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老张

老张是我的父亲。他既是一名普通退休党员,又是一名退伍老兵。 父亲虽年逾七旬,但精神矍铄,做事雷厉风行,丝毫不输年轻人。

2020 年 10 月, 东关社区干部露露找到父亲,问道:“老张叔,社区马上要进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了,咱小区还需一名人口普查员,你能报名参加吗? ”父亲听后很乐意去,却没有立即表态,说回家商量下。我们很理解父亲,也支持他参加,但毕竟岁数不饶人, 担心繁重的工作让他身体吃不消,可父亲目光坚毅地说:“放心吧,这是阶段性工作,我身体棒着呢。 ”

父亲报了名,成为一名普查员,积极乐观地投入工作了。他和小区物业人员沟通协作,首先掌握每户每人情况,做好详细记录。然后具体分析、统筹谋划,合理安排入户时间。 接下来就是入户登记工作了。

小区为单位家属院, 多数都是双职工,白天家里没人。每天傍晚,父亲戴着老花镜、佩戴普查员证、提着公文包,笑容可掬地敲开邻居家门,说明来意后,迅速投入工作。他详细查看户口本和身份证,认真登记人员信息,反复核对,生怕出现纰漏。

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父亲左手撑着雨伞,右手提着公文袋,挨家挨户入户登记。不一会儿,他的裤腿、鞋子都湿了。他敲开一户家门,业主以种种理由拒绝父亲入户。 性情急躁的父亲居然没有生气,反而态度温和地说:“就耽误您几分钟,咱们聊几句吧。 ”“这会儿晚了,孩子要睡觉了,有事明天再说。 ”父亲只好隐忍委屈,无奈离开。第二次、第三次他依然吃了闭门羹。 父亲很困惑,咋遇上这样的人呢? 他求助露露,“老张叔,您辛苦了,我去做工作。 ”劝服工作很艰辛,需找准切入点,耐心细致、锲而不舍。 经过反复劝说,业主最终同意入户调查了。

父亲再次敲门,俯下身子,打开公文包,拿出宣传册,郑重地递到业主手中,悉心讲解普查政策、入户调查流程,并承诺会严格保密。他一讲就是 20 多分钟,很多经过的邻居,都被其一丝不苟、专心致志的精神所感动,一起劝说业主。 最终,业主将父亲请进屋,提供相关证件,并帮忙核对号码。

我很多次起夜,看到父亲聚精会神查阅资料,奋笔疾书整理数据。 我们一直劝他保重身体,早点休息。他常说:“没事儿,我的身体好着呢。 现在时间紧、任务重,我得往前赶抓紧完成任务,不给咱社区拖后腿。 ”

张俊作品黄金专辑奖(张俊文学作品三篇)(1)

父亲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加班加点工作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束后,父亲因为工作出色,被通报表彰为“先进个人”。 看着鲜红的荣誉证书,我内心激荡澎湃,这是无上荣耀呀!

父亲是一名普通退休党员, 他平凡朴实、认真细致、热心助人、乐善好施。 在父亲身上, 我看到了一名老党员的不忘初心、忠诚担当。“初心向党谱华章”“有退休的职务,没有退休的党员”“退伍不褪色,永葆军人品格”, 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将激励着我攻坚克难、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砥砺前行。

童 心

端午节清晨,全家外出郊游。

路上没堵车,很快到达一家农庄。 后院有不少秋千,女儿很快坐上,妻子轻轻摇着,母亲笑着提醒孩子慢点儿。我让母亲也上去坐坐,她一开始有顾虑。 在我的再三请求下,母亲 才坐上秋千,我慢慢摇起来。 女儿看到后,跑到 我们身边,要给奶奶荡秋千。看着奶孙俩笑容满面,我很欣慰,拍下了温馨幸福时刻。

奶奶给孩子讲她小时候的趣事,童年家 里穷,没玩具,只能玩荡秋千、跳皮筋。 看孩 子不明白,解释了什么是跳皮筋。 女儿很向 往,缠着回家后奶奶带她玩,两人笑得合不上嘴。突然间,我发现母亲白发又添了不少,额头的皱纹也多了些, 她帮我们照看孩子, 近些年老了很多。 我们在光阴似箭中长大, 父母在日月如梭里衰老。

张俊作品黄金专辑奖(张俊文学作品三篇)(2)

童 心

瞧着奶孙俩快乐玩耍, 我看到了母亲那 颗童心, 那是一种动人心弦的少年情怀。 是 呀,母亲的勤俭持家、善良质朴常展现在我们 面前,如一盏明灯指引着我们前进的路。她是 长者,平常庄重,很少显露出这些,然而,这才 是最纯真的情怀,最值得保持的童心。

快乐的心态是健康长寿的源泉,让我们 常怀一颗感恩之心,保持一颗童心,大事不 糊涂,小事不较真,开心快乐过好每一天,健康快乐永相伴。

那个年代

近期听到熟悉的《铁血丹心》,我内 心激荡澎湃,仿佛回到了 20 世纪 80 年代……

那个年代,父母工资不高,生活拮据,年前能吃上顿红烧肉,成为我童年的期待。

那个年代,一天中午,父亲兴高采烈地回家,拉上我急促来到大门口。 有位黝黑的中年大叔,“小张,你真行,把娃儿都叫来了,快来卸货。 ”我看到他身后的三轮 车里放着大纸箱,上面好多英文。 父亲催 我赶紧搭把手,我们费了好大劲儿,才把纸箱抬进屋里。

“这是最新款福日牌电视机, 还是 18寸彩色的。 ”爸爸高兴得手舞足蹈。

那个年代,很多夜晚,爸爸搬来小方桌、支起高靠椅,拿来接线板,放上电视 机,连上电源,插上天线,我负责转动天线。 院子里的亲朋邻里围坐一起观看《霍 元甲》,谈笑风生,其乐融融。

1997 年,香港回归。一天我回到家,看到一台乌黑发亮的大彩电摆在柜子上,便飞奔上前,仔细查看。 它体格很大,后背很 宽,个头不小。“老电视送人了,这个带遥控器,能一键关机。 ”后来,父亲又买来DVD 播放器、功放机、立体音响等设备。

那个年代,KTV 风靡城乡, 我们家经 常传出悠扬的歌声。《为了谁》《好汉歌》等 歌曲,是跟着父亲学会的。《还珠格格》《康熙王朝》等电视剧走入我们生活。

上班几年后, 我拿出积攒的工资,为家里买了台海信 47 寸液晶电视机, 大家高兴地看春晚,欢欢喜喜迎新春。

准备结婚时,买婚房后捉襟见肘, 媳妇拿出聘礼钱买了海信网络电视机 等家电,至今我还很感动。 那个年代,海信网络电视高端大气、立体清晰,可外联网络及 U 盘,播放视频。 既方便,又实用。

张俊作品黄金专辑奖(张俊文学作品三篇)(3)

海信网络电视机

电视机是岁月的见证,更是国家发 展变化的见证。 电视机的迭代升级,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记录了老百姓由温饱不足到物质、精神双丰收的发展历程。我家 4 台电视机的更替变迁史,也是一部浓缩的改革发展史。

过去的 40 年, 是中国改革开放的 40年,也是中国高速发展的 40 年,更是中国 向高科技进军的 40 年。

千好万好不如共产党领导得好,我们党心系百姓,胸怀天下,全心全意为国家 谋复兴,为人民谋福利,带领全国人民勤 劳致富,努力奋斗永无止境。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将一如既往地践行初心、坚定信心、永葆忠心,以优异的工作成绩向党的二十大献礼,为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张俊作品黄金专辑奖(张俊文学作品三篇)(4)

作者照片

【作者简介】张俊,笔名竹淅文,网名灌篮高手、路就在脚下,南阳市作协会员。近年来,他在《人民日报》、《南阳日报》、《南阳晚报》、《南都晨报》等媒体发表多篇文章。他热衷公益慈善事业,甘当一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爱心志愿者。

来源:南都晨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