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 当成语遇上中医药
古风盛行,国潮迭起。当成语遇上中医药,又将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呢?为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承,胡博士说中医系列特推出“世”说新语栏目,从中医理论角度出发,重新挖掘成语的中医价值与内涵,分享成语背后的故事与养生方法,让读者感受不一样的中医药文化。
望梅止渴
【释义】《世说新语·假谲》记载,三国时,曹操带兵长途行军,士兵们都很口渴,曹操便说:“前面就是一大片梅林,结了许多梅子,又甜又酸,可以解渴。” 士兵们听了,嘴里都流口水,一时也就不渴了。后来用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只好用空想来加以安慰。
01
望梅止渴也能治病?
望梅止渴属于条件反射。
信号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现实的具体信号,如食物的形状、颜色和气味等以及以铃声作为食物的信号,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具体刺激,称为第一信号;另一类是现实的抽象信号 ,即语言、文字,称为第二信号。“望梅止渴 ”典故中士兵们对“梅”这一抽象语言刺激的反应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反射 。
在暗示心理学中,巴甫洛夫说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了一则“苗父”实施祝由术的故事。
故事中的苗父是一个上古时期的行医者。所谓祝由术,在古代又被称为巫术,是指利用中草药在内的,借符咒禁禳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祝”者咒也,“由”者病的原由也。
治疗过程中,苗父将菅草的植物编成席子,供病患和自己坐卧,然后用草茎编成狗的样子。每次治疗,苗父都会拿起草狗念祷告咒语,据说咒语结束之后,病患便会康复如初。从实施治疗的手段与方式上看,苗父的身份以及其采用的治疗形式,给病患以一定的心理暗示,对其治疗疾病产生积极影响。
02
梅的功效与作用
一般认为,望梅止渴中的梅是指青梅。
中医理论认为,青梅味酸,具有生津止渴和开胃解郁的功效,可以调节胃肠功能,促进肠道蠕动,促进消化液的分泌,能够改善便秘等。《伤寒杂病论》认为,梅有止咳、止泻、止痛、止血、止渴的“五止”作用。
《本草纲目》记载“取青梅篮盛,于突上熏黑”,即成乌梅。乌梅入药,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原名“梅实”。
中医理论认为,乌梅味酸涩,性平,入肝、胆、肺、大肠经。酸甘化阴,生津止渴;敛肝血,助睡眠;消食解腻,增进食欲;收敛肺气,抗老防衰;止呕止泻,防治便秘;消除头痛,解酒止晕。
医圣张仲景创制的名方“乌梅丸”,是以去核乌梅、细辛、干姜、黄连等中药材加工做成蜜丸,用于治疗蛔虫引起的腹痛、呕吐等。
03
酸味能收能涩
“望梅止渴”的故事中,梅子又甜又酸,能够生津解渴,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中医理论中的“五味”。
五味的本义是指药物和食物的真实味道。由于药食“入口则知味,入腹则知性”,因此古人将药食的滋味与作用联系起来,并用滋味来解释药食的作用。五味不仅仅是药物味道的真实反映,更重要的是对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药性的五味,是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因而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
五味作为药性理论最早见之于《内经》、《本经》之中。《内经》对五味的作用和应用及阴阳五行属性都做了比较系统的论述,《本经》不仅明确指出“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还以五味配合四气,共同标明每种药物的药性特征,从而为五味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按照药性五味的理论,青梅亦属于酸味药, “能收能涩”,即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一般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精缩尿、固崩止带的药物多具有酸味。酸味药多用治体虚多汗、肺虚久咳、久泻肠滑、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带不止等证。如乌梅敛肺止咳等。
青梅、乌梅的养生方
01
青梅排骨鲫鱼汤
材料:鲫鱼1条、排骨1条、湿青梅3~4粒、生姜几片。
做法:猪骨洗净后氽水,加水适量煮30分钟;鲫鱼用油稍煎,放入猪骨汤中煲20分钟;湿青梅3~4粒碾破、生姜一起放入汤中煲5分钟,加盐、胡椒粉调味即可。
功效:鲫鱼性味平甘,能够和中补虚、温胃益气;青梅性味酸平,能够生津开胃;猪骨性味甘微寒,能壮腰膝、强筋骨、补虚弱;生姜性味辛温,能温中散寒、去腥。诸物合烹,此汤酸甘开胃,适合体虚、胃口不佳者食用。
方子来源:广东省中医药局
02
乌陈普洱茶消食养胃
材料:普洱茶10克、陈皮5克、乌梅5克。
做法:将陈皮、乌梅洗净后,陈皮剪碎、乌梅剪开,将普洱茶、陈皮、乌梅一同放入茶壶中,注入开水,将第一次冲泡的茶水倒掉,重新注入开水,滤出茶汤饮用。
功效:止渴生津,消食养胃。
版权说明
本文系原创稿,版权归胡世云主任中医药科普团队所有,如需转载,请与本团队联系。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即删。编辑&排版:大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