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宗教音乐,相信这首《奇异恩典》是大家听到的最多的一首了。《奇异恩典》是 最初由英国牧师约翰·牛顿作于1779年,开始是一首传统的民谣,或黑人灵歌,它表达了宗教的忠诚,其中包含着一个平淡但是极富深意的赎罪的故事。现在它成了基督徒每次祈祷忏悔时必唱的曲目,后来它流行越来越广,超越了宗教,成了一首真正意义上的流行歌曲,成为人们祈求和平的经典歌曲,是人民精神世界的赞歌。缥缈神秘的苏格兰风笛,更是为这首神圣的歌曲增添了氛围,听着笛声演奏的这旋律,就像是沐浴在天堂的光芒下, 温柔地感恩世间的一切。

​歌的主题和《圣经》的主旨相符:忏悔、感恩、赎罪、重生。歌词简洁充满敬虔、感恩的告白,也是约翰·牛顿的生命见证,约翰·牛顿本是一名黑奴船长,无恶不作,后来反而沦落非洲。在一次暴风雨的海上,他蒙上帝的拯救,于是决心痛改前非,奉献一生,宣扬上帝的福音,成为19世纪的传道人。去世之前,他为自己写了墓志铭:“约翰牛顿牧师,从前是个犯罪作恶不信上帝的人,曾在非洲作奴隶之主。但借着主耶稣基督的丰盛怜悯,得蒙保守,与神和好,罪得赦免,并蒙指派宣传福音事工。”这首诗歌就是他一生得拯救的见证。在歌中充满了他对自己过去贩卖奴隶的悔恨,和对不计较这些仍赐福于他的上帝的感激之情。

陶笛吹奇异恩典(苏格兰风笛奇异恩典)(1)

天赐恩典,如此甘甜。我罪竟已得赦免。

我曾迷途,而今知返。盲眼今又得重见。

神之恩典 教我敬畏。使我心灵更释然。

归信伊始,即蒙恩惠。如何能够不称颂?

历尽艰险,饱受磨难。我今安然得度过。

蒙此恩典,赐我平安。引我终究归家园。

人生在世,已逾千年。圣恩光芒照万丈。

齐聚吟颂,神之恩典。从今万世永流传!

​基督教教人“爱人如己”,用温柔的爱去拥抱他人,对世间的一切报以微笑,用感恩之心对待周围,希望所有人都能够常怀感恩。世间纵有千苦万难,微笑着去面对,阳光就一直都会在!

陶笛吹奇异恩典(苏格兰风笛奇异恩典)(2)

余生,要感激这些人

​爱我疼我的亲人:感恩父母给予我生命,把我带到这个五彩斑斓的大千世界,为我撑起一片爱的天空,给我优质的生活和最好的教育,让我经历了属于自己的沧海桑田;感恩兄弟姐妹,对我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关爱,让我明白了这世间有种最温暖的亲情,断不了,吵不散,犹如冬日里的一股暖阳,沁人心扉。

​相濡以沫的爱人:感恩流年,感恩曾经的年少轻狂,感恩虚拟的网络,感恩当年那个坦诚、率真的男孩,成为我相濡以沫的恋人。一路风雨前行,感恩爱人对我的理解、支持、鼓励、照顾、呵护和包容的那份难能可贵的爱情,一直滋润着我的心田。

​两个人相爱时,最好的状态就是:彼此之间有一种恒存的默契,知道怎样对彼此好。至少要拥有对待爱时同样郑重的态度,或者知道彼此内心隐秘的温柔和孤独,以及无法周全的好。若此,哪怕是走两条道路,也可以彼此照料。哪怕只是,分享一杯清水,共食一片面包,也是最好的。

​肝胆相照的朋友:感恩最美的年华里遇见你,有一些相遇,不过朝夕,有一些执守,长过流年。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感恩贵人,是你让我的生活充满了意义和价值;感恩知己,是你让我无所顾忌和防备的遇见了另一个自己;感恩朋友,为我的人生锦上添花、雪中送炭,朋友的情谊,比天还高,比地还辽阔。

​红尘滚滚,大千世界,于芸芸众生,茫茫人海之中,我们彼此相遇,相互认识,相互了解,相互走近,相互认可,相互仰慕,相互欣赏,相互感知,相互陪伴,相互牵挂,相互思念,相互关心,相互依靠,实属缘份的牵引,因此,感恩流年中的每一次相遇,且行且珍惜!

陶笛吹奇异恩典(苏格兰风笛奇异恩典)(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