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63年,北京电影制片厂上映了一部儿童军事题材电影《小兵张嘎》,讲的是抗日战争期间,一个叫张嘎的男孩由鲁莽的毛头小子成长为勇敢的八路军侦察员的故事。这部影片通过寓意丰富的细节安排和少年儿童所特有的心理活动的描写,真实自然地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的少年英雄形象,荣获了1980年中国第二届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后来又被改编成了电视剧。
可以说,在那个年代里,这部电影被观众耳熟能详,成了电影史上永恒的经典,让那个年代的青少年看得热血沸腾,成为影响了好几代人的经典影片。
影片中,那个歪戴着破草帽、手拿木头手枪、身穿白上衣、光着脚丫子,擅长游泳、爬墙上树,既会摔跤又会咬人、机灵活泼、野气逼人的男孩就是嘎子的形象。剧中嘎子的扮演者是安吉斯,他神貌俱佳的表演赢得了观众们的喝彩和厚爱,“嘎子”也成为儿童电影画廊中熠熠生辉、经久不衰的形象。
现如今,距那部影片的播出已过去57年,成名的时候,剧中的孩子们还只是一个个小童星,现已都是古稀之人。岁月蹉跎,物是人非,斗转星移之间,有的人在娱乐圈大红大紫,而有的人已经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他,就是在剧中扮演小主人公“嘎子”的安吉斯,而《小兵张嘎》也是他唯一的一部电影作品。
1
1962年,北京电影制片厂筹划拍摄一部抗日题材的儿童电影《小兵张嘎》,由崔嵬执导。说起崔嵬,除了有导演的头衔,他还是新中国第一位影帝,因在影片《红旗谱》中饰演主角朱老忠获得了中国首届电影百花奖的最佳男演员奖。从1955年开始,几乎每年都有他主演和导演的电影出现在全国影院的银幕上,《宋景诗》、《海魂》、《老兵新传》、《青春之歌》、《红旗谱》、《杨门女将》、《野猪林》、《天山的红花》、《平原作战》、《红雨》、《风雨历程》,几乎每一部影片都是经典之作。
当时,《小兵张嘎》的拍摄准备工作已经开始,可是嘎子的扮演者一直没有确定下来。摄制组的工作人员到北京各小学、少年宫、活动站去物色小演员,好几个月过去了,他们仍未找到理想的对象。
就在崔嵬一筹莫展的时候,《在烈火中永生》中饰演江姐的于蓝给他推荐了朋友的孩子安吉斯。照片上,他那顽皮可爱、活泼好动的形象完全吻合崔嵬心中对嘎子的定位,所以一眼就看中了,当场就拍板由他来出演张嘎。
安吉斯当时还是一个13岁的蒙古族孩子,他的父母都是革命干部,母亲乌兰是内蒙古著名的手握双枪骑马驰骋草原的抗日女司令,和电影演员于蓝是好朋友,她们一起在延安呆过。
当演员选好在崔嵬家见面时,也安排了另几位候选的小朋友一起到场,其他孩子都显得有些腼腆、拘束,唯独安吉斯很随便,在屋里东瞧瞧、西望望,翻书看画,自然随意。在院子里活动的时候,安吉斯马上成为小朋友们的中心人物,无论是哪种活动,都是他的主意多、力气大,这些表现立即征服了崔嵬,更让他认定安吉斯就是“嘎子”的不二人选。
进了剧组后,因远离父母无人照顾,除了拍戏之外,安吉斯所有包括吃喝拉撒在内的生活起居和学习的事情全都由导演崔嵬负责,中间安吉斯还生过病,把导演急得够呛。当时安吉斯和饰演“胖墩”的吴克勤正在上小学,为了不耽误他们学习,崔嵬还特意从北京带了一个老师到剧组,每天拍完戏后,给孩子们补习功课。
在拍戏的方面,崔嵬导演更是没少费劲。骑马打枪爬树,嘎子没问题,可咬人、挤眉毛弄眼睛这些童真的东西嘎子比较缺乏,都是导演调教的,还有小胖墩儿和嘎子打架那场戏,也是导演一点一点“磨”出来的。崔嵬非常有办法,开拍前,他也不让小演员排练,就让嘎子和胖墩都脱光膀子,赤脚跟白洋淀的孩子们一块儿去玩。十几天过去后,拍摄开始了,崔嵬选择了嘎子和胖墩在大堤上摔跤作为第一场戏,这两个孩子非常松弛、自然,毫不顾及周围的一切,拍摄过程一气呵成。
可以说,导演崔嵬对安吉斯有着当之无愧的知遇之恩。除此之外,剧中饰演八路军武工队队长罗金保的张莹也是安吉斯的恩师。
张莹在《小兵张嘎》中扮演八路军武工队队长罗金保,演技真实自然,个性鲜明,分寸适度,深受观众喜爱。在电影拍摄过程中,他对小演员安吉斯、吴克勤他们特别好,不仅教他们演戏,还在生活方面对他们颇为照顾,就像疼爱自己的子女一样,安吉斯的游泳就是张莹在拍戏之余教会的。
在全剧组人员的努力下,《小兵张嘎》终于在1963年上映,立即引起了不小的轰动,饰演嘎子的安吉斯也因此走红,他那真实传神自然的表演征服了所有人,人人为他竖起大拇指,用今天的话来说叫人气爆棚。
2
影片拍完后,安吉斯回到了内蒙上中学,结果没多久便赶上wenge爆发。那是个全民狂躁、热血贲张的岁月,在时代洪流的推搡中,好多原本安分守己的人迷失了本性,变成了魔鬼。
安吉斯当时只有十六七岁,由于有着相当的名气,颇具“振臂一挥,应者云集”的能量,在父母的支持下,他成了学校红卫兵头头,砸毁了教室,打残了老师,不仅如此,他还亲率一批红卫兵从内蒙北上首都闹革命,在他曾经参与拍摄《小兵张嘎》的北京电影制片厂内上演了一出全武行。
在安吉斯的指挥下,当年参加《小兵张嘎》的演职人员全部被揪斗,而且越有名的被打得越狠,尤其是崔嵬、张莹、于绍康这些主创更是遭到了非人的折磨。演支队长的于绍康被打掉满口门牙,演罗金宝的张莹被打得吐血昏迷,演卫生员的袁其励被拔光了头发,当年对他有着知遇之恩的导演崔嵬是被打得最惨的一个,被安吉斯扒光衣服,用皮带狠抽。这时候,昔日的嘎子变成了一个十足的恶魔。
文革结束后,安吉斯驻足北京,分别报考了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央戏剧学院,但曾经的劣迹让两所学院都将之拒之门外,也失去了继续演戏的机会。安吉斯痛悔自己当年的所作所为,觉得实在没有脸面再去求当年《小兵张嘎》剧组活着的那些老师帮忙,万般无奈之下,只好灰溜溜地返回了内蒙。
3
随着老电影《小兵张嘎》的一次次重播,收视率居高不下,后来又翻拍成了电视剧,沿用《小兵张嘎》这个片名。
2004年,电视剧《小兵张嘎》在央视热播,反响强烈。于是,中央电视台特意为老电影《小兵张嘎》举行了一个座谈会,把当年老电影中的演员都请了去,包括饰演“嘎子”的安吉斯和饰演“胖墩”的吴克勤。
嘎子没去参加座谈会。胖墩说,他给嘎子打了电话,但那天正好北京下大雨,车不好走。不知道真是车过不来,还是他不愿意来,反正最后他也没来。
除了饰演嘎子的安吉斯没到场,导演崔嵬和饰演罗金保的张莹也没出席,而且多年以来,这三人很少在媒体露面,也和大家断了联系,在公众视野中销声匿迹。个中的原因是什么?曾在北京电影学院任副教授的张莹夫人李慧颖揭开了谜团,她回忆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张莹受到很大冲击,不仅被批斗,还被关进了北影厂的牛棚,惨遭迫害,1969年病逝,年仅45岁。最令张莹伤心的是,当时扮演嘎子的安吉斯有十六七岁了,他从内蒙古串联到北影,对崔嵬、张莹、于绍康这些《小兵张嘎》中的主创来了个集体批斗,还动了手……
同样的,导演崔嵬也在那个疯狂的年代里遭受了非人的折磨,身心备受摧残,落下一身病根。1979年2月,崔嵬因肝癌在北京逝世。
这次座谈会并不只是安吉斯的第一次爽约,接下来的时间里,他也多次拒绝任何电影界活动的邀请和记者采访,刻意回避与剧组成员难得的相聚。也许,那段往事对他来说是一段不愿意回首的过往,成了他心中放不下的包袱,内心的忏悔和自责让他觉得无颜再出现在观众面前,所以这么多年都很少在媒体露面,在公众视野中消失了,只呆在内蒙贻老终生。
其实,在那个年代,大人都有很多疯狂的举动,何况一个10多岁的孩子,这是时代造成的悲剧,只是安吉斯成了为这场悲剧买单的人之一,他原本可以光芒万丈,但终于只绽放了昙花一现的艺术之光,其艺术生命也就此葬送在这场悲剧里。
后来的安吉斯任中国青少年绿色行动委员会副秘书长,尝试用一种新的方法治理锡林郭勒盟的黄沙,力求改善内蒙古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生态条件,减少困扰北方多年的沙尘暴。
在中国青少年绿色行动委员会启动的“红领巾治沙行动”中,内蒙古的治沙行动初见成效。安吉斯希望大家都来为治沙做贡献,他曾说:“我现在已经渐渐老了,希望我的头发渐渐白了的同时,我国的沙漠能慢慢绿起来。北京的沙尘暴也会减少,会为2008年绿色奥运做出不小贡献。”
结语:
一部《小兵张嘎》影响了好几代人,也让很多人的命运从此发生改变,令人唏嘘不已。这不是几个人的悲剧,而是时代的悲剧,还是那句话说的:
时代的一粒灰,落到个人身上就是一座山。
如今再来回味当年的经典影片,里面胖翻译官出场时,只见他悠哉游哉地走上前来,见西瓜就啃,啃完就摔,面对罗金保的质问,他嘴里蹦出来一句经典台词:别说吃你几个烂西瓜,老子在城里吃馆子也不问价。
看到胖翻译官这副“混不吝”的模样,罗金保说了那句更著名的台词:这年头,做事要留点后路啊。你没听人说吗?别看今天闹得欢,就怕将来拉清单。接下来的结果是,胖翻译官被嘎子缴械,高举双手投降,之前的嚣张劲儿消失得无影无踪。
现在想来,罗金保的话何尝不是一种警示呢?用在生活中再合适不过了。生活中,经常能遇到“牛人”,狂妄自大,目空一切,老子天下第一。其实,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还是韬光养晦、低调行事的好,切记莫要嚣张跋扈、为所欲为,否则的话,结果可能是“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如今的安吉斯已经70岁了,不管怎样,都希望他能够安享晚年,颐养天年。
重看老电影,引来几多唏嘘感慨,你怎么看呢?
作者简介:@日出江南,曾经的金融女,业余文字爱好者。逃不过红尘俗世里的一地鸡毛,渴望用文字给疲惫的心找一个倾泻的出口。有缘不拒千里,期待您的共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