踪迹。此后,曹操在城中遇上吕布,临危不惧,利用吕布不认识自己这一有利条件,机敏脱身。最终,曹操在典韦的保护下成功脱险。不过,此战曹操不仅部下伤亡众多,自己的手臂、须发也被烧伤。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文中提到的“金鼓齐鸣”, 意为金钟战鼓一齐响起。形容战斗气氛紧张激烈。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左传•僖公二十二年》中的“金鼓以声气也。”
小说中描述的这段曹操遇险的故事情节,是真实的历史事件。据《三国志•武帝纪》注引《献帝春秋》载,在围攻濮阳期间,的确有一位姓田的当地大族对曹操使用了反间计。曹操不知有诈,亲自入城,遭到埋伏在城中的吕布大军突袭,将士伤亡惨重。期间,吕布与曹操相遇。吕布不认识曹操,询问曹操何在。曹操灵机一动,对吕布表示:“乘黄马走者是也。”糊涂的吕布竟然放了真曹操而去追赶假曹操,这才让曹操有了脱身的机会。
不过,小说中提到的典韦保护曹操安全脱险并非历史的真实。在此次濮阳之战中,救曹操性命之人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曹军将领,他的名字叫做楼异。据《三国志•武帝纪》载:“布出兵战,先以骑犯青州兵。青州兵奔,太祖陈乱,驰突火出,坠马,烧左手掌。司马楼异扶太祖上马,遂引去。”
令人遗憾的是,这位曹操的救命恩人在历史上只是一闪而逝。濮阳之战过后,有关楼异的记载便无影无踪,不仅不知道他的生平,甚至连他的籍贯也没有留下蛛丝马迹。
参考书籍:《三国志》、《三国演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