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名贵的食材,之所以价格那么的高昂,最主要的原因是物以稀为贵。

很多人甚至买不起的东西,本身也是通过各种途径种植或者是采摘得来的,这种类型的产品一定会带有极高的风险性,所以本就高昂的价格才会更加贵。

桥头岩采燕窝(四川采燕窝人)(1)

但是现如今科技越来越发达,这些原生态的食物和药材,价格也会随着人工成本的上升越来越贵。

燕窝就是这样一种食物,现在有很多的人工养殖,但野生的燕窝自然也会因为其品质好,原生态而备受喜欢。

桥头岩采燕窝(四川采燕窝人)(2)

燕窝一直以来凭借着美容养颜,滋阴益气的功效,被很多人钟爱。但是现如今这些野生的燕窝,哪怕是价格再昂贵,也鲜少有人愿意去学。

燕窝的珍贵

燕窝这种食物,说白了就是燕子筑巢时所用的唾液,而这种运用唾液制造巢穴的燕子,就是金丝燕。

桥头岩采燕窝(四川采燕窝人)(3)

金丝燕这一品种之下,一共有六种燕子能够产出燕窝。

它们利用苔藓等植被,与自己的唾液混合,筑成燕窝。

其中也会夹杂一些自己的羽毛,而真正流通到消费者手上的燕窝,都是经过精心的挑选,以及剔除的。

桥头岩采燕窝(四川采燕窝人)(4)

燕窝中不可能不夹杂羽毛,但是那些羽毛并不能被食用,又因为燕窝的脆弱,只能人工通过镊子进行挑除。

越是干净的燕窝,价格自然就会越高。

在这六种金丝燕中,有一种燕子的燕窝,所筑的位置,与其他的金丝燕有些不同,它专门将自己的燕窝筑造在悬崖峭壁上,这种燕子有一个别称叫做“岩燕”。

桥头岩采燕窝(四川采燕窝人)(5)

将自己的巢穴建在这种地方,能够保证自己的巢穴不被侵害,但是这也同样给采集燕窝的人,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最后的采集人

四川冕宁县,有一个依山傍江的村子海子村,在这种贫瘠的大山中生存,世世代代劳作的农民并不能让自家人满足温饱。

桥头岩采燕窝(四川采燕窝人)(6)

只依靠这点微薄的土地,生活十分的艰难,但是这个地方恰好是因为悬崖峭壁众多,成为了岩燕的栖息地,很多的岩燕会在山上筑巢。

桥头岩采燕窝(四川采燕窝人)(7)

这也给这里的村民,提供了另外一条赚取收入的门路,那就是采集这些野生的燕窝卖钱。

攀爬采集燕窝,从清朝开始流传起来,当地人选择攀上山,用手进入山腰的溶洞之中,将新鲜的燕窝采集出来。

虽说这是能够赚钱的门路,但是渐渐地很多人都选择了放弃,原因无他,单纯的因为这种采集方式实在是太过于危险。

桥头岩采燕窝(四川采燕窝人)(8)

采集人需要将自己整个人,挂在毫无支撑的悬崖峭壁之上,然后将手伸到悬崖上的洞中,从中将燕窝逃出来。

整个过程中能够依靠的只有那根挂着自己的绳子,每一次的采集,都是在刀尖上跳舞。

一不留神摔下去,那可就是万劫不复的境地。

桥头岩采燕窝(四川采燕窝人)(9)

村子中仅剩的一名采集人名字叫做余成明,在他以后,只怕是再也没有人,会选择通过这种采集方式来摘取燕窝。

以命相搏

余成明每年都会在春夏之间外出采集燕窝,他能够借助的只有简单的工具,将自己的身家性命,系在一根绳子上,确认位置之后,吊着靠近。

桥头岩采燕窝(四川采燕窝人)(10)

这样的生活惊险刺激,却成为了他的习惯。

每年,他都会前往周边燕窝生产地的各个山上,踏着山路攀爬到悬崖峭壁上,找寻燕窝的所在地,然后继续惊险地采集工作。

桥头岩采燕窝(四川采燕窝人)(11)

长年累月的工作下来,余成明的皮肤晒得黝黑,但是名贵燕窝,一斤最高到两万六的价格,让他即便是顶着烈日,也愿意去做这份工作。

这个看上去简单的工作,实际上每分每秒都带着危险和痛苦。

他需要赶路,爬上不同的山,这些山都不曾经过开发,只能通过小路上山,山上的情况,随时伴随着危险。

桥头岩采燕窝(四川采燕窝人)(12)

他需要在悬崖峭壁上工作,挂着一根绳子,瞪着石面,不断地靠近燕窝所在的位置,然后将自己的手伸进去,将燕窝从洞中掏出来。

岩石中的洞,他的手一定会受到损伤,指甲因为往外掏的动作而出血的情况,更是习以为常。

虽说辛苦危险,但是余成明靠着这份手艺养家糊口是足够的了,一年能采五六百个,能赚个十来万,这笔收入可观,也让他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桥头岩采燕窝(四川采燕窝人)(13)

只是这种仍然依靠手工采集的方式,逐渐地也被淘汰掉,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吃得了这种苦的,就连看惯了父亲工作的儿子,宁愿外出打工,也不愿意去尝试学习。

“虽然采燕窝挣钱,但人站在悬崖上都发慌,我真不愿意干。”

等到余成明不再进行野外采集,或许这份工作也就没有人在做了。

桥头岩采燕窝(四川采燕窝人)(14)

即便如此,余成明如今仍然在做着这种工作,四十年的经验,足以让他娴熟地在悬崖峭壁上劳作。

这些年来,他看着燕窝的价格不断上涨,自己采集的燕窝卖出的价格越来越高,心里自然是十分开怀的。

桥头岩采燕窝(四川采燕窝人)(15)

即便如此,余成明也有自己的底线,他每年每一个洞只掏一次,让那些燕子们能够顺利繁衍,在新生的小燕子长大之前,绝不会进行第二次采集。

这也让这里的燕子生生不息,没有因为过度采集,而破坏它们原本的栖息环境。

结语

燕窝这种东西一直以来备受追捧,市面上的燕窝种类也越来越多,燕窝产品更是逐渐增多。

桥头岩采燕窝(四川采燕窝人)(16)

但同时市面上良莠不齐的情况也逐渐产生,很多燕窝根本没有电视上说得那么好,甚至出现了很多“假燕窝”。

余成明靠着自己的双手得来的这些野生燕窝,品质自然是不必多说,价格也绝对是市场上的佼佼者。

桥头岩采燕窝(四川采燕窝人)(17)

虽说余成明没有了传承人,自己的儿子在尝试过后,宁愿外出吃打工的苦,也不愿意在生死一线间谋生。

但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已经有了越来越多的人工养殖,通过人工的方式生产燕窝,这种危险的工作不能被机器所替代,或许淘汰也是必然的。

桥头岩采燕窝(四川采燕窝人)(18)

余成明自然也是这样想,与其让自己的儿子拿命去赚钱,不如做一个危险性没有那么高的工作,踏踏实实的一辈子。

但是这种曾经存在的职业,或许应该被更多的人记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