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的四百多位帝王中能诗者并不多,大老粗刘邦当了皇帝,兴之所至,还做了一首《大风歌》,虽然作品一般——但那气势是别人学不来的,却也过了一把诗人的瘾但李煜不同于刘邦,李煜是先做诗人,后当帝王,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我心中的李煜?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我心中的李煜(做个才子真绝代)

我心中的李煜

在中国历史上的四百多位帝王中能诗者并不多,大老粗刘邦当了皇帝,兴之所至,还做了一首《大风歌》,虽然作品一般——但那气势是别人学不来的,却也过了一把诗人的瘾。但李煜不同于刘邦,李煜是先做诗人,后当帝王。

李煜是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个儿子,他醉心于经籍书画,不问政事,无意帝位,按理说论资排辈也轮不到他,可人算不如天算,运来顽铁亦生辉,到最后本无心帝位的他却继承了帝位,成了南唐最后一位国主,史称李后主。李后主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性格仁孝,有好生戒杀之天性,多才多艺,工书画,通音律——这样的人只应成为艺术家。李后主没有治国的魄力、才干和手段,但历史和他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偏偏让他成了南唐的国主。可惜李后主终其一生都把诗画当成了主业,治国反成了副业,终致有入宋牵机之恨。本来他成了宋太祖的阶下囚,当了违命侯,不仅没有性命之虞,而且衣食无忧,也还过得去。但好景不长,在历史上留下“烛影斧声”疑案的赵光义继位了,史书虽未明说是赵光义害死了他亲哥宋太祖,但无论正史野史均把矛头都指向了这个赵光义,想来下黑手的不做第二人之想。此时李后主的身边还有一个名声在外的的美人小周后,这两个人遇到了心黑手狠、狡诈无耻的赵老二 ,于是李后主的屈辱日子也就快要到头了。

李后主在伤心、难过、后悔、郁闷等多种情绪的作用下,写下了他一生最后一首词《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赵光义借口李后主这首词怀念故国,终于达到了杀死李后主霸占小周后的目的。李后主终于落了个国破人亡的悲惨结局,只能说“君子无罪,怀璧其罪”。

这首《虞美人》词也成了李后主的绝命词,李后主燃烧了自己,照亮了中国文学的星空。

后人评李后主:

清代词人沈雄说“后主疏于治国,在词中犹不失南面王”。

清代大学者王国维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不失其赤子之心”。

据说宋太祖曾讥笑李后主若以作诗的功夫治国,就不会成为他的俘虏。其实这只是一种理想化的假设。实际上李煜继位之时,南唐已去帝号,称国主了。可见彼时南唐已走向衰落,相邻小国或被北宋所灭或已臣服北宋,南唐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南唐国弱势微,无论如何也无法与兵强马壮的北宋相抗衡,再加上李后主本人喜好声色,听信小人,错杀大将,自毁长城,败亡只是时间早晚的事了。应该说李后主把作诗的功夫用在治国上,南唐也许会苟延残喘几年,但大势所趋 ,也绝不会长久。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他把时间和精力用在治国上他也就不会写出那么多那么好的词来,李后主若无亡国之痛,他后来的作品也不会那么感人,那么沉痛,也不会有“千古词帝”的美誉。“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同时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想来就是这个意思吧。

“做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这是清代郭麐在《南唐杂咏》里的两句诗,用在李后主身上真是再恰当不过了。

2022年9月1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