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渊洁怎么成为童话大王(郑渊洁在三十多年前就写出了异次元杀阵)(1)

《异次元杀阵》又名《立方体》是1997年温琴佐·纳塔利执导,尼科勒·德搏尔、尼基·瓜达尼等主演的惊悚科幻恐怖电影。影片讲述了六个素不相识的人莫名其妙地堕入一个犹如迷宫般的死亡陷阱的故事。之后又有几部续集,形式差别不大,都是讲述成年人的不容易。除去里面奇幻和恐怖的元素,对于人性和自我困境的挣扎表现得淋漓尽致。

虽然我们国家没有拍摄,也不可能拍摄这样题材的电影,但是却有人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初除就写成了类似故事,比之后者,虽然视觉上无法给予呈现,但是文字更加诡异,而且要知道写这个故事是给孩子看的,人生的不容易是从童年开始,这个人就是郑渊洁。这部作品的名字叫《魔方大厦》,93年左右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破天荒地用动画片的手法,毫无避讳的展现成了影像,一度成为八零后的梦魇。

虽然动画版原计划制作26集,但因内容问题最终被混剪成10集播放,后再次因为内容问题改为只播放前10集,之前混剪版10集播放无限期中止,至今仍未播出过完整26集内容。

郑渊洁怎么成为童话大王(郑渊洁在三十多年前就写出了异次元杀阵)(2)

多年以后长大成人的八零后和一些九零后开始寻找这部经典,郑渊洁的文字依然可以看到,不过这部动画片资源就稀缺了,删除的版本也成为了谜。在某论坛曾经一度被大家讨论的火热,甚至有人上升到意识形态哲学的高度。那么这部书到底有多与众不同,一部童话怎么会给人留下那么多话题和争议呢?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个曾经作为大部分八零后精神楷模的郑渊洁。五十年代出生的郑渊洁,读书并不擅长,传统的教育模式让他格格不入,不过他又极其幸运的是,家里面并没有跟大多数中国家长一样,联合起来逼迫他必须就范。这即便在今天看来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郑渊洁怎么成为童话大王(郑渊洁在三十多年前就写出了异次元杀阵)(3)

中国的教育里小孩子是没有权利,所有人都必须像孙悟空一样先戴上紧箍,然后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的打磨,才能获得社会的接纳,想要不再三界中,跳出五行外,是要经历非常大的折磨的,比如要在老君炉里被烤很久,未必活得下,除非妥协和接受招安。

郑渊洁不愿意妥协,也不想接受招安,这一点他的父亲可能很伟大,因为居然纵容了儿子。你不知道像郑渊洁这种个案还有多少,郭德纲的儿子郭麒麟目前算一个,但是不能跟郑渊洁相比。

郑渊洁怎么成为童话大王(郑渊洁在三十多年前就写出了异次元杀阵)(4)

关键是郑渊洁只有小学四年级的水平,居然成为了中国最畅销的作家之一,在作家排行榜收益这一栏,他一直居高不下,这些年早就封笔的他,其实江湖上依然有他的传说。郑渊洁当年的读者群里以儿童为主,一个人写《童话大王》,居然比多人投稿的《故事大王》还要厉害。

一开始郑渊洁的童话还像是我们想象中的低幼话,后来则慢慢开始变异,他已经不仅仅是童话那么简单来形容。他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世界,又通过自身不同于当时成年人的想法去阐述,深得人心,并且他学会了用童话去针砭时弊,却隐射一些热门的事情。

这在后期尤为明显比如:鬼车、智齿、五个苹果折腾地球、我是钱(原名奔腾的验钞机)等等,至于他系列长篇皮皮鲁和鲁西西,还有舒克贝克历险记,到了后期越来越成长,也越来越成人,没有办法,郑渊洁并不是希望让孩子停留在美好的幻想中,他唯一能做到的就是,让大家跟着他的童话一起成长。

说回来今天这部《魔方大厦》,我觉得不管郑渊洁满不满意被改编的影视作品,至少这一部是最接近郑渊洁自我意识的,和大多数八零后小时候被吓到的人一样,我对此动画的第一反映也是恐怖,是那种来自内心的恐惧感。毋庸置疑,在孩提时代观看这么一部动画片,作为幼儿来讲,大家的感受必定是有相通之处的。现在长大后再看这动画,说是cult,绝对不为过。片子整体充斥着各种令人不安的因素,而主人公莱克则无疑是最大亮点。

这部动画画风诡异,人设扭曲,情节光怪陆离,主题也涉及到人性黑暗的部分。这样的画风,于现在看来,应该可以算是实验了吧。小时候所看的TV动画也就是《圣斗士》。这裡面都有很多描写:人生不如死的桥段。但这些都无法掩盖其“燃”的一面,那些刺激的桥段只是调味料罢了。

而这部《魔方大厦》,看似是小孩的教育片,其实亦可在于教育大人。因为是童话,多了魔幻和超现实的色彩,使得气氛的营造变得十分必须。色块对比感强烈,人脸走形。装载罐头里的爸妈,逆流的感觉,让人不禁怀疑其灵感是否来自动荡岁月的行为艺术。

郑渊洁怎么成为童话大王(郑渊洁在三十多年前就写出了异次元杀阵)(5)

对于郑渊洁来说,他的人生经历跟大多数中国五零后一样,又有不同,动荡岁月和后来的第二颠覆,他都能站在不是其中的角度观察,我觉得这个写童话的人,内心却是悲观的,甚至是丧气,一边他在通过自己的作品,去抚慰那些受到打击的幼小心灵,一方面他又被成年人的世界折磨的遍体鳞伤,表面已经功成名就,财富累积的他,其实内心非常孤独,在成年人的世界没有人愿意跟他靠拢,小孩子喜欢他,可是他无法阻挡他们长大。

正如大观园里的姑娘们终有一天会成为婆子,那个时候一切都只剩下厌恶。在魔法大厦里的主人公莱克,不仅仅是跟父母之间的沟壑,更多注入了当时那个年代成年人的困惑,对于当时阅读的孩子们来说,心灵受到的巨大震撼是无法描述的。可惜好了伤疤忘了痛,当我们成人以后,并不是百毒不侵,但是至少知道了忍受的必要。

郑渊洁怎么成为童话大王(郑渊洁在三十多年前就写出了异次元杀阵)(6)

感谢郑渊洁,其实这部“不怀好意”的作品并不适合孩子们阅读,动画片也不适合孩子们观看,但是它的内核和三观还是比今天更多的娱乐作品具有社会意义,或许正如鲁迅先生说的那样,我们的文字的力量非常小,治病救人很多时候只是标,并无法到本。但是你任其溃烂,后果更加不堪设想。

今年我再次阅读了魔方大厦,果然自己的心境跟当年那个不经世事的笨小孩有些不同了,虽然我并没有睿智起来,但是我能感觉一种剥开伤口的残忍,又比必须去面对的坚韧。

岁月不居,人生浮动,我们都困顿于天地之间,难以跳出世俗的藩篱,唯一可以做到的是用自己的心去修补创伤,妥协自然要,但是更多的是我们如何让它能更好一点。希望有一天,魔方大厦还在,而你我不再困惑和迷茫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