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商厦发展前景(阜成门商圈前浪)(1)

“这个陪伴了我们几十年的老牌商场终于要改造了!”作为北京第一家华联百货,阜成门华联进入了全新升级改造“倒计时”。对“老华联”颇有感情的周边居民,既有对过去记忆的恋恋不舍,也怀着对改造后的“新华联”的憧憬。

新华商厦发展前景(阜成门商圈前浪)(2)

扫码看视频

5月20日,小编前往阜成门华联商厦看到,这里在做最后的出清工作。一层不断有人进出搬运货品。大门外则贴有闭店的最后截止期限:为更好地为周边顾客提供民生商品及百货零售服务,阜成门BHG生活超市、BHG百货将于2020年5月18日起进行闭店升级改造。同时,阜成门BHG百货会员积分清理及退换货手续也将在2020年8月20日截止,消费者需在此时间之前到商场指定位置办理相关手续。

新华商厦发展前景(阜成门商圈前浪)(3)

据知情人透露,商场内店铺从年后就已开始陆续撤离,2-4层最先关闭,然后是地下超市。小编去年多次走访阜成门华联,当时商厦内就已打出“升级在即,调整进行中”的广告,部分品牌在做特卖处理。至于升级何时启动,当时商场工作人员表示,“阜成门店已经说了很多年要改造,但一直没有动作。”

升级后,阜成门华联会做哪些定位调整?功能上会有什么变化?就此问题,小编也试图联系华联集团,希望了解转型方案,但未果。

不过,华联集团2019年财报倒是透露了一些改造方向。根据这份财报,华联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完成对旗下所有项目的调改方案,通过品牌汰换与升级、优化业态组合推动客层升级,更新各购物中心经营定位。华联将以满足消费者需求和提升顾客体验为出发点,推进完成15个购物中心项目的调整改造升级,包括根据社区需求,合理布局购物中心内各业态比重,完善软硬件设施等。

对于阜成门华联的闭店升级,周边居民并不感到意外。有居民对小编表示,虽然对这家陪伴了自己几十年的老牌商场很有感情,但它其实已不能满足周边居民“逛商场”的需求了。“我们平时偶尔才会去楼上逛逛,目的就是去超市买点日常生活用品,现在超市一关,买东西就很不方便了。”

1997年开业的阜成门华联,紧邻万通、天意等小商品市场,由于小商品批发市场一度人气火爆,华联商厦也跟着“沾光”,获得不少客流。随着非首都功能疏解,周边批发市场相继撤出,只剩下阜成门华联在商圈内独挑大梁。此时,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阜成门华联也开始进入商场设备老化、品牌竞争力下降、业态品类不够丰富的瓶颈期。而周边新商业项目的崛起,也对阜成门华联构成了“威胁”。

阜成门华联自身也在不断调整。2008年,阜成门华联将主营业务由百货店经营向购物中心运营管理的战略转型。华联方面表示,2020年,在购物中心业务管理层面,将实施三年调改计划,通过拓展品牌资源、优化品类、创新内容等方面推动购物中心品牌升级,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年轻、时尚、有活力的社区型购物中心。

华联近年来一直在淘汰旗下百货商场,加速转型购物中心。自2016年以来,已有马家堡店、安贞店、广安门店、上地店、五道口店等多家华联商厦闭店改造。

在商业专家看来,阜成门华联改造后仍有不错的发展空间。

中国百货业协会秘书长杨青松表示,阜成门商圈周边缺乏有强竞争力的商业项目,而附近的金融街购物中心、甘家口大厦等商场离阜成门商圈还是有一段距离。对于居住在阜成门地区的居民来说,华联商厦是最方便,也是距离最近的商场。因此,短时间内,它仍将是周边军民逛街的“刚需”。

杨青松建议,阜成门华联应将改造升级的视角更多放在周边居民的消费特点上,相应地增加业态品类、提高餐饮品牌质量。

北商研究院特约专家、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赖阳认为,阜成门华联应该向“社区生活方式中心”转型,这种社区商业是生活的第三空间,生活化功能一定要在项目中充分体现。

“周围居民很多,而此前的万通和天意改造之后,并没有解决居民的消费问题,所以一个可以满足老百姓生活需要的商场尤为重要”,赖阳说。

至于如何改造成社区生活中心,赖阳给出了三点建议:一是进行业态结构调整,百货比重大幅下降,增加餐饮、文化、娱乐的比重;二是提高商场内品牌的品质;三是在店铺环境的艺术化、经营内容的艺术化方面下功夫。他还强调,商场与居民的互动在营销中也很重要,阜成门华联未来可考虑引入更多流行时尚IP元素以及互动的业态。

王莹莹/文字、摄影、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