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5是什么?CPU?错。

I5就是这个凯音与海贝音乐联合出品的随身HiFi音乐播放器。

cpu为什么都选i5(当我说写了个i5的评测时)(1)

I5的评测是什么?跑象棋?更错。

5年前没人相信一千出头的i5能跑15000分,也不会有人相信国产播放器的红海已经从几百元转移到了几千元。

到底是烧友们变得更有钱了,还是我们的产品成熟自信起来了?

商有商道,人有人言,欲知高下,耳朵收货。

cpu为什么都选i5(当我说写了个i5的评测时)(2)

简单说下包装。

内包装很简单,第一层是机器,第二层的盒子里是说明书、连接线。

播放器机身是金属磨砂,正反两面均为玻璃屏,正面是3.97寸IPS触摸屏。

机身方方正正,手感不错,但磨砂边框和棱角感觉有些滑,要靠背板和手掌贴合来防滑。

电源键在左,上/下一曲和播放在右,由于个头比较小又很容易触发,装在衣兜里出街时误触的几率比较高。

cpu为什么都选i5(当我说写了个i5的评测时)(3)

加上整机较重,音量旋钮是无段阻尼,耳机插孔又在顶部正中央,总感觉i5不太适合装在衣兜里听,更适合背包。

USB接口是Type-C型的USB3.0接口,速度很快,支持32GTF卡扩展,而且续航很凶猛,不关机可以待机3天,连续听歌可以坚持15小时。

cpu为什么都选i5(当我说写了个i5的评测时)(4)

背部镜面亚克力。

这款播放器的音频部分主要由1颗AKM AK4490解码芯片,1颗PGA2311音量控制芯片,以及两颗温补晶振组成,应该说在解码、放大和调音上都用心十足,除了FLAC、WMA等常用无损格式,甚至还可以解读AIFF、ISO和硬解DSD,在随身播放器上做到这程度实数罕见,随机32G内存并可扩展TF卡也是给无损发烧党留足了空间。

i5的前缀“i”似乎就在暗示这是一款智能播放器,事实上它搭载了安卓原生4.4系统,以及定制的海贝音乐平台,这意味着这款播放器可以享受海贝音乐的HiFi内容,同时自由安装其他音乐APP。任何有关安卓系统的设定可以从顶部下拉菜单找到设置,就像所有安卓手机那样。

智能系统化应该是中端播放器的一个大方向,须知以前多数随身砖头或是无法定制,或是需要复杂的刷机过程的。

cpu为什么都选i5(当我说写了个i5的评测时)(5)

海贝音乐平台界面。

Itunes,Spotsfy,Pandora……这都我们通常熟悉的在线音乐库,我们都已经习惯了它们曲库庞大,可购买正版数字音乐,无损音质等特点。海贝音乐似乎就是摘取了各大正版音乐网站优点,专为简体中文用户打造的新音乐平台。

这个平台直接集成在了i5的系统中,可随时联网使用。注册一个新账号,申请后邮箱激活一下,可以很快搞定,然后会获得三个月的免费使用期。只要注册会员就可以在线试听16bit高品质音乐,免费下载600首16bit音乐,到期后若不续期,也可继续在线听320k的mp3音质音乐。但24bit、Hires、DSD音乐等更高品质,需要单独购买。总之,这个标准高于大多数即使买会员也只能在线听320k的国内音乐网站,那些高于CD品质的音乐文件更是稀缺资源。

cpu为什么都选i5(当我说写了个i5的评测时)(6)

注册后账号管理界面。

这种体量的音乐平台应该有适应多种设备的客户端才对。

果不其然,经过查询,安卓和iOS平台都有海贝音乐客户端,一样可以实现i5上的所有功能。这个音乐平台可使手机拥有硬解DSD音频的能力,从此只能在家里台式机上欣赏的DSD音乐可以装进手机带出门啦。

下面从实际体验角度来深入解析一下凯音i5的表现:

cpu为什么都选i5(当我说写了个i5的评测时)(7)

连接WIFI后播放在线音乐。

在线音乐页面,有分类推荐,也可以自由搜索。能搜到的歌曲相当全,专辑简介写的也是有模有样,不亚于几种主流的音乐APP。试听中可以下载或查看文件详情,可以调节EQ,编辑播放列表,这些功能非常照顾资深音乐发烧友(虽然我更喜欢不设EQ)。

在线试听的曲目是国家公园系列之大烟山的《Journey》、Daughtry的《No Surprise》和Sensitive Heart的《Scarlet Destiny》,低增益推TF10,音量35。

三首歌的细节表现都非常完整,在这三首包括了民族乐器、摇滚、电子和交响弦乐等多种元素的曲目中都没有听出什么短板,在线曲目的音质也没得说。

具体来讲,《Journey》的高远神秘感烘托出来了,铃鼓、鼓钢琴如水银泻地,悠扬的排箫仿佛触手可及,低频稳而不闷,完全营造出了自然新世纪的庞大世界,细节也非常清晰。

在《No Surprise》中,i5表现出了偏冷的硬朗线条,这使摇滚乐更具力量,且挥洒自如干净凌冽。高解析和冷色调并没有削弱人声,而是相当程度地提升了人声的密度,变得更有磁性和穿透力。

至于《Scarlet Destiny》,宽大的声场和干净的声底,使电子铺底和弦乐合奏完美结合,军鼓规整清脆,提琴能够体现出不同定位,整体环绕感相当强,颇具线条感,爆发力十足。

cpu为什么都选i5(当我说写了个i5的评测时)(8)

cpu为什么都选i5(当我说写了个i5的评测时)(9)

再来看看本地设置

每次添加音乐后要在菜单里扫描一下,才会出现在专辑列表中。如果联网,系统会自动给没有封面的专辑或艺术家增添封面。

cpu为什么都选i5(当我说写了个i5的评测时)(10)

右侧菜单的音效设置

第一项是高or低增益,对应不同阻抗的耳机;第二项是波形缓释时间,主要影响的是重低音和高频泛音的延展时间,默认的短延时陡降感觉是最合理的。打开第四项后I5可以作为输出转盘,不过我手头没有线材就没尝试。第五项是关于一张专辑的尾曲切歌是轮回首曲还是跳到下张专辑。

试听中发现,如果是从专辑页面开始听歌,专辑最后一首播完会跳到下一张专辑,而如果在最后一首手动向下一首切歌,会跳回本专辑第一首歌,这个谜之设定一直没找到在哪里修改……如果是从文件夹界面听歌,不会遇到这个情况。

cpu为什么都选i5(当我说写了个i5的评测时)(11)

cpu为什么都选i5(当我说写了个i5的评测时)(12)

来试听一下拷入内存的无损音乐:Sacred spirit的《Land of promise》、Siegfried Roy的《Kiato》、Manyu的《初恋》,高增益推红蓝ER4s,音量30。

这套搭配给人的感觉就是犀利、声音密度极高,高增益模式下推力和控制力都有很大提升,基本可以喂饱小四。风声和人声虽然不能完全填满中频,不过各部分非常清晰的线条感还是很干净直白。合唱和战鼓有很强的力度,能够推出一定的下潜,徐徐响起的管弦乐也依层次而来。而对于木吉他,完全表现出了风骚的单音和空气声,可见即使是小四这样难推的塞子,i5也能推出低频七成,中高频八九成的水平。对于这种素声组合唯一可能的问题就是声音过于硬,久听累耳。

cpu为什么都选i5(当我说写了个i5的评测时)(13)

播放界面,可以看声压表。

最后,我拿了一副冷门的大耳“勒姆森H120”测试。这只大耳在电脑和手机上直推总觉得发闷,横轴拉得太长找不到定位,明显是推不动。插在i5上用高增益试听,音量35,发现声音明显打开了许多,而且出现了空气感很强的低频下潜,纵轴也打开了一些,整体信息量说不上极高,但也比之前好,至少能听到鼓槌和混响了,不过音量加到40以上就逐渐出现了丢失层次和速度的问题。在肯定i5对高阻、难推的耳机有相当驾驭能力的同时,也不得不吐槽勒姆森这款定位便携的头戴,如此难伺候,加上这镜面金属的颜值,还是更适合家用吧?

cpu为什么都选i5(当我说写了个i5的评测时)(14)

经过几轮试听对比,总体上觉得i5的声音最大特点是硬朗、密度高。说它解析多么爆炸,其实并没有达到D100那种程度,说它多么大力刚劲,也不是ARM1那种粗暴。它的线条清晰基本还是维持在能让多数动铁能听的水平,而它的声底和推力也足以对付一些难以推开和比较闷的动圈。在素声和染色之间比较偏向前者,不过给音染较重的耳机留有比较大的余地,不会出现c4推ck100那样的杯具。和HM801对比,低频延展和声音自然度的处理要差些,因此比起大编制大动态,i5还是更加适合一些钢琴弦乐混编、轻音电子,和注重小空间录音的民谣、独奏,在这个范围内i5可以避免声音硬板的尴尬。

解析:★★★☆ 声场:★★★☆

三频:★★★★ 层次:★★★☆

音染:★★ 信息量:★★★☆

推力:★★★★ 搭配:★★★

硬件:★★★★ 软件:★★★★

外观:★★★☆ 续航:★★★★★

cpu为什么都选i5(当我说写了个i5的评测时)(15)

在这个千元级播放器的竞争也日趋激烈的高消费时代,很多被淘汰的经典都是败在没有与时俱进上,因此凯音等厂商才及时的普及了播放器搭载安卓系统,并在系统中引入各自的优势资源。但另一个危险就是同质化,一款播放器要没有鲜明的特点也是迟早会失败的,i5的优势并不在于和真正的安卓手机拼操作体验,而仍然应当在声音和扩展性上做到精益求精。现在正是一个中端播放器前途未卜,国内外品牌同时野蛮发展的时代,希望国产品牌能够最终成为多数用户的选择,在声音的专业性和市场的前瞻性上找到黄金分割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