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影摇红》,词牌名,又名《忆故人》、《归去曲》、《玉珥坠金环》、《秋色横空》。原为小令,双片五十字,前片两仄韵,后片三仄韵。后变为慢曲,双片九十六字,前后片各五仄韵。代表作有廖世美的《烛影摇红·题安陆浮云楼》。

一首触动心弦的古诗(这首词太美一再吟诵)(1)

烛影摇红·题安陆浮云楼

廖世美

霭霭春空,画楼森耸凌云渚。紫薇登览最关情,绝妙夸能赋。惆怅相思迟暮,记当日、朱阑共语。塞鸿难问,岸柳何穷,别愁纷絮。

催促年光,旧来流水知何处?断肠何必更残阳,极目伤平楚。晚霁波声带雨,悄无人、舟横野渡。数峰江上,芳草天涯,参差烟树。

安陆:今湖北安陆市。浮云楼,即浮云寺楼。

紫薇:星名,位于北斗东北。唐代中书省曾称紫薇省,故在中书省任官者可称薇郎。此处指杜牧,杜牧曾任中书舍人,故称。

带雨:韦应物《滁州西涧》:“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一首触动心弦的古诗(这首词太美一再吟诵)(2)

这是一首登楼怀远之词。它通过对春日晚景的描写,抒发离别相思之情。

上片描绘浮云画楼高迥森严的景色,发思古之幽情,抒念远相思之愁。开头两句点出时间和地点,“霭霭春空”描写云层低垂,春雨迷蒙。“画楼森耸凌云渚”表现浮云楼雕栏画栋的美和高耸人云、俯瞰沙渚的气势,“耸”字前面加一“森”字,是为了突出寺楼的庄严,同时也营造出一种云气缭绕的氛围。.“紫薇登览最关情,绝妙夸能赋”两句,既称赞杜牧题浮云楼诗写得绝妙,也隐约道出自己具有登高能赋的才情。“登览最关情”一句为后边的“惆怅相思”之后的抒情助长声势。词人在日暮时分登上高楼,于是想起和佳人曾经“朱阑共语”。往事何等美好,而如今“塞鸿难问,岸柳何穷,别愁纷絮”,相思之情,不能自己。结尾这三句是“神来之笔”,三句融情于景,借塞鸿、岸柳、纷絮等意象来抒发离愁别恨,尤其是“柳”谐“留”音,见柳思人,以此表达惜别怀远之情。

一首触动心弦的古诗(这首词太美一再吟诵)(3)

下片融情入景,情景交融,抒发伤逝的忧郁情怀。“催促年光,旧来流水知何处”二句的意思是岁月催促着时光流逝,昔日楼下流水今天在哪里呢?让人生出不胜古今的感叹。登楼远望,只见芳草连天,平野苍茫,此景已让人黯然落泪,又何必增加“残阳”一幕?如此一来,更让人感觉凄怆。“晚霁”几句借景进一步抒发惆怅之情。结三句“数峰江上,芳草天涯,参差烟树”写雨后,江边数峰青青,芳草延伸到天涯之外,远树参差不齐,烟霭迷离。如此境界,反映了无尽怅惘之情。

全词意境幽美,语淡情深,优雅别致,自是名家手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