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好友如何高效管理(如何高效的管理微信好友)(1)

社群招生研习社:研究最新的社群招生打法,复盘并深度剖析实际案例。每周四大咖秀,每周还有edu talk 。

本篇文章来自edu talk .我们精选了一些发言,汇集成文,建议深读。

今天讨论一个看似很简单,做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问题。

个人微信是社群的基础,也是教培机构招生的基石。

那么,我们怎么样才能有效管理好微信好友呢?

来自杨老师的观点

简单分享一下在标签管理上的一点感受:

1,给好友打标签一定在运营初期就开始,刚加上好友,双方做一些互动沟通,基本了解之后,就可以打上标签。比如我的个人号,现在好友多了之后再打标签,已经比较难,也许由于自己懒,无心去做这件事了;

2,好友打标签之前一定要想好自己基于什么目的,做好标签的维度,否则没有太大的价值。比如:我手中有一个微信号,主要来自全国的幼师和教育局的人,我就按照省份去做标签;对于高价值的好友,比如园长,教育局的人也会单独标识出来。

3,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对于未及时打上标签的也要给一个标签,便于后续去跟踪,有明确的信息后再打上标签,比如标数字的就是还没有明确的信息。

来自于老师的观点

关于微信好友多数是家长的建议:

1, 描述场景型——表明你认真看了 互动加深印象

2, 摘抄感想型——让我想起了......

3, 转发 留言,告诉对方已转发

家长朋友圈离不开这3种类型,对应的互动措施也简单

可操作。

来自孙老师的观点

个人号分两种:个人大号和小号(机构虚拟人)

可以从运营角度先尝试找到二者的一些共性:

运营共性1:为不同类的微信好友打上标签,便于区分和运营。当你想群发一条消息给精准人群的时候,标签就起到功效了。群发消息:虽然是群发,但是如果能在文字上让用户感觉是点对点,这是最为期待的效果。

运营共性2:运营好朋友圈,朋友圈可以展示自己的状态,同时可以进行点赞、评论等互动。个人的朋友圈,应该是工作和生活的良好结合,比例通常是3:1。虚拟号的朋友圈,应该是更多的展示工作场景,优惠信息及对用户有价值的东西。朋友圈每天所发的条数应该有所限制。

运营共性3:做好头像,个人签名及朋友圈背景图。头像是给好友展示的第一印象,好多个人号通常是放个西装照,好多机构号放的是品牌LOGO。

再站在机构角度找虚拟人的特性:

特性1:运营好微信社群。虚拟号可以通过微信群引导用户拉新及教育课程转化,将整个的微信社群运营方法论搬过去,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特性2:个人号、虚拟人、社群、公众号四者的配合,相互补充,来进行招生和续班。这一点要求比较高。

这些都是通过一些运营方式来直接或者间接管理微信好友,本质上都是打造一个良好的“人设”,因为这个“人设”有价值,大家才会愿意接近。理论不难,难的可能是长久的贯彻执行。

来自耿老师的观点

对于个人微信号,自己在应用中一般有以下几点:

1, 用的安卓手机,微信双开,分为个人号和工作号两个号:

对个人号:几乎从不转发广告,很少集赞,只有在非常重要的招生节点在在去消耗朋友关系,也不会随便帮好友转发广告,除非是关系非常好,且广告产品质量高,平时稍微注意转发文章的质量;个人号相对随意一些,但是也会让大家知道我正在从事的工作,且还不错。

对工作号:从不刷屏,尽量营造积极向上的状态,在活动期间会一天两到三次的频率进行刷屏,所有平时的添加好友都会加到工作号里

2, 对我个人来说,这也许是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几乎遮蔽了所有好友的朋友圈,特别是微商刷屏信息,出现必关。工作号也会定期遮蔽,也许会错过很多信息,但是大幅度减少无用信息在朋友圈出现的频率,这样自己很少翻朋友圈,翻的时候也会是自己愿意注意的好友的信息。

3, wetool工具可以在对方不知道的情况下检查好友是否已把你删除,可以试一试。

来自朱老师的观点

个人微信号是社群的一个重要基础,用好个人微信号是一项基本功。

1, 一定要为好友设置备注信息。

多数人没有给微信好友修改备注的习惯,微信好友一多,时间一久就忘记了。尤其是很多人的昵称是英文名字,非常容易重名。

点开好友的主页,点击“设置备注和标签”,打开“备注消息”,可以添加或修改备注名,标签,电话号码,描述和图片。个性化的备注上姓名、地域、行业、个人特征等信息。

用好备注才能做好人脉和客户管理。

一方面,以后可以深入挖掘。

另外一方面,避免见面上叫错人名这类尴尬的场面。

有脸盲症的同学,可以将其照片或者你们的合影,设置成当前聊天的背景,这样可以加强记忆。

2, 精心分组,沟通高效精准

回想下自己平时在使用微信的过程中是不是曾经有这样的情形:

怎么样做好这三点呢?那就要做好微信好友的分组。

给同一组别的人加同一个备注前缀,自然就形成一个分组。

大家可以自己设计一套独有的命名体系来为好友分类。

设置标签,可以将好友放在同一个标签下,点开不同的标签可以额看到不同成不到哪里滴。

注意:一个人可以添加多个标签。

好处:发朋友圈时,可以精准发布。快速筛选出有需要的人。

有些重点联系的人,需要高频率联系,那就设为星标朋友,

出现在通讯录的前列。

超级重要的人,那就设置成“置顶聊天”吧。

以上,是基本功,一定要练好。

来自骆驼树小姐姐的观点

1, 修改备注名 姓名 单位 认识时间。

2, 添加备注。我跟好友的重要聊天记录或重要的信息会截屏或直接添加到备注中。这样我需要好友的信息就不用再问他了,例如:好友喜好,家庭地址等。

3, 标签分类:活动分类(例如 羽毛球) ,地区分类(例如 西直门), 某个场景(例如 **大会)。

4, 定期清理拉黑的,看不了朋友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