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类——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录》,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一万小时法则原文?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一万小时法则原文(10000小时法则的出处)

一万小时法则原文

《异类——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录》

第二章 10000小时法则

Sun公司的天才创始人

1971年,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的新计算机中心成立了。该中心坐落在贝尔大街,它是一座由砖混外墙和茶色玻璃前壁组成的全新建筑。

当时,巨大的电脑主机放置在一间白色房间中,计算机中心的一位工作人员回忆道:“那房间看上去有点像《2001太空漫游》最后一幕中的建筑。”

在房间的一隅放置着几十台键控打孔机—这是那个年代电脑终端的必备硬件;然而在1971年,这些仪器已是代表着世界最尖端的科技水平。

密歇根大学的计算机系世界闻名,而在这里受过计算机教育的学生都曾频繁出入那间白色的主机房。

当年,在这些学生中有一个年仅10多岁,呆头呆脑的男孩,他就是后来享誉全球的计算机科学家比尔·乔伊。

乔伊入读密歇根大学的时候正值新计算机中心成立,那年他16岁。他又高又瘦,顶着一头乱糟糟的头发。

乔伊高中毕业于底特律北法明顿中学,同学们认为他是书呆子,所以送他一个雅称:“最用功的学生”—意思是他从不跟女生约会。

刚进大学的时候,乔伊曾想将来当一名生物学家或是数学家;但是就在他大一那一学年快要结束的时候,他无意中发现了这座计算机中心—就在那个时候,他迷上了计算机。

从那时起,计算机中心就成了乔伊生活的全部。

他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时间学习编程;

即便是放暑假期间,他也在一位计算机教授那里找到一份兼职,这样他整个暑假也能编程了。1975年乔伊考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研究生院。

在那儿,他更是痴迷于计算机软件编程的海洋中不能自拔。

博士入学面试的时候,他在匆忙之中准备了一份结构复杂的演讲,而当时的情形正如他的一位崇拜者所写:

“那些考官被如此精彩的演讲完全震撼了,一位考官后来这样回忆说:‘简直就是基督舌战长老’。”

后来,乔伊加入了改造UNIX系统的项目团队。

UNIX系统原是由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首创,用于大型电脑主机的软件系统。

经由乔伊团队改编的这个版本非常优秀,目前全世界正在运行的数以百万计的服务器系统软件,依然是他们的那个UNIX版本。

“当你的苹果电脑处于这个有趣的模式时你依然能看到这些代码,”乔伊说,“那都是我25年前编写的,至今也没什么变化。”

还有,如果你好奇当初是谁编写了那么多软件,使得现今网上冲浪成为时代潮流,我现在可以告诉你,这个人也是比尔·乔伊。

从伯克利分校毕业以后,乔伊与人合伙在硅谷创立了Sun公司。Sun公司是我们这个时代电脑科技变革的主要推手之一。

公司成立后,乔伊着手重写另一种计算机语言—Java,这种语言使他的事业更加如日中天。

在硅谷的圈内,乔伊享有和微软的比尔·盖茨同等重要的地位,同行视他为“互联网领域的爱迪生”。

耶鲁大学计算机科学家大卫·杰勒恩特说:“比尔·乔伊是对现代计算机历史影响最为深远的人之一。”

类似比尔·乔伊这样的天才的故事我们已经听到过许多次,内容其实都差不多。

计算机业是一个以纯知识精英为主导的行业。

计算机编程的世界不存在传统的校友关系网,你并不能依靠金钱或者人际关系取得领先地位。计算机业是一个充分开放的新兴行业,人们只根据成就和天分评价从事计算机行业的人;这里的成功人士都是最棒的,而乔伊无疑正是这些最优秀的人中的一个。

如果没有研究第1章谈到的冰球队和足球队的例子,我们很容易接受以上对成功的解释:

他们的成功都是个人努力的结果。

事实并非如此。

除了能力,机遇和其他完全随机的优势也在帮助特定领域的“异类”走向成功之巅。

有没有可能在这里也找到与第1章提到的特殊机遇相似的运作模式呢?

让我们回到比尔·乔伊的故事仔细找找看。

10000小时有多久?

将近一代人的时间里,心理学界都在不断争论一个大概很多普通人以为早已解决的问题:到底是否存在与生俱来的天赋。

很显然,答案是肯定的。

并不是每一个生于1月的球员最后都进入职业球队,只有少数人能做到—少数的生来就有天赋的人。可以说,成功是天赋加上后天努力。

但问题是,心理学家对天赋研究越深入,就越发现,天赋的作用其实很小,而后天努力的作用其实很大。

天才论中最著名的案例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心理学家K·安德斯·埃里克森(K. Anders Ericsson)和他的两名同事在顶尖水平的柏林音乐学院展开了研究。

在该学院一些教授的配合下,他们将小提琴专业的学生分为3组。

第1组由最优秀的明星学生组成,他们个个都有发展成世界级独奏家的潜质;

第2组则由那些仅被认为不错的学生组成;

第3组由那些将来不太可能做职业演奏家,只可能在公立学校当音乐教师的学生组成。

所有这3组学生都被问及同一个问题:从首次接触小提琴至今,你练琴一共练了多少小时?

3组学生大约都在5岁那年第一次接触小提琴。在最初几年,所有学生的练琴时间都大致相当—每周2小时至3小时。

但当他们到了8岁,不同组别的学生练琴时间开始产生差别。

第1组学生练习时间开始明显多于其他两组:9岁时每周练琴时间为6小时,12岁时每周8小时,14岁时每周16小时,这样随着年龄增长,他们练琴时间不断增长,到了20岁上下(这个年纪的学生已经很自觉,能够为了变得更加优秀而主动练习),他们每周练琴时间是30小时。

实际上,到了20岁,这些卓越的演奏者在练琴上已经投入了10000个小时了。

作为对照,第2组学生到20岁练琴时长累计为8000小时,

“未来的音乐教师们”的练琴时间累计只有4000小时多一点。

埃里克森带领团队又着手研究业余组与职业组的区别,相同的情况出现了。业余组中的人在儿童时期每周练琴时间从未超过3小时,到了20岁,练琴时间累计只有2000小时;而职业组的练习时间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到了20岁,那些未来的演奏大师们的练琴时间已经超过10000小时。

埃里克森的研究中最引人注目的结论是:

第一,根本没有“与生俱来的天才”—花比别人少的时间就能达到比别人高的成就;

第二,也不存在“劳苦命”—一个人的努力程度比别人高却无法比别人更优秀。研究结果表明,一旦一个演奏者进入顶级音乐学校,唯一能使他出人头地的方法就是:刻苦练习;成功的要素在这个阶段变得简单明了。还有一点是,那些顶级演奏家们,他们练琴不只是比其他人更加努力,而是比其他人努力十倍,甚至百倍。

一个人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完美掌握某项复杂技能,就要一遍又一遍艰苦练习,而练习的时长必须达到一个最小临界量。事实上,研究者们就练习时长给出了一个神奇的临界量:10000小时。

“研究发现,任何一个领域的世界级水平都需要起码10000小时的训练。”神经学专家丹尼尔·利瓦廷写道,“随着研究不断深入,作曲家、篮球运动员、作家、滑冰运动员、钢琴家、棋手,甚至江洋大盗……无论你是什么,10000小时这个神奇数字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

当然,这并不能解释为什么有些人能从等量的训练中获得更好的效果。但可以肯定的是,目前还未发现任何一位世界级的专家在其专业领域中的训练时长少于这个数字。

人的大脑好像必须花费那么长的时间消化理解,才能达到极其精通的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