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女诗人她们是女儿、是妻子、是母亲,同时也是诗人,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一个安静的画匠?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一个安静的画匠(李小洛做一个安静而耐心的手艺人女诗人访谈)

一个安静的画匠

走近女诗人

她们是女儿、是妻子、是母亲,同时也是诗人。

她们以柔软细腻的诗心,勾勒着生活点滴、倾诉着爱恨情仇。

她们用人生来膜拜诗歌,也用诗歌温暖人生。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中国诗歌网最新推出“女诗人系列”访谈,带你近距离欣赏那一道道亮丽风景。欲知“女诗人养成记”,请随我们一起,探访她们的生活现场,感受她们文字中的温度。

李小洛:

做一个安静而耐心的手艺人

老诗人林莽说:“李小洛是新世纪以来最具代表性的一位女诗人,她的创作衔接传统,摒却矫情,缘于生活、感悟生命,在当下诗坛具有相当的代表性。”评论界认为她的诗歌开取了中国女性诗歌的一个新的向度,是“从哲学的峰峦喷涌而来以陕南安康为背景”的“安康性”的写作,“为当代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路径”。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文艺报》、《文学报》、《羊城晚报》、《陕西日报》、《西安晚报》、《中国妇女报》、《南方都市报》、《齐鲁晚报》等数十家新闻媒体都对其诗歌创作了专题报道。

短短数年时间,她成了中国女性诗歌某一侧面的代名词、诗坛上的一个瑰丽的现象。

她的诗歌被专业读者和普通读者共同喜爱、关注。

她成了陕南文化的一张生动、美丽而婉约的名片。

诗人简介:

李小洛,20世纪70年代初生于陕西安康,学医,绘画 。2004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曾参加第22届青春诗会。第六次全国青创会、就读第7届鲁迅文学院高研班。获第三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提名。第四届华文青年诗人奖,郭沫若诗歌奖、柳青文学奖、新世纪十佳青年女诗人、中国当代十大杰出青年诗人、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度驻校诗人,“陕西省百名青年文学艺术家”、安康市文联副主席,安康市作协副主席,安康市政协委员。中国作协会员,陕西省文学院签约作家,陕西省作协理事。著有诗集《偏爱》,《我的三姐妹》等。

花语:你获得过第四届华文青年诗人奖、郭沫若诗歌奖、柳青文学奖、新世纪十佳青年女诗人、中国当代十大杰出青年诗人等一系列奖项,作为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度的驻校诗人,能否谈谈那一年的生活对你产生的影响?

李小洛的画

李小洛:驻校诗人是由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和首都师范大学,于2004年联合发起的一项旨在促进中国诗学研究、探索作家生存方式,促使中国文学整体建设、在作家创作、研究、生活方式上快速与国际接轨的制度性文学工程。这项工程对大学校园的诗歌氛围可能是一种唤醒,有助于学生走近诗歌、理解诗歌。为当下诗坛带来鲜活的讯息。给诗人应该带来更多的是一种在大环境和文化氛围的反差比较中对自己创作的激活。一年时间由首师大提供独立的写作空间和创作自由。诗人可以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下,集中时间和心力阅读和写作。

2006年9月,从小城安康一路向北。我前往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开始为期一年的驻校生涯。一路上,风清云淡,火车在田野上奔跑,车窗外,滚滚向前的车轮和高天之上的流云一次次吸引我,打动我。车轮奔驰的速度,白云灵动的飞翔,令我油然生发对生命的感恩和前行的喜悦。一年时间瞬息即逝。北京对我来说,只是一个驿站, 在首都师大一年,不但是我一生中,美好时光的一部分,也是我多年以后的一个重要回忆。这一年,对于诗歌,我从热爱走向理解,对于生命,我从使用走向了使命,对于那些更高于普通的知识、学养与友谊,我从陌生走到了接近。这一切,我都理解为命运的财富,生命的幸福!是现在,更是未来。

花语:如果我没记错的话,2006年这一年你还参加了在宁夏举行的中国作协诗刊社第二十二届青春诗会,宁夏之行有哪些难忘的记忆?青春诗会对于一个诗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李小洛的画

李小洛:宁夏之行,是一次诗意,青春的的聚会。从风光秀丽的塞上古城银川到峰峦重叠气贯长虹的贺兰山缺,再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烟波浩渺的沙坡头到““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红旗漫卷的巍峨六盘山,为期一周的诗歌之旅,一群和我一样从全国不同省份不同地域带着同样心情前来奔赴这次诗歌盛会的年轻人,或熟悉,或阡陌,是诗歌让我们靠近,犹如夜空闪烁的寒星,互相温暖,照亮。我们这样一群身体上有着相同胎记的人,一群身体上有着相同印记的蜂鸟。是诗歌让我们找到并拥有了一段似曾相识的理想的冲动和青春难以忘怀的美好记忆。

一次诗会。一部分诗人继续留在诗坛,且日新月异,冉冉升起,终成为长天里的栩栩生辉的明星,一部分终究黯淡、泯灭,难敌岁月和流年,时间的侵袭,成为一闪而过的流星,甚至消失在浩瀚的银河,无踪无影……一次诗会,虽然并不能够轻易就决定了一个诗人的命运,成长和她最终的归属,但对于一个尚在摸索期的青年诗人来说,这无疑是一次最好的关照。犹如一个在夜色中停顿下来正在为懵懂混沌难辨去向的独行人,忽然听见摇晃风中有人叫了一声你的名字,那是一个充满着“希望”“自信”和“力量”的召唤。这声召唤不仅通向了中国诗歌的远方,也令人深切感受到的诗歌所带来的诗意教化和温暖。

花语:读过你写父亲的系列诗歌,非常感人。父亲对你的生活、性格乃至诗歌写作存在着怎样的影响?

李小洛的画

李小洛:10岁以前,和父亲呆在一起的时间很少,那时候,妈妈带着我在一个乡村小学上学,父亲在外地工作,很长时间才回家一次。父亲是个商人,他的青年时代曾对祖国传统医学发生过浓厚的兴趣,也喜爱音乐,家里有很多医学方面的书,以及二胡,笛子,长箫,手风琴等乐器。没事的时候我经常爬上家里的小阁楼去翻看爸爸那些旧书,虽然里面很多字都不认识,但那些神秘中草药书上画着的植物标本却勾起我及大的兴趣,它们是我练习绘画最早临摹的对象,父亲悠扬的箫笛也给我的童年带来了许多斑斓的梦幻。

2002年早春的一个深夜,62岁的父亲突然去世,这个意外的打击对我非常巨大,我像一个突然失去保护一下子暴露在风雨里的孤鸟,茫然无措,家的重担,责任一下子从父亲轰然倒下的肩膀上倾斜,挪移到了我的肩头。而在这之前,我更像一个懵懂无知尚未渡过断乳期的孩子。接下来的半年里,我常常失眠,性格变得愈来愈孤独、敏感。常常在夜半大汗淋漓地醒来,想想父亲却在另外一个生死相隔的世界。这种境况一直持续到第二年。对生命,对人生的重新思考,让我慢慢走出这场巨大的伤痛和阴影,开始把精力集中到闲置多年的诗歌上来。不但如此,还因此而构成了我这一时期的诗歌品质,很多人看我的诗歌,都觉得女性的意识已经减到了最低,我想这正是和我对于父亲的这种感情有关。我写诗的时候心里始终有一个正在说话的男人。

花语:你曾当过10年妇产科医生,医生这份特殊的职业、身份、体验对你的诗歌写作有着怎样的影响?

李小洛的画

李小洛:在医院,太阳星星月亮都失去了他们本身的光芒,疾病,疼痛,生离死别的闹剧,每一天都在这里无序上演,时间在这里彻底慢下来,作为一个医务人员,冷静,理智,有效,快捷,及时挽救病人的生命是天职也是最基本的业务技能和素质,所以在诗歌写作中自然会不自觉地把这些都带进来。医院的生活对自己还是很有很大影响的。虽然当时并不知道,但学医,以及在医院十年的经历让我对人生,对生命,有了更多的思考和理解。这也是我成为一个比较清醒,理智的诗人的重要元素。

花语:都说诗画同源,不可否认,你是一个能诗能画的才女!2010年,你在西安钟楼的“石头画展”在业界引起很大的轰动!你的国画,水粉都很不错,是出于什么念头才萌生在石头上画画的创意?

李小洛石画作品

李小洛:2010年9月。我的汉江石头画跟随“把安康带回家书画作品展”文化推介活动在西安钟楼展出。引起一场不小的轰动。一对来自美国南部台湾籍老夫妇还在回国后发来的邮件中说,这些汉江石画是他们本次回国一个最大的收获。

其实石头画在中国并不算一个新生事物。石头是一个具有特殊性的审美对象。“赏石文化”的历史由来已久。石头虽是大自然的杰作,赏石却是人类情感、哲理、信念和价值观的投射过程。古人赏石,“大而奇者”可迭石造园,“百仞一拳”则案头清供,而以石为题赋诗作画者又可谓是赏石文化的“升级版”。

安康是一座美丽安宁的城,也是一个吉祥幸运的城。滔滔汉江从这里流过七百里,不仅养育了汉江沿岸如山伟岸如水旖旎的安康儿女,孕育出古朴厚重的汉水文化,还为安康留下了一笔巨大的财富——丰富多彩的汉江石。水在石上走,画在石上留。汉江流淌了亿万年,自然会在每一块汉江石上留下自己的生命隐喻和行走轨迹。我所做的只不过是帮他们说出他们想要说的,让每一块汉江的石头发出自己的声音,拥有自己的温度和腔调而已。

花语:你的家乡安康,作为“名词”很有祥瑞之意,它是一个怎样的城市,这座城市在你的生命和诗歌里有着什么影响,你的出现对于安康的诗歌文化建设来说又有着哪些意义?

李小洛的画

李小洛:安康,在陕西的南部。是一个山水俱美的诗意小城。安康是我的生地,故乡,也是我诗歌发生的第一现场和发源地。童年的记忆,成长的轨迹,生命的印记对我和我的写作都尤为重要。在这里,行走,或者停留,对我来说,都是一种慢、一种混沌。而我也正是在这样的慢和混沌里感觉到生命和诗歌的存在。

有人说:“一座城市无论多么繁华,如果读不到诗人的诗歌,听不到诗人的吟唱,将会了无生气”。一个好的诗人、一首好的诗歌,会赋予城市新的灵魂。城市塑造了诗人,而诗人又提炼了城市,所以“诗人是城市最好的名片”。一个地方的文化可能会受某些个人的影响,但这并不是一个有章可循的普遍的规律。没做过这方面的调查和统计,也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我的出现到底能为为安康今天的诗歌文化发展带来什么重大的变化和影响。没想过。倒是,如果,真的能够因为我的诗歌带给我的故乡安康,哪怕一点小小的荣耀,比如你说很多以前不知道,不熟悉安康的朋友,因为我的诗歌的缘故而把更多的目光投注到安康,或者说能够因为我的诗歌而让自己的名字和故乡紧紧地贴在一起,对我来说,也是一件足以欣慰和高兴的事。

花语: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出现一些能影响你的人。听说你喜欢刺绣,是受你外婆影响,能否说说外婆是个什么样的人?

李小洛刺绣作品

李小洛:我的外婆一生充满了悲情和传奇。她出生在陕南一个大户人家。父亲早年投军,后求学于北京大学,二十八岁时升任四川代省长,上任前夕,偶染喉疾,在北京协和医院治疗时遭人暗算,死于非命。外婆长到十八岁,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求亲者络绎不绝,最后外婆的母亲千挑万选为外婆定下了一门亲事,那户人家,据说人也不错。可就在前来定亲的路上,被土匪绑架撕票……

我的外公就是在这个时候,趁虚而入,首先搏得了外婆母亲的好感。外婆死活不依,不愿给一个陌生的中年男人当续弦,无奈母命难违,外公家强行用花娇抬走了她。外公当时也算的一富绅,拥有数百佃户、大片房产、两个工厂,农里奴仆成群,骡马满圈,还养有戏班,家丁,团练。外公本人其实也算的上个读书人,知书识理,对外婆更是体贴人微。 外婆却一直郁郁寡欢。母亲说她小时候曾让十个奶妈带过。打她记事起,总看到外婆独自一个人关在绣花楼上无休无止的绣花描红。

我也见过外婆留下来的刺绣,那些栩栩如生的花鸟真是巧夺天工,美伦美奂,我还看过外婆的画稿,线条练达,下笔传神。1949年,全国解放,外公和太外公入狱,因外公平日仁厚并无太无太多恶迹,只判了五年刑期,可一生暴戾,有数条人命的太外公却重判二十年。也可能是当时的法制还不健全吧,竟允许外公这个大孝子在服完五年刑之后又替换了他的父亲,继续坐牢。形将就木的太外公出狱不到一年就命归西天了,而我的外公远远地被带往新疆一农场去劳改。失去顶梁柱的外婆从此陷入了生活的黑洞,无休无止的批斗会令外婆身心俱惫。这个时候,外婆那曾经在红军某团当过团长,解放后又任石家庄市粮食局局长的堂兄回了趟老家,不忍目睹外婆的困境,要将她带走,前提是不能同时带走我的妈妈和阿姨两个狗崽子,他动员外婆和外公离婚。可是外婆没有答应。

在我母亲十六岁的那一年,新疆劳改农场寄来了外公死亡通知书,几乎是同时,瘦弱的外婆也一病不起,嗑然而逝,终年四十六岁。

外婆没有留下来一张照片,也从来没有人为我描述过外婆的容颜,没想到在我七岁的时候,却突然在梦里见到了她。梦见到外婆家的路好长好奇怪,要钻过一重又一重又低又矮的重门,数不清到底多少道,最后才看到外婆穿一袭黑衣,挽着美丽的发髻,苍白的削瘦的脸上挂满一层淡淡漠漠的月光,她不言语,就住在那样一个有着同样矮门的屋子里,那屋子没有屋顶,家里的摆设也没有一点华丽。……醒来后,我告诉了母亲。母亲万分惊异,因为外婆最后的样子与我梦里所见一模一样,而且她就是穿着一袭黑衣走的。这是外婆留给我的一个谜。也许正是这个谜。外婆绘画上的天赋和基因冥冥中便或多或少给了我一些遗留和传递。

花语:我知道你在新浪微博有大量的粉丝,并在微信啇城的私人订制皮雕和手绘作品卖的很火,怎么会接触到皮雕这门艺术?作为一个手艺人,你是如何克服乏味和枯燥,守着安静、专注如一的?

李小洛皮雕作品

李小洛:也是一个偶然的过程。刚开始我只是想给自己的包上买一串好看的真皮挂饰,可是去了好多地方逛了好多店都没能如愿。于是就打算自己买一些皮子回来自己做。第一批挂饰出炉的时候,周围朋友都赞不绝口。发了帖子到国内一个比较大的玩皮的论坛。不曾想,大受冷落。问及原由?她们说:我们都是玩皮雕的。言辞之间,甚是高冷!也是第一次接触皮雕这个名字。百度一下。果然高大上——

“皮雕艺术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欧洲中世纪时期,就有利用皮革的延展性来做浮雕式图案的器具。皮雕作品雕刻精美,工艺细致,在欧洲中世纪之后一度是皇宫贵族身份和名望的象征。这种皮雕工艺长期的私下传授,并没有公开和流行。公元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的同时皮雕由西班牙传入美洲。一直到20世纪以后,皮雕才成为美洲人的喜好。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由占领军传入日本,后由日本传入中国台湾,近几年才传入中国内陆,在国内开始蓬勃发展。”

看视频,找资料。半个月以后,我的皮雕作品问世,再次发帖的时候,瞬间就惊到了论坛里的伙伴们。现在我的皮雕作品除了微店销售,也有部分被业内人士收藏。

“作为手艺人,我懂得手艺”。缓慢,笨拙,憨重,少量,甚至粗糙,不圆滑……,所有的手艺人都是专注的。他们,以手艺为美,也以手艺而崇高。而我们所羡慕的也不是这手艺的本身,而是专注执着于手艺背后带来的温润和宁静,以及细腻优雅的慢生活。正如古人所说,无须黄金万贯,只需一技在身。将时间慢慢地打磨,慢慢审视,拒绝快,拒绝加速度,拒绝复制,拒绝工业化,只做好份内事,无需逢迎,讨好,谄媚,更无需看人脸色仰人鼻息。

做一个安静而耐心的手艺人。在加速度的现代化城市生活的茫茫大海上,找见黎明时分海水深处泛起的那道微微蓝光,在草原之夜万顷幽草之中看见远方那亮着烛光的诗意的帐篷。

李小洛诗作三首

我要这样慢慢的活着

我要这样慢慢的醒来

慢慢去晒那些照进院子里的太阳

慢慢的喝酒,写着诗歌

在一些用还是不用的语句上

慢慢的犹豫

我要慢慢的说话

等着冰雪融化,等那些迟早

要开的花朵,慢慢的

坐在田野上,看比我更快的蜗牛们

沿着一些时光的轨迹慢慢的爬行

我要慢慢的恋爱

享受完每一场筵席的甘露

慢慢怨恨,让它们陪伴我的

时间更久一些

我还要慢慢的喝着杯子里的水

回首一条春天的路

慢慢的哭泣,慢慢的欢笑

让一切因果慢慢的发生和循环

最后,我要慢慢的过完这一生

再慢慢的在傍晚里死去

傍晚的时候

傍晚的时候,我离开了一群

上山的伙伴

一个人去了山谷

一条只有荒草和石头的山谷

我沿着人们走过的那条线路

让自己安静下来

安静得像块巨大的石头

天色越来越暗,越来越暗

风从低处吹过来,吹过

那些荒草,吹动了我的衣襟

我在这个时候,突然有一些恐惧

一些寒冷和失望

就学着松树的样子

对着天空三击掌

可是一直等到后来

等到深夜

等到出现的又一个清晨

也还是没有听到那个返回的声音

我们

我们的身体将不值一提

烦恼也不值一提

惊蛰过后

桐花从高处落下

面朝北方的人,窗户很高

我们用手指,敲打他的玻璃

一切,即将隐去

一切,都将远离

只有你不会——

你是最后的信函,那些晚年到来的消息

我会在春天结束的时候

告诉别人,是什么

让我们心心相印,是什么

让你翻山越岭

小寒、大寒,五月和谷雨

那一切在夜半开来

又开走的火车

我们曾深深地热爱,并原谅

现在,我要把我的想念告诉你

告诉那位在灯下打扫铅字的老人

我们依然还在:远久时代里的油灯

纸张、格言、和真理

阅读更多李小洛诗作,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 点击"阅读原文" 【查看李小洛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