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勿误会:“每日黄诗”的黄字,不是涉黄的黄,意思只是说,每日推送一首黄亚洲的诗作,或者是,每日推送一首黄亚洲举荐的诗作。

黄亚洲的举荐,不论人情,入得法眼即荐。“黄评”亦见仁见智,仅供参考,但相信每日均有所助益。

上海美食查理士田子坊 每日黄诗上海老吉士餐馆(1)

上海,老吉士餐馆

黄亚洲

在这个饥肠辘辘的饭点,我忽然

对上海老吉士充满了好感

包括它的色香味俱全的红烧肉

我挟一筷,又挟一筷

上海本帮菜在我的味蕾上四蹄撒野

这是一头好猪

上海老吉士的天平路本部,门面实在不大

服务生端来江南最本质的田野和鱼塘

一撮葱花,是三月的春风杨柳

老吉士其实也不老,一打听

才出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一个90后的小伙子

却是一把

的的刮刮的老上海骨头

腔调里,有越剧,有租界,有百乐门

想到一个问题,若是

1924年在上海的毛润之,忽于法租界相逢老吉士

会不会对湖南老家的红烧肉

生出别的想法?

一句话,到上海出差,就去老吉士用餐

沪上朋友总说,做人要有腔调

那么,这就是

既是口腔

又有调门

黄评:这不是为一家单位做广告,虽然确有点像广告词。

上海本帮菜虽不跻身八大菜系,但取各家之长,菜式浓油赤酱,咸淡适口,很是入味。作者是杭州人,喜杭帮菜,但对上海本帮菜亦情有独钟,作此小诗便是一个暴露。

广告就广告吧,行吟诗就某个方面观察,也就是广告诗,对所吟对象广而告之。

上海美食查理士田子坊 每日黄诗上海老吉士餐馆(2)

上海美食查理士田子坊 每日黄诗上海老吉士餐馆(3)

上海美食查理士田子坊 每日黄诗上海老吉士餐馆(4)

,