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是个名将辈出的英雄时代,光是入选武庙的名将就多达九人,其中还包括十哲之一的诸葛亮以及武圣关羽;如果以现在的省籍来归类的话,名将人数最多的肯定是安徽,光是曹氏和夏侯氏的名将就有不少,其次是河南,接下来河北、浙江也不少。

除了提到的这些省份之外,其实还有一个省份也有不少三国名将,今天就来说一说籍贯山西的三国十大名将:五虎上将有一人,五子良将有两人。

三国名将排名榜前十名(籍贯山西的三国十大名将)(1)

关羽

说到山西名将,第一个被提到的一定是五虎上将之首关羽关云长,实在是因为关羽身上的光环太过耀眼:民间不仅尊其为“关公”,还是武财神;明代奉为关圣帝君,清代奉为关圣大帝;佛教关羽是护教伽蓝菩萨,儒教关羽是武圣,历史上还没有哪位武将在后世有关羽如此之高的地位!

关羽是司隶州河东郡解县人,也就是现在的山西运城市,解县的故治在今运城盐湖区解州镇。

三国名将排名榜前十名(籍贯山西的三国十大名将)(2)

张辽

山西有两位三国名将入选武庙,除了关羽之外,另外一人就是张辽张文远,演义中两人肝胆相照,正史中两人关系也相当好。

论名气张辽不如关羽,但是论战功关羽却未必有张辽厉害,曹操麾下那么多名将唯有张辽一个降将入选武庙不是没有原因的,那就是张辽战功赫赫,三国比他厉害的没几个。

张辽是并州雁门郡马邑人,也就是现在的山西朔州市人。

三国名将排名榜前十名(籍贯山西的三国十大名将)(3)

徐晃

关羽投降曹操后结交了张辽和徐晃这两位五子良将,传闻关羽曾教过徐晃刀法,其实论老乡关系,关羽和徐晃才是真正的老乡,因为两人都是来自司隶河东郡,只不过关羽是解县人,徐晃是杨县(今山西临汾市洪洞县东南)人。


毌丘俭

毌丘俭是司隶河东郡闻喜(今山西运城市闻喜县)人,曹魏后期战功赫赫的名将:随司马懿攻灭辽东公孙渊,两次远征灭句骊王国,击败东吴诸葛恪。

毌丘俭一心效忠于曹魏,淮南三叛中就属他最无私心,文钦和文鸯父子战败后,毌丘俭孤军奋战兵败身亡,后世史学家无不赞其为“魏之忠(烈)臣。”

三国名将排名榜前十名(籍贯山西的三国十大名将)(4)

郭淮

郭淮是并州太原郡阳曲(今山西太原)人,长期在曹魏西线和蜀汉作战,在雍凉军中根基很深,曾是司马懿的部下,所以夏侯尚之子夏侯玄虽然是征西将军,但是有郭淮的掣肘无法掌控雍凉大军,一纸诏书就被召回到了洛阳,最有可能反击司马懿的曹魏宗室实力派就这样被剥夺了兵权。

高平陵之变后郭淮先后升为征西将军和车骑将军,封阳曲侯,去世后追赠为大将军,备受哀荣。


王昶

王昶是并州太原郡晋阳县(今山西太原)人,深得司马懿的器重和信任,250年击败东吴朱然之子施绩后,司马懿升其为征南大将军、仪同三司,晋封京陵侯;毌丘俭和文钦叛乱时,王昶平叛有功被晋升为骠骑将军。

三国名将排名榜前十名(籍贯山西的三国十大名将)(5)

贾逵

贾逵是河东郡襄陵(今山西临汾)人,曹魏重臣,历经曹操、曹丕和曹叡三朝,220年曹操去世后远在邺城的曹丕还没赶到洛阳,曹丕弟弟曹彰先一步赶到想要争位被贾逵严厉喝止;228年石亭之战中时任建威将军的贾逵力挽狂澜,救曹休于重围之中。

可叹贾逵一生忠于曹魏,其子贾充却成为司马氏篡位的急先锋。


卫瓘

卫瓘是河东郡安邑县(今山西运城市夏县北)人,司马昭三路伐蜀时卫瓘是监军,先是平定钟会叛乱杀钟会和姜维,接着再杀邓艾,三国后期三大名将均死于其手,卫瓘从此青云直上,西晋立国后先后出任青州、幽州刺史、征东大将军等职,最后入朝为尚书令、侍中,又升任司空,领太子少傅,算是位极人臣了。

三国名将排名榜前十名(籍贯山西的三国十大名将)(6)

王凌

王凌是并州太原郡祁县(今山西晋中市祁县)人,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侄子,历经曹操、曹丕、曹叡和曹芳四朝,深受曹休、曹爽等人的信任和重用,在曹休和满宠之后执掌曹魏东线兵权,淮南三叛的第一叛就是由他发起,兵败后自杀。


郝昭

郝昭是并州太原人,三国最出色的防守名将之一,诸葛亮第二次北伐之所以铩羽而归,就是因为无法攻克只有一千多人的陈仓,当时陈仓的守将正是郝昭。

三国山西十大名将中,司隶河东郡的有关羽、徐晃、毌丘俭、贾逵、卫瓘五人,来自并州太原郡的有郭淮、王昶、王凌、郝昭四人,只有张辽一人来自并州雁门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