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五华县砥砺奋进70年,从山区小城迈向现代化宜居城市,以奔跑者姿态推动苏区振兴

坐落于琴江河边的琴江新城,高楼迭起,漫步于此的五华人,尽享凉爽山风和清新空气。“过去是遍地农田和草房茅屋,如今的城乡发展真要用‘翻天覆地’来形容。”晚饭后散步在老河道公园的市民张志华说,每当华灯初上,看着车水马龙的街道,总感叹“变化真大”。

1949年5月25日,五华人民武装进驻华城,正式接管人民政权,五华人民迎来了胜利解放。从此,这座昔日的山区小县城,一路披荆斩棘,劈波斩浪气如山,将城市的巨变描摹得激情四射。

时间的洪流奔涌向前,五华的改变开启了加速模式:高速公路和高铁从无到有、火车开进山门促发展、修路架桥齐奋发、城乡旧貌换新颜、村民摘帽脱贫再攻坚、百姓安居又乐业……成为名副其实的“工匠之乡·宜居五华”。

70年弦歌逐梦,70年旧貌换新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五华承载新使命,抓住新机遇,砥砺前行!

梅州市五华县的变化图(山乡巨变换新颜)(1)

变奏曲

耕耘希望田野

人居环境改善尽现城乡新貌

不断变化的城乡面貌,这种最直白的方式,叙说着五华县实现了从一穷二白到繁荣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五华县,在许多人的记忆中,就像一张尘封已久的老照片:县城小小的,街道窄窄的,房屋破破的……一直以来,五华县是人口大县,所在的区域远离梅州城区,遍布村落农田,经济落后,交通不便。

“以前就是农村,一说到五华,就是‘穷’。”市民刘杨说,如今这里已经蝶变成一座宜居宜业的城市。交通四通八达、城镇星罗棋布、城乡相融共生、高楼拔地而起,更有地标性建筑惠堂体育场伫立其间。“现在提到五华,就是足球之乡、工匠之乡、国家卫生县城、广东省文明县城,‘硬打硬实打实’的五华人民,我们很自豪!”

城在变,乡也在变,五华求变的脚步从未停过。

梅州市五华县的变化图(山乡巨变换新颜)(2)

千年古镇华城镇就是一个缩影,古邑新城的美谈已是口口相传。

华城镇旧称长乐镇,是老县城所在地,过去这里农田纵横、人口稀少。而如今,以状元公园为中心向周边辐射延伸,升级改造乌陂河,配套建设休闲绿道,省道S228线圩镇段实施规范化打造、标准化管理、生活垃圾收集无桶化。城市建设也迎来巨大变化,一批批商品住宅楼不断崛起,商业配套逐渐完善,实现了群众生活便利化、圩镇面貌美颜化。

“有点像改革开放之初的深圳沙头角。”63岁的钟定雄赞誉道,在他看来,华城已经屯足了发展后劲,快速发展势头已经超越了想象,新城的轮廓慢慢凸显出来。这背后是五华县委、县政府把资金、政策向镇村不断倾斜结出的硕果。特别是在推动华城镇中心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向华城下放250项县级权限,同时给予更灵活的财政权限。

踏进潭下镇模石村,就看见“美丽乡村·模石村”标志建筑墙伫立在村道旁;河岸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都是追梦人”的大幅宣传招牌十分显眼。小河流淌,沿河两岸修缮的景观休闲路、旧石磨点缀的小公园、党建文化长廊、公共厕所、生态污水处理池等设施,和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构成了一幅秀美的山水画。

每当秋收时节,走进五华乡村,便能看到稻浪翻滚、收割机穿梭的场景,到处呈现农户抢收的忙碌景象,收获的喜悦洋溢在田间地头和农家场院。五华农村沧桑巨变,家庭联产承包制、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五华从传统农业开始迈向现代农业。

波澜壮阔70年,中华大地气象一新,变化首先在农村得以体现。

五华地域广、人口多、乡镇之间的跨度大,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一直困扰全县整体发展质量。今年五华县财政安排1亿元,全力支持各圩镇规范化建设。特别提出要把握好县城和镇村协调发展的关系,坚持城区、乡镇、农村发展三个并重,科学谋划全县的整体均衡发展,强行入轨推动各镇在圩镇街道改造、环境卫生、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上新台阶。

如今,五华成为国家级农产品主产区,一个个村镇实现了蝶变,这是五华真心诚意搞建设而焕发的新姿,也是五华县推进乡村振兴的成功写照。

协奏曲

答好民生答卷

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梅龙高铁将在五华设站,太振奋人心了!”在深圳工作的五华人陈先生说,届时他从深圳回五华仅需两个小时。

高铁一响,黄金万两。今年,历经千辛、排除万难、竭尽全力争取到梅龙高铁在五华设站,变不可能为可能,圆了150多万百姓的高铁梦。但在过去“出行基本靠走、通信基本靠吼”的年代,别说高铁,连一条柏油路都让人难以想象。

“以前路很少,都是泥沙路,过去出门基本靠双脚。去趟县城,对我们来说就是‘出远门’,还要备好干粮,有的村民甚至一辈子都没有进过城。”龙村镇留畲村76岁的村民温大爷回忆起几十年前的交通状况时感慨地说。

1995年3月,广梅汕铁路打开五华山门;2005年梅河高速公路穿越千年古镇华城镇;2015年汕湛高速揭博段穿越五华南部3个乡镇;2017年济广高速兴宁至五华段贯通五华南北部;五华高速公路密度为4.76公里/百平方公里,居全市第一……

如今,一条条连接五华与外界大路的贯通,五华人实现了从双腿丈量到抬脚上车,再到日行上千里不是梦的跨越,极大地满足了老百姓的出行需求。

梅州市五华县的变化图(山乡巨变换新颜)(3)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关乎振兴。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社会进步,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更好地改善民生。“钱袋子”鼓起来的同时,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就以脱贫攻坚为例,五华作为梅州扶贫攻坚战的主战场,冲锋号响起,攻城略地一路高歌猛进。至2018年底实现脱贫19951户65397人,脱贫率95.5%,并代表梅州市迎接2018年度省扶贫开发成效考核进入“好”的全省第一档次。

作为山区城市,面对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等问题,五华坚持在民生福祉稳步改善上持续加码,让破解民生问题的难点成为五华补齐短板的亮点:

——病有所医,前不久,梅州市人民医院华城医院正式挂牌启用,成为华城镇及周边50万人民群众就医首选地。五华坚持以“建设卫生强县,打造健康五华”为目标,统筹资金近30亿元,全面实施414个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逐步形成“以县级医院为龙头、镇级卫生院为枢纽、村级卫生站为网底”的三级诊疗服务网络。

梅州市五华县的变化图(山乡巨变换新颜)(4)

——学有所上,五华是教育大县,现有学校618所,在校生21万人,办学规模居全市首位。五华县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举全县之力推动五华山区教育事业振兴发展。值得一提的是,仅2017年和2018年,五华就投入近30亿元发展教育事业,成功创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五华乡贤和社会各界也鼎力支持五华县教育事业,目前五华县教育基金累计认捐金额达1.69亿元。

畅想曲

抢抓发展机遇

主动服务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9月27日,五华县举行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梅州市产品首发式,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梅州市配送中心正式运营。地处梅州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前沿阵地,五华占得先机。

“根据计算,梅州蔬果从地头采摘运到香港市场,整个过程约12个小时。”广东超顺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文超说,打入粤港澳大湾区市场仅半年时间,供应蔬果就达到300多万斤。

好生态孕育好产品,建好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是五华立足当地优势,积极服务融入大湾区建设的一个真实写照。截至目前,五华蔬菜种植面积达16.5万亩,拥有4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

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梅州配送中心落户五华并非偶然。而这背后是五华县统筹精准扶贫产业帮扶资金,主动作为建好通用厂房、冻库和扶贫产业园,“坐收渔利”。

善弈者谋势,善谋势者必成大事。

面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时代机遇,五华将充分发挥人缘、地缘等优势,找准融入湾区建设的突破点,加强与港澳地区的交流合作,深度对接“湾区所需”,积极贡献“五华所能”。

梅州市五华县的变化图(山乡巨变换新颜)(5)

事实上,依山而建、向山而兴的五华,一直以来就是在抢抓机遇中发展起来的。

五华深刻意识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好了,有利于五华承接产业梯度转移,接受辐射带动,发展绿色产业,高起点高水平打造创新创业就业基地,增强苏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苏区建设好了,也有利于为湾区发展提供坚实的生态保障,让湾区群众共享生态发展区的绿色成果。

中科电工从深圳回迁五华是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的一个真实写照。

中科电工新项目的选址,反映了五华县在巩固广州番禺(五华)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的同时,把工业发展重点逐步转向河东工业生态小镇,加快推动与广梅园的联动发展。如今,随着新项目的陆续落地,五金机电、先进装备制造和医药制造的发展正在提速。

“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五华把握当前中央和省高度重视老区苏区振兴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省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四大机遇,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全县经济保持稳定发展、稳中向好态势。

五华把政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形成振兴发展的强大合力。

今年初,五华高规格召开重点项目建设誓师大会,遴选15个重点项目、14个新动工工业项目、18个农业产业项目,逐一落实县领导挂点责任。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梅州配送中心和中科电工落户五华的选址,正是此前被列为重点项目强势推进建设的通用厂房。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7.8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54.9%,投资进度率全市排名第一。

新时代孕育新机遇,新机遇呼唤新作为。机遇当前,五华敢为人先,以奔跑者的姿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动苏区振兴发展出实招做实功。

一线实践

不忘初心扛起责任 牢记使命为民谋利

金秋九月,琴江之畔绿意盎然,工匠之乡气象万千。

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来五华发展历程,琴江两岸堤固水绿、高楼林立;兴华高速、梅河高速、汕湛高速、畲华高速、琴江公路四通八达;梅蓄项目、足球小镇、丰华高速、华陆高速建设热火朝天;红薯基地、蔬菜产业园、茶叶基地成为致富洼地;远恒佳教育城、中英文实验学校、县人民医院、安流中心卫生院等民生项目快速推进;黄埔村、湖中村等美丽乡村美丽家园让人流连忘返;19951户65397名贫困人口顺利脱贫……

梅州市五华县的变化图(山乡巨变换新颜)(6)

变化在眼前。变化的力量来自哪里?

“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苏区振兴发展机遇,紧扣当前影响和制约五华改革发展的瓶颈问题,在交通建设、实体经济、民生改善、改革创新、乡村振兴、精准扶贫、污染防治等方面下足工夫,扎扎实实解决好长年没有解决、困扰五华发展的问题。”五华县委书记吴晖说。

利为百姓谋 脚步不停歇

秋日的老河道公园,依然散发着夏日的生机,清澈见底的湖水倒映着一片蔚蓝。“老河道”名字的由来可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公园所在地在1970年前后是琴江河道,由于城市防洪和建设的需要,琴江被裁弯取直,穿城而过的河道形成了一个闭合的内湖,成为公园雏形。为保护城市记忆,在2018年完成升级改造时将其命名为老河道公园。

水流琴江东,利为百姓谋。

五华境内发源于紫金县和龙川县的琴江和五华河在县城水寨镇交汇,两大河流流经全县半数以上乡镇。琴江改道,是五华城市发展的关键一举,至此掀起大水利大民生和城市建设的大高潮。

中小河流治理、琴江公路建成通车,让生活在琴江两岸的数十万群众,告别了每逢大雨必防洪水的紧张经历,换来了河边公园赏景、河堤开车畅行的水乡生活。

2012年,是五华县城加快发展成为宜居县城的关键一年:推进琴江和五华河“两河四岸”建设的部署正式敲定。此后,下坝堤、上坝堤、水中堤、长乐大桥、长乐公园、琴江广场等30多个桥梁、河堤、公园项目升级改造先后建成通车或向群众开放,仅通过升级改造河堤增加的通车里程就达30多公里,一条条断头路被打通,两江四岸成为一个闭环。

一年接着一年干。

五华县城建设初露新颜,创建卫生县城、文明城市在市民的疑惑中被提上日程。经过数年努力,一座宜居、宜业的文明卫生县城脱胎换骨,换来外出乡贤、外来投资商和外地游客满口赞誉。

岁月长河流过人们的容颜,一个地方的发展也被记载。

翻开五华县委和县政府的历年(届)工作报告,“坚持每年升级改造一条街道、一段河堤、一个公园”的表述,让我们看到了“一张蓝图绘到底”“不翻烧饼”“不换频道”的硬气和承诺。

乡村振兴的号角让五华广大农村迎来发展新机遇。建设63座生活垃圾中转站、镇级污水处理厂16个乡镇全覆盖、财政安排1亿元支持圩镇规范化建设、按照常住人口每人给予15元的生活垃圾收集费并逐年递增……五华县委站在新征程的起点上,推动更多资源资金向农村倾斜,支持农村发展的承诺,一步步得以实施见效。

干部回农村 为民办实事

“到镇督查脱贫攻坚、基层党建和乡村振兴工作。”“开展回乡联村和检查精准扶贫工作。”“到挂钩的省定贫困村检查精准扶贫工作。”……

周日晚10时左右,五华县党政领导干部一周工作安排陆续汇总到县委办公室秘书组,其中周二的行程“到镇村督导检查脱贫攻坚工作”,已经成为约定俗成的固定安排。这一天,县领导和回乡联村工作队员,到挂钩联系的镇村和贫困户家中“走亲戚”。

2017年3月,五华在梅州全市率先启动县直机关干部回乡联村工作,推动机关人才向基层流动、资金资源向一线倾斜,计划3年内实现县直机关干部回乡联村全覆盖。至今年8月,全县共有347个回乡联村工作队、1200多名县直机关干部回到原籍村,同时挑选一批能力素质过硬的干部挂村任“第一书记”,并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推动工作重心向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转移。

“不论有多忙,都必须走到家里头去,了解具体情况。在你看来一件很小的事,在贫困户的眼里就是天大的事。”吴晖在多个场合都告诫党员干部要沉下心去,帮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据不完全统计,2017至2018年全县回乡联村干部接(走)访群众20052人次,化解矛盾纠纷1124件,筹集资金1800多万元,办理民生实事超1000件。

特别是精准扶贫工作,上至县委主要领导,下至普通党员干部,五华县全民皆兵,始终牢记“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的嘱托,形成县镇村三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至2018年底,全县19951户65397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脱贫率达95.5%。在代表梅州市接受省考核中,获得“好”等次。

梅州市五华县的变化图(山乡巨变换新颜)(7)

选好带路人 建强党组织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老区苏区振兴发展,每一步都离不开主心骨,离不开顶梁柱,离不开坚强的战斗堡垒。

围绕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这条主线,五华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对全县446个村级党组织书记履职情况进行摸查,精准甄别并有效整顿25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撤换调整了个别不称职、不作为、不担当的村支部书记,着力培养优秀后备干部,逐渐形成了老中青搭配结构合理的班子队伍,大大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向心力,打造坚强战斗堡垒,建强干部队伍,为推动五华乡村振兴提供力量和保障。

“我们一手引人才,让班子强起来;一手理思路,让党组织‘动’起来,支部的日常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五华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钟光振介绍说,五华通过实施“头雁”工程,以及基层支部规范化建设一系列工作,不断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

引来“头雁”,又该如何更好激发乡村“头雁”效应?“党员干部做事要有决心、信心、公心,以换取群众支持我们工作的热心。”龙村镇大梧村作为全县“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进行得最彻底的村,村干部温寿标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梅州市五华县的变化图(山乡巨变换新颜)(8)

百姓纪事

种一棵茶树 留一缕乡愁

沿着蜿蜒的村道,穿过一片翠绿的山林,晨雾中若隐若现的茶山扑面而来。

望石下是茶山的最高处,也是种植大户刘善炎的茶场作坊,海拔近700米。站在作坊门口往下看,整个村庄一览无遗,茶山、村委会、村小学尽收眼底,还有15公里外的棉洋圩镇。

这里就是以茶闻名的梅州市五华县棉洋镇新光村,全村约5500亩的土地,有4500亩种茶,全村卖茶收入达800万元,人均7000元,有四分之一家庭在圩镇买店买房。

种茶种下了希望

新光村四面环山,仅有一条3米宽的村道与外面相连。走在村里,放眼望去,水田、畲地、山地上都是一簇簇的茶树,就连路边都种有茶树。村支部书记刘德科介绍,全村有山地约4600亩,水田约450亩,畲地约500亩,仅是种茶面积达到了4500亩,能种的地都种上了茶树,全村已找不到不种茶、不识茶、不喝茶的人。

老村支书、种植大户刘善炎是村里的种茶带头人,见证了村里的种茶发展史。“新光村家家户户种茶,少的有几亩,大的上千亩,我自己种有160亩,今年的收入有20多万元,除去成本还有不少赚头,已经知足了。”他说。

刘善炎的知足,侧面反映了新光村村民的幸福感是满满的。根据当前市场价测算,今年全村卖茶收入达到了近800万元,人均达7000元。

正是有这可观的收入,全村家家户户都上山种茶,旱地和水田都改成了茶田,经过25年的种茶发展,全村人都富了起来,有四分之一家庭在15公里外的圩镇买了店铺和住房,大部分学生都外迁到圩镇居住读书。

笔者发现,白天的茶园里热热闹闹的,村里常常能看到进进出出的汽车,到了下午5时30分左右,一辆一辆的汽车都走了,村里一下子变得冷冷静静。“他们都回家了。”刘善炎说,他们都在圩镇安家了,过上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要不是茶山还在,种茶能致富,或许这个村早就整体搬迁了,是一棵棵茶树留住了外迁的村民常回家看看,也为这个村留下了延年不息的生机。

喝茶尝到了甜头

新光村经过25年种茶的漫长发展,最终绿满山头,鼓了群众的钱袋子。在这背后是全体村民坚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勤劳能致富、耕山能致富的信念。

1994年,五华大力发展“三高农业”(高质、高量、高效),鼓励广大农户上山发展,新光村为全县四个试点之一,种茶是第一选择。“当年连路也没有,山上都是一片荒凉。”刘善炎回忆道,作为村支部书记,他硬着头皮上,在信用社借了3万元作为启动资金,打通了8公里长的村道,并于当年形成了1000亩的茶园规模。

“看到上级支持那么大,群众的积极性都很高,卖猪卖牛甚至卖掉棺木筹钱开茶山的都有。”刘善炎一点也忘不了当年上山发展的情形,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烈日当空,人人都是起早摸黑、从不轻易放弃,特别是遭遇自然灾害赔产时,依然坚信能战胜一切困难。

正是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这股劲,经过两年的发展,一个7间店面的茶叶加工厂在15公里外的圩镇建成投入使用,茶农也是一年一年地往茶场投入。2010年,刘善炎投入23万元,建成了茶叶加工厂。2013年,村民刘德营从东莞回乡承包了1100亩山地,开始大规模种植茶叶,2014年牵头组建了梅州市万福春高山云雾茶专业合作社,以“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带动更多农户通过茶叶种植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

“靠山吃山,尝到甜头了嘛。”刘善炎说。

梅州市五华县的变化图(山乡巨变换新颜)(9)

梅州市五华县的变化图(山乡巨变换新颜)(10)

【来源】南方日报

【记者】汪思婷

【通讯员/摄影】张炳锋 潘炜玲

【作者】 汪思婷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南方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