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话说,华夏的鬼神文化,自古有之,源远流长,上可追溯至原始社会的部落祭祀,下可到达到清朝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并且作为华夏传统文化之一,一直以来它都对华夏子孙的心理认知、世界认知,伦理认知等等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同时也正是因为鬼神文化对华夏子孙的这种深远影响,从古至今,华夏大地上的先贤们对其议论纷纷,褒贬不一。

而最有特色的就要数先秦这一段时期,儒家与墨家两个“大咖”级别的组织对鬼神文化的态度了。

墨家如何看待儒家(墨家信明鬼)(1)

1.0.0 儒墨两家对鬼神的态度令人感兴趣

首先因为它俩在当时都是属于显学级别的学派,在天下有大批的追随者,它俩的观点,也就代表了当时大部分人的观点。

其次是最后,在儒家学说成为官方学说后,它对于鬼神文化的态度,更是直接影响着后世之人。甚至可以说,后世之人对于鬼神文化的态度,几乎都是儒家文化影响下的结果。

最后,很有意思的是儒家与墨家这俩“大咖”对待鬼神文化的态度很是截然不同的。墨家宣传“明鬼”思想,而儒家则提倡对鬼神要尽可能“敬而远之”。

而且细究这两种思想衍生出来的世界的话,却能发现它俩背后的实质,一个想要造就类似“一神制”的天下,另一个则想要造就类似于“多神制”的天下。

儒家就属于前者,而墨家则属于后者。

为什么会有这样说呢?下面我们就从介绍儒墨俩家对鬼神文化的态度入手,再来一点点深入探究。

墨家如何看待儒家(墨家信明鬼)(2)

1.1.0 墨家宣扬鬼神,儒家提倡“敬而远之”

二、儒墨俩家对待鬼神的态度

1、墨家“明鬼”思想

《墨子》一书中专门有一篇叫《明鬼》的文章,在里面墨子借反驳不信有鬼神的人之口,再加引用圣人之事迹,来引证世上是有鬼神的。

比如墨子就列举了周朝时期,周宣王与杜伯的事迹。这个故事讲的是,周宣王平白无故处死了杜伯,杜伯含冤而亡。

在死前,杜伯曾道:“如果人死了,什么也没有了,那这件事就算了。如果人死了,能成鬼的话,那么在三年之内,我一定报复你。

结果果真,在第三年时,周宣王外出打猎,就被身穿红衣的杜伯一箭射死,而在场很多周人都见到这一景象,并将此事记载了周朝的《春秋》之中。

墨子就以此事,来举证世界上是有鬼神存在的。

墨家如何看待儒家(墨家信明鬼)(3)

2.1.0 墨子举了周宣王的例子来试图证明鬼神存在

而且在文末时,墨子还总结道:“今天下之王公大人、士君子,中实将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鬼神之有也,将不可不尊明也,圣王之道也。”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天下的诸王侯将相士大夫,如果想要天下大治的话,那么一定要向普通民众说明鬼神的存在,让他们做事时心有所畏,这就是圣王的做法。

墨子也是通过文末的总结性话语,来表明墨家是认可鬼神存在的,而且他还认为,要想天下大治,还得给普通群众灌输这一观点。

因为在墨家看来,鬼神是具有赏罚分明的一类事物,当你做坏事时,它终究会惩罚你,当你做好事时,它又会奖赏你。

而一旦天下人都接受了这样的观点,那么天下就不会存在有恶意做坏事的人,不会存在战争以及恃强凌弱的现象,天下自然就大治的。

墨家如何看待儒家(墨家信明鬼)(4)

2.1.1 墨家认为只要天下人接受了这样的观点,就会天下大治了

所以墨家的明鬼思想,也可以概括为,使人们相信有一种外加事物,在对人们的行为举止做着监督,并且这个事物无所不在,无所不知,从而让人们遏制自己的恶意。

只不过这个外加事物,我们称之为鬼神罢了。

此外,墨家在“明鬼”中,并没有规定我们要信什么神。换句话说,就是万物皆可信,只需要心存敬畏即可。

墨子曰:“古之今之为鬼,非他也,有天鬼,亦有山水鬼神者,亦有人死而为鬼者。”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世间的鬼有很多种,天鬼,地鬼,山鬼,人鬼等等,这些鬼不分高低贵贱,他们都是掌握人间赏罚的存在,而我们对这些存在要心存敬畏,不可在他们眼皮下做坏事。

可以明显看到,墨家宣扬这么多鬼神存在,其最终目的也是告诫世人做事要心有底线。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说的就是这个。

墨家如何看待儒家(墨家信明鬼)(5)

2.1.2 墨家之中的鬼神非常多,而且都是平等的

2、儒家对鬼神“敬而远之”

儒家经典《论语·雍也》中载道:“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这句话被认为是儒家对待鬼神之类的最好诠释。

就是说儒家认为要尽力去做服务人们的事,而对待鬼神一类的事物则要尊敬祂们,但却要远离祂们,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求证依靠鬼神一类的事物上面。

可以看出儒家并不否认鬼神是存在的。在儒家的观点中,鬼神等一类的未知事物,只需要尊敬而不值得消耗额外时间去求证。

因此儒家格外注重祭祀的仪式,在仪式上即体现了对待鬼神的尊敬。所以儒家强调,在祭祀时要做到“祭如在,祭神则神在”。

墨家如何看待儒家(墨家信明鬼)(6)

2.2.0 儒家虽然远离神,但却很注重尊敬神,祭祀要求很严密

这就说,在祭祀是一定要做到神灵就在身边的感觉,那样才是真正的祭祀,不然就算是亲自来祭祀,也相当于没有来。

可以说鬼怪神灵在儒家看来,是一类高高在上,需要人们用心祭祀与尊敬的生灵,但是除了祭祀以外,儒家又不希望人们浪费时间去过多探究神灵。

概括起来就是,儒家世界观中就存在这样一群神祇,它们是不需要证明,是默认存在的,人们只需要祭祀它们就行了。

而重要的是,儒家强调这些神祇在人间的代表则是圣人,人们尊敬完神灵后,必须听从圣人的教化。

《论语·八佾》记载:“天下之无道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意思就是天下礼仪已经荒废很久了,天意将以孔夫子为圣人来代天教化众人。

墨家如何看待儒家(墨家信明鬼)(7)

2.2.1 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并且又因为儒家的等级制度观念,所以这些神祇之间,不像墨家那样是不分高低的。在儒家的世界观中,这些神祇是分高低贵贱的。

就如同古时人间的官职大小,王侯平民的尊卑有序一般,儒家的神祇经过后世发展过后也是分等级的,其中以天命之中昊天上帝为最尊贵的神祇。

祂就是古时所祭祀的“天”,祭天很多时候就是祭祀的昊天上帝。而儒家认为人间的圣人就是“天”派到人间的代表。

所以最初这个“圣人”就是最高一级的,毕竟他是上天的选择。而到了后来,逐渐发展与变化,才最终演变成以皇帝为中心的一个体系。

总体说来,儒家对待鬼神的态度,其实是以鬼神为引,然后活生生的造就出它在人间的代言人,那就是圣人,相比较而言真正的鬼神反而不及这个圣人了。

墨家如何看待儒家(墨家信明鬼)(8)

2.2.2 儒家重点实际上在于圣人

三、儒墨不同思想的背后到底各自衍生出什么世界

1、墨家

从墨家的“明鬼”思想可以看到,墨家的世界观中,不止有鬼神存在,而且这些鬼神还非常之多。

天鬼、地鬼、山鬼等等都是,但这些鬼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祂们同样掌握着赏与罚的权力,祂们的作用也仅仅只是作为人们行事的敬畏对象。

墨家宣扬鬼神,更多的只是将这些鬼神作为一种客观附加评价准则,让人们做坏事时,有所衡量。而人们不必要向儒家那样去耗费精力祭祀祂们。

墨家崇尚节俭,对于儒家那一套繁琐的祭祀礼仪很是鄙夷,因为这样既耗费精力,又耗费钱财。

而墨家世界中的鬼神则不需要这些祭祀,祂们只是作为客观对世人赏罚的存在,对待任何人都一样,包括天子与平民。

墨家如何看待儒家(墨家信明鬼)(9)

3.1.0 墨家鬼神作为客观存在,对任何人都一样

并且墨家并没有宣称自己与鬼神的联系,这就导致了,墨家所宣扬的“明鬼”思想并无教义上面的牵连。

它的作用也就仅仅限于从墨家角度出发,而起维护天下太平的作用了。

这种为了天下太平,从而提出鬼神之说的思想,却也从侧面论证了墨家想要创造一个人人兼爱,人人不得做恃强凌弱事情的这样一个理想多神制平等社会。

因为在这样的社会下,如果人们肆意欺凌弱小,那么等待他的,将会是内心的煎熬,因为他害怕鬼神惩罚他。

那么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他只有在这样的压力下做到墨家所说的兼爱,进而成就墨家的治世。

同时再这样一个神无尊卑的理想世界,那么所导致的结果必然也是凡间的平等,这亦是和墨家所主张的平等思想相切合。

总之,墨家的“明鬼”背后,是这一派想要造就天下平等,众生兼爱的这样一个理想世界。

墨家如何看待儒家(墨家信明鬼)(10)

3.1.1 墨家明鬼背后是一个多神制的兼爱、平等社会

2、儒家

从前面儒家对鬼神的态度分析,可以知道,在儒家的世界观中,其实并不是没有鬼神,只是儒家刻意将鬼神的权力弱化,而将这部分权力转交给了他们所造就出来的圣人。

从他们对于鬼神仍然保留着庄严的祭祀,就可以看出来,儒家希望通过保留鬼神的尊贵感,进而神圣化他们在人间所选出来的圣人。

可以进一步说,儒家就是在“造神”。他们想造一个人,而这个人是天命的代表,他代天教化万民,代天施行儒家学说等等。

并以对神祇以及祭祀的等级划分,从而使人们潜移默化的接受,儒家对于世人的等级划分。

这就相当于一个理想的“一神制”社会,大家以一个代言天的圣人为中心,层层辐射递减,从而实现儒家的“亲亲”社会,以成大治。

墨家如何看待儒家(墨家信明鬼)(11)

3.2.0 一个一圣人为核心的辐射体系

而后世历代儒家先贤对于世间其它淫祀以及异教的打击,也都无疑不是在保证儒家“一神”信仰的纯洁性。

只不过先秦圣人时代过去后,儒家的这种理论思想被统治者所利用,最终包装成以君王为中心的辐射体系。

而君王则是天的代表,他代天对人间进行统治,以及施行各种道义。这种统治的合理性被其巧妙的利用,而儒家中人们选择圣人的权力被其瓦解掉,导致其统治越来越有效,底层人士被越来越愚弄,最终成为拥护君主的爪牙。

当然这都是后话。不过单看前期儒家鬼神思想的背后,毫无疑问,儒家想要造就一个以圣人为核心,而教化人们的社会。

相当于在“一神制”下,实现儒家的以亲亲为核心,以一套合理的等级制度为枷锁的一个大治之世。

墨家如何看待儒家(墨家信明鬼)(12)

3.2.1 儒家背后是想以圣人教化天下

综上所述可知,儒墨对待鬼神态度不同,其实现的理想世界也是不同的。

墨家想要建立的是平等、兼爱的一个社会,其所宣扬的“明鬼”思想,也知是希望能够给众人提供一些敬畏,让众人心有所畏,以求更快达到兼爱的这样一个社会。

因此墨家宣扬的鬼神是无差别的,没有等级划分,只起到一个警示作用,相当于一个“多神”共存的兼爱社会。

而儒家却不同,虽然儒家对鬼神“敬而远之”,但就是他们通过繁琐而庄严的祭祀,达到了对鬼神的“敬”,而造就了对圣人的“信”,对鬼神的“远”,而造就了对圣人的“近”这样一种局势。

圣人在儒家眼中是上天的代言人,他对万民的教化,就是上天对万民的教化,他对万民施德,就是上天对万民施德。

因此在儒家眼中,他们想要造就一个以圣人为中心,层层递减,以此来教化万民的亲亲世界,类似于一个“一神制”的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